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君子喻於義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翻譯: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喻:明白,通曉,這裡譯為“懂得”。

一、君子和小人

要理解這句話,首先要理解,在孔子的表達中,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

縱觀論語全文,孔子沒有像現代人寫書一樣,先給術語下個定義,而是一上來就直接使用了君子和小人兩個術語。所以我們只能從《論語》中,透過相關詞語來反推孔子腦中的君子和小人是什麼樣的。大概有三個劃分標準:

第一個標準,君子和小人,很多情況下,指的是“官”和“民”。

例1,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為亂”是大罪,在孔子口中,仍然可以成為君子。這在此後一千年的封建社會是不可理解的,是要誅九族的。

如果把君子理解為“官”,小人理解為”民“,就說得通了。

例2,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實施庠序教化,學習禮樂的人很多,絃歌不輟。孔子到武城,聽到絃歌聲,便用“割雞焉用牛刀”來開玩笑,孔子有感於當時連大國都沒有這般喜好禮樂的情況,在武城這個小小地方卻有禮樂教化。一方面可見孔子言語詼諧輕鬆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孔子認為武城的人就是“小人”,而小人也可以“學道”。君子和小人都需要“學道”,然而“學道”並不能改變他們的階級屬性。君子即使不學道,不“愛人”,依然是君子。

所以,第一個標準,“官”是君子,“民”是小人。

第二個標準,道德品質的高下。

例1,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講的很直接,君子看大義,小人看小利。

例2,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意思是:君子把義作為本,依照禮來實行,用謙遜的言語來表述,用誠信的態度來完成它。這樣做才是君子啊!

孔子提出了君子的四條行為準則。以道義作為修身的本質,並以禮制作為載體來執行,透過謙遜來表達,透過誠信來圓滿地完成。

例3,“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意思是君子因為依據道義、良知來處事待人,內心光明磊落;小人因為計較利益、得失來處事待人,內心充滿憂慮煩惱。

所以,第二條標準,道德高尚就是君子,道德低下就是小人。

第三個標準,眼界高低。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翻譯過來就是: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民。”又請教如何種蔬菜,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樊遲出去了。孔子說:“真是個小人啊!樊遲這個人!居於上位的人愛好禮儀,老百姓就沒有敢不恭敬的;居於上位的人愛好道義,老百姓就沒有敢不服從的;居於上位的人愛好誠信,老百姓就沒有敢不誠實的。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四方的老百姓就會揹負幼子前來歸服,何必要自己來種莊稼呢?”

在孔子看來,君子把精力放在生活的具體事務上,就是捨本逐末了,種莊稼蔬菜等耕作之事是小老百姓的分內之事,是小人才關心的事。

你看,樊遲並沒有作惡,道德品質也不壞,甚至按現在的觀點來看,樊遲能夠下到基層,下到一線,瞭解基礎真實狀況,這是偉大領袖倡導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但是到了孔子這裡,就變成了眼界不高,整天關心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是個小人。

所以,第三個標準,考慮大事,好高騖遠是君子,著眼小事,接觸基層和一線,是小人。

二、任何看待孔子的觀點

1、孔子的觀點有積極的一面。

我們做事,要看大義。所以才有很多軍人保家衛國,誓死捍衛國家利益,這些不是錢能解釋的,也不是錢能解決的。

我們要有金錢和小利之外的追求。

2、孔子的觀點也有偏頗的一面。

君子為什麼不能喻於利?喻於義和喻於利,是否一定就完全對立,不可兼得?不一定。

一個企業家,遵紀守法,照章納稅,解決群眾工作問題,積極捐助慈善活動,就是喻於義(造福社會)和喻於利(創造效益)的兼顧,是可持續發展的最好辦法。

君子既要喻於義,也要喻於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