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文化”之平涼特色

所謂的“吃文化”或者叫“飲食文化”,只是那些吃飽了肚子,而且念過幾句書,自稱文人雅士的富人階層諞閒傳的涎(han)水話。對於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吃飯就是吃飯,只有好吃跟不好吃之分,沒有啥文化不文化的。

多年來,筆者先後寫過幾篇有關平涼吃文化的文字。現如今,平涼百業之中,最興旺的就是那些星羅棋佈大大小小的酒店餐廳飯館農家樂和夜市了。每逢週末,你要事先不打個電話預約一下,估計很難找到一處“有品位,有文化,有檔次,可回味”的館子就餐。至於啥叫吃文化,那不過是個故弄玄虛的話題,在多數人看來,一味強調文化,多少有點“胡倨冒撂”的感覺。

“吃文化”之平涼特色

十年前筆者在《平涼人的吃文化》中說過:所謂吃文化,你可以給吃找出無數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來,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填飽肚子。當然,吃到了一定氛圍、檔次、環境裡,就不單單是填飽肚子的概念了,它成了一個身份、地位的象徵。如某某人在和你聊天時,會裝出一副很無奈地樣子:唉!見天吃席、喝酒,把人都頗煩死了。想起家裡一碗洋芋糊糊面,涎水都快流出來了!

可是,他還是照樣每天每日盼著有人叫去吃席,面對一桌子的美味,一圈子皮笑肉不笑的臉蛋,他心裡還是感覺美滋滋的。也許這個時候,他還會說起洋芋糊糊面,說起小時候過年、過節時在碗裡翻找肉末末時的辛酸。說起年輕時候吃不上肉,喝不上酒,一天三頓,頓頓洋芋菜的可憐生活……

實話實說,平涼不是一座絕對意義上的美食之城,因為平涼人引以為豪的美食佳餚,都或多或少帶有一點三秦風味,但這並不影響平涼在美食江湖的地位。雖然不像西安、蘭州那樣,在西北美食界享有扛把子地位,卻也自成一派,餘味悠長。

“吃文化”之平涼特色

《漢書·酈食其傳》中說“民以食為天”,這話傳了幾千年,可見國人對“吃”的看重。吃要緊,因為人活著不吃飯不行,吃飽了飯才能說別的。過去老百姓見面先問“吃了嗎?”,那是很貼心很要緊的問候。現在的平涼人見面問“早晨好”、“你好”什麼的,那是進步了,因為大多數人有了飯吃。漢語中,拿“吃”做比喻很多,文人形容富有,叫“鐘鳴鼎食”,老百姓形容貧窮,叫“窮的揭不開鍋”。一個人不知足,叫“吃了五穀想六穀”。對此,有學者認為:《楚辭·招魂》裡用無數佳餚的名稱和烹飪方法做開場白,歷數當時烹調美味誘魂兮來歸,高雅得不得了的經典,放鬆來讀,竟頗似食譜。

孔夫子對“吃”這個話題也發表過很多看法,他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又主張“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不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可見老夫子對於吃的講究,簡直到了“雞蛋裡挑骨頭”的程度。不管怎麼說,古人對“吃”早就很“文化”了。

因為對“吃”看重,民間用“吃”拉關係、辦事情就成了一種“時尚”。這樣的“吃”,目的在“吃之外”,說白了,是請吃者有求於人,吃請者或因情面難卻或心安理得地有意“撮”一頓。而某些請吃者,則完全把“吃”當成一種手段,誘吃者“入甕”,辦公桌上辦不成的事,飯桌上辦,“吃翁之意不在吃”,這叫“吃關係”,乃“吃文化”的一大蛻化。

“吃文化”之平涼特色

“吃”的蛻化還表現在“吃”的奢靡上。如今的“吃”已不再只是停留在“吃飽、吃好”,還得講究“吃味兒”,“味兒”風味也,所謂八大菜系、百珍千味之類。“吃檔次”,檔次,環境、價格也。“吃勁兒”,“勁兒”,滋補之功效也。還有一種叫“吃身份”,看跟誰吃飯,請誰吃飯,要在吃中顯出某種特殊身份來。

雖然“吃文化”實在不那麼“文化”了,可是吃喝之風依然不減勢頭。對於百姓來說,最憎惡的就是公款吃喝了。

要說吃文化,餘以為,除了拉關係、表情意、說是非和消磨時間之外,其最大的“社會效益”就是促進了餐飲業、旅遊業的發展,為國家、政府增加了稅收,為千萬待業青年找到了飯碗子,這也許才是吃文化逐年興盛的“現實需要”和“原始動力”吧。

還是那句話,到底啥是吃文化?本來就是廢話。三個人進館子,口味不同。吃出啥感覺,吃出啥文化,只有吃的人自己最明白。作為如我一樣的“草根階層”,對於吃只有一個理解:想咥啥咱就放開腮幫子咥啥,管它文化不文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