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永不凋謝的頒獎花束,還是一項非遺

北京2022冬奧會臨近,隨著眾多細節曝光,文化含量十足,中國式浪漫打動人心。不僅頒獎禮服把《千里江山圖》“穿”在身上,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頒獎花束也將一改傳統的鮮切花,採用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絨線編結技藝鉤編而成的絨線花束。

北京冬奧會永不凋謝的頒獎花束,還是一項非遺

據悉,此次運用的海派絨線編結技藝已有100多年曆史,而絨線花藝是其代表之一。本屆頒獎花束共有1251束,每個花束的花材共有七類,包括:象徵友誼的玫瑰,象徵堅韌的月季,象徵幸福的鈴蘭,象徵團結的繡球,象徵勝利的月桂,象徵收穫的桂花,象徵和平的橄欖,均為手工製作。其中,冬殘奧會頒獎花束中增加了一支藍色波斯菊,象徵堅強。花材經過造型和捆紮成花束,高34釐米,胸徑24釐米,花束手柄的蝴蝶結絲帶上印有“BEIJING2022”字樣。

一團絨線,兩根竹針,閒坐在起居室的窗下,陽光透過繡花的白色窗紗,照在女人的肩上,說不出的舒適嫻靜。晚清時海派絨線編結藝術形成於上海,是一種在中國民間傳統結線藝術中融入西方鉤針編結並利用機制羊毛絨線的服飾編結藝術。十九世紀中葉,西風東漸,開埠之初的申城感受世界風潮,孕育了易得風氣之早、善開風氣之先的城市文化個性。在由政局變動而發生的“易服”運動中,新的服飾時尚出現。一批深受古典女紅藝術薰陶、經受了時代洗禮的中上層家庭的知識女性,嘗試著採用英商洋行的機制羊毛絨線,運用棒針和鉤針工具,進行服裝編結活動。2009年,“海派絨線編結技藝”被市政府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北京冬奧會永不凋謝的頒獎花束,還是一項非遺

去年6月份接到任務之後,勵美麗就和專案組開始了花型的設計,花材的選擇等準備工作,經過無數遍修改、稽核之後,直到去年10月上旬才最終定稿,獲得北京奧組委的認可。“一萬多支花,每一支都要經過我的手,我現在可以保證的就是,每一束花都沒有瑕疵。送到運動員手上的造型和現在是一模一樣的。”

據悉,為了完成這項光榮又艱鉅的任務,恆源祥集團在全國婦聯等組織的支援下發動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省市七地的編結社團共同參與此次頒獎花束專案。勵美麗主要負責頒獎花束的設計、培訓、質量把關和最終組裝。

彙總過來的花材長短不一而冬奧花束又有著非常嚴格的尺寸標準,為了提高舒適度和觀賞性,勵美麗最開始用鉗子修剪花枝,但是非常耗時耗力,後來就向公司申請了一臺切割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剪下來的花枝我也沒有浪費,原本我們整個花束握起來其實是偏細的,我就把修剪下來的花枝再填充進去,這樣運動員握起花束的手感更好,也大大節省了材料。”

勵美麗已經70歲高齡了,這是她參與絨線編結行業的第二十個年頭。從雜誌退休後,開始投身絨線編結。現在她還在做推廣傳播海派絨線編結技藝的工作,她希望青年一代能夠更加關注非遺傳承。“同時,就像我們鉤花一樣,希望年輕的一代在成長過程中能專注、堅持地去做一件事,努力實現夢想。”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