揚州教場舊時藝像

提起教場,老揚州們都常常將它比之為北京的天橋、上海的城隍廟、南京的夫子廟、蘇州的玄妙觀等舊時的公眾娛樂場所。其實,與它們相比,揚州教場這個方圓僅六七畝的彈丸之地,卻以其獨有的特色而名聞遐邇。清代的一首竹枝詞稱之為“把戲淮書雜色多”,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揚州教場舊時藝像

教場的最大特點是書場多。僅近代而言,除了教場的北首有一家柳村書場外,中部的東側有凌雲閣、同樂,西側有醒民等書場,南首有竹爐軒、老龍泉(茹齋)等書場,尤其是南首東側的永明巷,短短的小巷長不過二、三十米,就有著天盛、鹿鳴、永樂三家書場,這在全國也是不多見的。這些書場,規模較大的有600個座位,一般的也有300多座位,每天分下午、晚兩場,每場演出時間有2- 3小時,其盛況可見一斑。

在這些書場中演出的節目,多為揚州評話和揚州彈詞(舊稱“弦詞”),偶爾也有揚州清曲(舊稱“小曲”)和揚州道情的演出。其演員俗稱“說書先生”。一些著名的曲藝大家,如王少堂、康又華等人,都樂於在教場的書場中登臺獻藝。有的還“做年檔”,從農曆正月初一起,連續演出三四個月,無一日間斷。

在教場表演評話的並不僅僅是在書場中,而且有在教場北部空地上“撂地“的“野鴨子”。他們是一些沒有拜過師的藝人,全憑多年聽書鑽研,從書客而“下海”,謀求生活來源。這些人一般不說“大書”(傳統的歷史說部,如《三國》、《水滸》等),但“科” (笑料)較多,收錢多在“剪口”(說了一段書後稍事休息)的時候進行。這種“撂地”演出一不“出紅”(張貼廣告),二不“掛小牌”(書場門口掛的廣告牌),只是在每天下午臨時找來幾張長板凳,佔地為場。

在教場北部空地上表演的還有不少其他行當的藝人。

香火戲,又稱“小開口”。有樂器伴奏,簡單化妝,這種表演是揚劇的前身。

鑼鼓淮書,又稱“鑼鼓詞”。有唱有對白,唱時可坐可立,樂器伴奏僅有一鼓一鑔,由唱者自敲。最出名的藝人是張少南。

拉洋片,多為北方人來揚表演,又稱“侉侉調”,“西洋景”。表演時由二人分立在櫃子兩旁,一人拉繩帶動畫面在櫃內移動,一人拉繩敲響鼓鈸,唱配合畫面內容的詞。觀者從櫃子上設定的三五個嵌了玻璃的觀望洞眼中看畫面。

揚州教場舊時藝像

道情,表演形式自由,可立可坐可行走。表演者左手持漁鼓並拍擊簡板,右手作簡單動作並拍漁鼓。曲牌不太多,有固定唱詞,如《板橋十首)等,也有見什麼就即興編唱的。

清曲,又名“小唱”、“小曲”。曲牌豐富,以男演員居多。唱法有“窄口”(男仿女聲)、“闊口”(男聲) 之分;伴奏以二胡、四胡、琵琶等絲絃樂器和敲打檀板、瓷盤、酒盅,典雅抒柔,富有地方特色。著名藝人有黎子云、王萬青等。

口技,多由一人表演,也有兩人合作的。表演時多以右手擋住口形,左手做簡單動作渲染氣氛,模擬出百鳥鳴叫聲、兵器打鬥聲、車馬運動聲等等。清代以莫文高為著名藝人,解放前後有張三寶(人稱“老癟子”)最受歡迎。

唱梨膏糖。唱腔不多,最初以搖藥鈴加上鐵環伴奏,清末時改用手風琴伴奏,演唱內容也從以說唱促銷梨膏糖,發展為專業的說唱表演,有單口、對口、多口等,以說表為主。藝人中以戴德勝最為著名。

揚州教場舊時藝像

武術表演, 俗稱“賣拳的”。表演者或赤膊,下身著“燈籠褲”;或穿著舞臺服裝,耍石鎖、舉石擔、舞刀弄棒,也有表演手指穿磚、刀槍不入者,多以武藝表演收取觀眾撂進場子裡的銅子兒,間或也有附帶賣狗皮膏藥等跌打損傷藥品的。

此外,有時還有變戲法的,表演“二鬼打架”(一人演二人搏鬥)的、馴狗的、耍猴的。。。。真可謂百技雜陳,不一而足。

總而言之,舊時的教場薈萃著揚州城市井生活的千姿百態,涵容著揚州人豐富多彩的民俗民風,不僅聯絡著一代代人的鄉土情結,而且值得我們在發展旅遊事業中加以取捨和借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