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鞏縣的石窟寺

訪鞏縣的石窟寺

訪鞏縣的石窟寺

訪鞏縣的石窟寺

河南鞏縣的石窟寺,是我國十大石窟之一,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孝義鎮東北九公里的寺灣村。石窟寺創建於北魏,是繼龍門石窟後,北魏時期的又一佛教藝術寶庫。現存石窟5個、千佛龕1個、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龕225個、碑刻題記256方、佛像7743尊。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訪鞏縣的石窟寺

訪鞏縣的石窟寺

訪鞏縣的石窟寺

訪鞏縣的石窟寺

石窟寺原名希玄寺。據唐代《後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記載,北魏孝文帝在此建立伽藍。唐宋兩代稱為淨土寺,明代改為淨土禪寺,清代改為石窟寺。

1949年前,各窟被嚴重盜竊,陳列在美國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的一尊菩薩像就是從第五窟西壁佛龕北側盜鑿的。第 三、四、五窟及千佛龕被泥砂淤埋,1954年對各窟內的淤土進行了清理,新建了石窟寺保護房。1973年以後,又對石窟寺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整修維護。

訪鞏縣的石窟寺

訪鞏縣的石窟寺

訪鞏縣的石窟寺

鞏縣石窟的窟室的結構以中心柱為主,石窟壁整齊地佈滿千佛圖與禮佛圖,規律性很強,窟外壁面上雕塑出力士、立佛、以及維摩文殊等造像,表明在開鑿之初已經過了周密的規劃。石窟內的佈局簡潔明快, 中心柱窟為鞏縣石窟寺的主要窟形。龍門石窟北與鞏縣石窟的地理位置、時間均相近,但龍門石窟並沒有出現中心柱窟。

訪鞏縣的石窟寺

訪鞏縣的石窟寺

從窟形的表現方式來看,鞏縣石窟參照了北魏早期的佛教石窟的窟形,因此鞏縣石窟上有若干早期石窟的影子。鞏縣石窟不單單是模仿,而是以早期佛教石窟為基礎進行了創新,開創了中心柱窟的新樣貌,並且影響了略晚的北齊響堂山石窟與北周須彌山石窟,因此,鞏縣石窟寺奠定了北朝晚期中心柱窟的發展基礎。

石窟諸佛造像多為方圓臉型,神態文雅恬靜,衣紋簡練。飛天、神獸、佛教故事等是現存較完整的北魏浮雕造像。

訪鞏縣的石窟寺

訪鞏縣的石窟寺

訪鞏縣的石窟寺

訪鞏縣的石窟寺

第四窟“帝后禮佛圖”為鞏縣石窟寺的經典所在,最為精美,禮佛圖分三層,人物造型獨具匠心,以皇帝為首的男供養為前導, 畫面中儀態雍雅的貴族和身體矮小的侍從形成了尊卑鮮明的對照。儀仗隊中有的為帝后攜提衣裙,有的執扇撐傘,有的手捧祭器,浩浩蕩蕩地簇擁帝后進香禮佛,表現了皇室宗教活動的盛大場面。構圖簡練生動,刻工細膩,為我國石窟浮雕藝術中獨有罕見的傑作。(禮佛圖禁止拍照,下面的禮佛圖圖片來著網路)

訪鞏縣的石窟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