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最終維持了唐王朝的統一,但唐王朝由盛轉衰

科舉制的產生

科舉制度的產生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南北朝後期,庶族地主在經濟上的力量不斷壯大,士族勢力漸趨衰落,原先確立的保證門閥利益的各種規定和法律已顯得與時勢不相適應。反映在選舉制度上,是庶族地主力圖衝破束縛他們的等級限制,迫切要求達到與他們的經濟力量相適應的政治地位。皇權為抑制門閥勢力的發展,也往往站在這一邊。[18]

雖然最終維持了唐王朝的統一,但唐王朝由盛轉衰

隋朝統一全國後,隋文帝為了適應封建政治和經濟關係的變化,滿足庶族地主參加政權的需要,最重要的是為了樹立其君主權威,把官員的選拔權收歸中央,廢除了九品中正制,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即科舉考試,科舉考試的關鍵不在於分科考試,而在於普通士人透過參加考試而獲得參與競爭入仕的權力。開皇七年(587),隋文帝定製,每州歲貢士三人,加以考試,試高第者為秀才。開皇十八年(598)七月,“詔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19],仁壽三年(603)七月,詔“令州縣搜揚賢哲,皆取明知今古,通識治亂,究政教之本,達禮樂之源。不限多少,不得不舉。限以三旬,鹹令進路”[20]。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四月,詔曰:“夫孝悌有聞,人倫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或節義可稱,或操履清潔,所以激貪厲俗,有益風化。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秀美,併為廊廟之用,實為瑚璉之資。才堪將略,則拔之以禦侮,膂力驍壯,則任之以爪牙……文武有職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舉人。有一於此,不必求備。”[21]大業五年(609)六月,“詔諸郡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驍壯、超絕等倫,在官勤奮、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四科舉人”[22]。無論是“二科舉人”“十科舉人”,還是“四科舉人”,都是偶一行之,猶如唐宋時代的“制科”,並沒有形成一種固定的制度。

雖然最終維持了唐王朝的統一,但唐王朝由盛轉衰

隋煬帝時期還設定了進士科。《舊唐書》卷119《楊綰傳》記載:“近煬帝始置進士之科,當時猶試策而已。”[23]史家把煬帝創置進士科作為科舉制度正式產生的標誌。[24]這樣魏晉以來以門第高低選官的九品中正制逐漸為科舉制所取代,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由於科舉制符合中央集權的統治和鞏固的需要,故為歷朝歷代所沿用。隋朝滅亡後,唐朝初期政局穩定,社會進一步發展,進入了百廢俱興的和平建設時期,這需要大量官員參與國家各級政府部門的管理工作,唐朝沿用了科舉取士的方法,並使之進一步發展,成為一種固定的選官制度。在武則天統治時期,科舉取士的人數大量增加,並開創了武舉和殿試。唐朝的科舉選官途徑主要有三種,“唐制,取士制科,所因隋舊,然其大要有三。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貢,皆升於有司而進退之……其天子自詔者曰制舉,所以待非常之人焉”[25]。這三種之中,主要是“鄉貢”,即由州縣保送;其次是“生徒”,由學校保送;“制舉”是為“非常之人”特設的。透過“鄉貢”和“生徒”選拔官吏是唐代主要的官吏選拔辦法,稱為“常科”,而“制舉”是臨時舉行的選官方法,稱為“制科”。

雖然最終維持了唐王朝的統一,但唐王朝由盛轉衰

唐朝常科所開設的科目有十二種,據《新唐書》記載:“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經,有俊士,有進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童子。而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二經,有學究一經,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此歲舉之常選也。”[26]其中以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為主,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朝初期要求較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逐漸變成了唐朝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經和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是經義或者時務策。後來考試的內容有所改變,但其基本精神原則沒有改變: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由於帖經墨義只要能熟讀經傳和它的註釋就可以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相當的文學才能。同時在錄取名額方面,明經又遠比進士為多。據《通典》卷15《選舉三》記載:其進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經倍之,得第者十一二……開元以後,四海宴清,士無賢不肖,恥不以文章達。其應詔而舉者,多則二千人,少猶不減千人,所以百才有一。[27]

雖然最終維持了唐王朝的統一,但唐王朝由盛轉衰

所以,當時流傳著“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可見明經得第比進士容易,但唐朝統治者認為,明經是記誦之學,考的是記誦默寫,故不重視明經,而尤其重視進士科。唐人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說:“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28]制科是皇帝網羅“非常之人”的一種選官辦法,考試時間、科目和錄取員數都無常格,完全由皇帝臨時設定考試科目,由天子親自策試。制科的名目繁多,王應麟在《困學紀聞》中說:“唐制科之名,多至八十有六。”[29]其中最著名的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博通墳典,達於教化;軍謀宏遠,堪任將率;詳明政術,可以理人等。參加應制科考試的,可以是得第得官的人,可以是登過常科的人,也可以是庶民百姓。[30]制科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對於透過制科考試的人,“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與出身”,雖然參加制科的人比常科多,同時所給予的待遇相對不錯,但是在當時人們的心中,制科的地位仍然不如進士科,以至造成“制舉出身,名望雖高,猶居進士之下”[31]的情況。

雖然最終維持了唐王朝的統一,但唐王朝由盛轉衰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穩定的政治環境。自唐王朝建立之初的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唐王朝的力量在不斷增加,為了加強中央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唐玄宗於開元十年(722)於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節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32],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了唐王朝的隱患。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歷經八年之久,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762)被鎮壓,雖然最終維持了唐王朝的統一,但唐王朝由盛轉衰,自此掌握一地軍政大權的節度使變成了唐王朝的離心力量。承唐代之餘緒的五代十國時期,戰亂頻仍,烽火連天,政局動盪不安,在短短的52年中經歷了5次改朝換代,前後有14個皇帝走馬燈似的登上中原政治舞臺。但就是在這樣的動亂年代,除了後梁有3年因考慮“舉子學業未精”等原因、後晉有兩年因“員闕少而選人多”而停舉外,其他年份一如既往照樣不斷開科取士。而且,各個地方割據政權多數也舉辦科舉考試。[33]

雖然最終維持了唐王朝的統一,但唐王朝由盛轉衰

史書記載,“五季自梁以來,雖皆右武之時,而州取解,禮部試進士未曾廢”[34],科舉仍是士人躋身五代政治舞臺的主要途徑之一[35],誰也不敢貿然廢除行之既久的科舉考試,同時各朝對科舉仍然比較重視,但此時各朝的君主大都是無為之君,無法實現其統治的長治久安,也無法使科舉制度出現新的突破,此時期的科舉多為延續唐朝之制,原則上年年開考,中原五朝共52年,共開科舉47次,錄取進士最多的一次是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947),25名;最少的是後唐莊宗同光二年(924)、明宗長興二年(931)和後周世宗顯德二年(955),都只有4名,47科平均每科取進士13.49人;周邊各國僅南唐有17榜有取士數:最多的一科30人,最少時僅3人,平均每榜5.47人。這表明,進士出身者在當時的官僚隊伍裡所佔比例極小,形不成氣候。這和軍人掌權的統治者對科舉進士的重視程度也有一定的關係。由此可知,五代十國時期的選官制度仍然是以科舉為主,但是對由科舉選拔出來的進士重視不夠,不能在政壇上起到應有的作用。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科舉制度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