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內容摘要

內容摘要: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行,吉祥物作為奧運會視覺形象系統的重要元素之一,再次成為當下設計的熱點話題。筆者擔任了北京冬奧吉祥物“冰墩墩”設計的總執行,以親歷者的身份和角度,圍繞相關性、在地性、時代性三方面闡述了國際體育賽事吉祥物設計的關鍵要素。

關鍵詞: 奧運設計、冬奧吉祥物、相關性、在地性、時代性

2019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全球釋出儀式在北京首鋼冰球館舉行,筆者所在的廣州美術學院團隊的設計作品“冰墩墩”被選為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圖1)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圖1。冰墩墩標準型

01

引子

在奧運史上,吉祥物的出現時間並不算太長,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上第一次出現吉祥物分別是在1968年的法國格勒諾布林和1972年的德國慕尼黑,迄今只有四五十年。但從此以後,奧運吉祥物就成為構成奧運會形象特徵的主要內容。國際奧委會和歷屆奧運會組委會對吉祥物的設計要求都很高,每一屆吉祥物的徵集與揭曉都吸引了世界的關注目光,成為當屆奧運會的亮點。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設計也不例外,徵集活動共收到設計作品近6000件,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均有作品提交,境外作品則來自五大洲35個國家。“北京冬奧吉祥物集中國和中國人民最精華的元素和特色於一身,一定會成為中國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傑出大使。”這是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先生在釋出會上對“冰墩墩”的點評,也是國際奧委會對“冰墩墩”作品及廣州美院設計團隊的肯定。

筆者在此次廣州美院“冰墩墩”設計團隊中擔任的角色是設計總執行,負責創作執行與專案統籌等工作,親歷了“冰墩墩”逾300天的艱苦創作過程。奧運會吉祥物的設計因備受矚目,必須要經過國際專家評審、修改深化、社會評議、法律查重和國際奧委會審批等諸多程式,而且每一個環節都是“沉謀重慮”,每一次的反饋意見帶來的都是一系列方案的修改,甚至是推倒重來的創意改變。於是平常看來“簡單的設計任務”卻讓一個14人團隊花費了整整十個月的時間。僅僅修改深化階段,團隊就經歷了21次大修改,完成方案上千個,繪製草圖上萬張,整個電子檔案超過100G。艱苦的設計過程使筆者對吉祥物設計的認知有了質的飛躍。在此,筆者針對冬奧吉祥物這一專項設計,結合長期以來對吉祥物設計研究的一些心得,談談國際體育賽事吉祥物設計的一些關鍵要素。

02

相關性

吉祥物有傳統吉祥物與現代吉祥物之說,本文論述的是後者。傳統吉祥物代表了吉祥物最原始的意義,即取“吉祥”之意,經過藝術加工提煉出各種紋樣或符號,以表達人類追求吉祥幸福的意願和嚮往。“現代吉祥物”與“傳統吉祥物”相對應,是指當下企業、團體、活動以及地域為傳播品牌形象而設立的具有象徵意義的視覺符號。現代吉祥物的設計準則中,相關性是第一要素,即吉祥物的設計應該與品牌主體或活動主題相契合。回到本文論述的主體,針對體育賽事活動的吉祥物設計,自然應緊扣“運動”。

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設計徵集檔案中提到,北京冬奧會吉祥物應當與奧林匹克運動的願景和使命一致,並傳遞奧林匹克價值觀。奧林匹克運動的願景為“透過體育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價值觀為“卓越、尊重和友誼”,其使命包括“以運動員為中心、以青年人為重點、促進體育運動和奧林匹克價值觀”等。結合奧林匹克的願景和使命,北京冬奧會提出的願景包括“純潔的冰雪,激情的約會”“讓奧林匹克點亮青年夢想,讓冬季運動融入億萬民眾,讓奧運盛會惠及發展進步,讓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等。

廣州美術學院決定參與北京冬奧吉祥物設計徵集活動時,離截稿日期僅剩19天。北京冬奧組委會將徵集活動全國宣講的最後一站設在了廣州美術學院,時間為2018年10月10日,而截稿時間是10月31日。在此之前,我們並沒有參與到冬奧吉祥物的徵集活動中,因為身處南方的我們,對冰雪沒有太多體驗。宣講當天,在冬奧組委官員和專家的鼓舞下,我們決定以團隊形式出擊。結合之前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我們迅速將創作元素分為珍稀動植物、神話傳說、中國符號三個方向,以此展開設計工作。此舉既做到了有的放矢,又有“包羅永珍”之架勢,在這個思路的引導下,我們實現了高效的作品產出,在不到20天的時間裡,完成有效作品16套。不管使用何種元素進行造型設計,我們始終把握著本次盛會的相關性:運動、冰雪、友誼。從最終的“冰墩墩”造型中我們可以看到,冰墩墩身披冰晶外殼成為這次吉祥物設計的最大特點,這正是緊扣“冰雪運動”這一相關性的結果。與此同時,冰墩墩的手心是一個愛心,實際上這是一個偶得,因為熊貓本身是有掌心的,視覺處理過程中,結合“友誼”這一相關性,我們將它設計成了一顆愛心,代表五大洲的和平與友誼,也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友好與和善。

03

在地性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評審、著名評論家張頤武教授認為,吉祥物的設計具有一些重要的要求,包括要有自身的文化和歷史方面的特異性,必須和所在地的歷史文化相互適應。這就是現代吉祥物設計中所強調的在地性,而且這也是賽事吉祥物與當下網紅動漫形象的差異之一。網紅動漫形象專注於人們消費潛能的激發,多以幽默、搞怪,甚至無厘頭的藝術表現形式滿足人們對“夢幻嚮往”這一原始意象的追求,在地性並不是其設計要素。反觀國際體育賽事吉祥物設計,在地性則成了重點要素之一,因為每一個活動主辦方都希望透過吉祥物這一象徵符號來傳播所在國家或城市的地域特徵、歷史文化和人文特色,實現其地域或民族符號的國際化傳播。2000年悉尼夏季奧運會選擇了笑翠鳥、鴨嘴獸和食蟻針鼴三個澳大利亞本土特產動物作為吉祥物的原型,它們分別在空中、水中和地上生活,代表了澳大利亞的天空、水分和土地,也代表了奧林匹克的博大精深和澳大利亞人民的精神與活力。(圖2)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的吉祥物是三種在美國西部印第安神話中深受喜愛的小動物——雪靴兔、北美草原小狼和美洲黑熊,三隻動物在向世界傳播本地文化的同時,也體現了奧林匹克運動會更快、更高、更強的格言。(圖3)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圖2。悉尼奧運會,2000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圖3。鹽湖城冬奧會,2002

任何一個國家大型活動的吉祥物,都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特定文化產物。吉祥物設計代表了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思想境界,它體現的是這個國家或民族對於吉祥物及其所代表活動之間關係的理解高度。北京冬奧會將在中國的北方舉行,在吉祥物的創作上,不論是在前期的徵稿階段還是後期的反覆修改過程中,我們都在努力地找尋中國文化元素、本土文化特徵。從各類報道上大家也可以看到,我們團隊有三個作品入圍了吉祥物全球評選的十強,其中獲得修改權的是“冰糖葫蘆”作品。這個作品的靈感實際上來自筆者對北京的一個傳統符號的記憶。在漫長的修改過程中,我們也嘗試了包括熊貓、麋鹿、華南虎、兔兒爺、元宵等元素的造型,也始終在珍稀動植物、神話傳說、中國符號三個既定方向中進行斟酌。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最終選擇以國寶熊貓作為創作原型,經歷了多方面多輪次的探討。我們發現,針對中國元素面向世界的傳播,熊貓這個符號的傳播成本是最低的,而且是最有效的。熊貓形象友好可愛、憨態可掬,深受各國人民喜愛,國際友人看到熊貓,就知道它代表中國,不需要用任何語言解釋。張頤武教授認為,這種重要的吉祥物的呈現最終取決於公眾和社會對於文化符號的認知和選擇,美學上的趣味和追求也必須在更大程度上適應公眾對符號的要求和社會的普遍認知,同時也要考慮各方面的認知和理解,從而形成最大程度的共識。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先生在吉祥物全球釋出會上對“冰墩墩”的盛讚,也說明了以他為代表的他國民眾對選擇熊貓的認可,以及熊貓對於傳播中國文化的價值。

與此同時,北京冬奧吉祥物取名為“冰墩墩”,是來自中國北方“墩兒”的發音。墩墩,意喻墩厚、墩實、可愛,契合熊貓的整體形象,給人以健康、活潑的親切感,也象徵著冬奧會運動員強壯有力的身體、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奧林匹克精神。英文名“Bing Dwen Dwen”來自“冰墩墩”的漢字音譯,體現了漢語的發音特色,又在拼讀時兼顧了他者文化。2019年12月,“冰墩墩”攜手“雪容融”(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入選由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釋出的“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選擇熊貓、“冰墩墩”這些具有典型在地性的元素進行文化內涵的詮釋與傳播,也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04

時代性

現代吉祥物的設計與應用經歷了上百年的時間,吉祥物設計作品形式多樣,或抽象、或寫實,或恬靜、或動感。分析國際體育賽事吉祥物的設計風格變化,筆者將其做了一次歸納,從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會正式使用吉祥物說起,大致經歷了“原汁原味式、天馬行空式、解構重組式”等階段。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圖4。北京亞運會,1990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圖5。漢城奧運會,1988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圖6。韓日世界盃,2002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圖7。北京奧運會,2008

原汁原味式如1990年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熊貓“盼盼”以及1988年漢城夏奧會吉祥物“賀多利”(Hodori),在創作與表現上樸實無華、極少裝飾。(圖4、圖5)天馬行空式如2002年韓日世界盃吉祥物“Atmo”,是三個顏色怪異、來自於外星球的精靈,它們因為沒有按照慣例以日韓兩國的在地元素作為原型設計而使球迷感到失望。學術界有一種討論認為,這是兩個國家首次合辦國際賽事,無法滿足某一方的在地性,於是選擇了另闢蹊徑,但這一“創舉”卻也使吉祥物的設計向前大大地邁進了一步。(圖6)解構重組式在筆者看來最成功的莫過於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吉祥物“福娃”,五個可愛的小夥伴,分別融入了魚、大熊貓、藏羚羊等形象,蘊含著與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聯絡,寓意深刻,解構重組的難度頗高。(圖7)從整個風格的演變來看,吉祥物設計呈現出一種大趨勢,即從簡單走向深刻——注重內涵的刻畫與描寫,取材更加廣泛,表現手法趨向多元。[3]1996年亞特蘭大夏奧會吉祥物“依奇”(Izzy)是第一個用電腦製作出來的吉祥物,2012年倫敦夏奧會的吉祥物文洛克(Wenlock)與殘奧會吉祥物“曼德維爾”(Mandeville)則採用了3D渲染方式進行視覺表現。這些吉祥物的設計風格與視覺呈現都是與時代發展同步的典型案例。(圖8、圖9)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圖8。亞特蘭大奧運會,1996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圖9。倫敦奧運會與殘奧會,2012

2022年屬於未來的5G時代,北京冬奧會吉祥物的設計與視覺呈現同樣應具有時代感和未來性。在最後長達7個月的修改過程中,冬奧組委修改專家組給我們團隊的建議是,在體現中國文化特色的同時應儘可能地融入網際網路、新技術、時尚文化等元素,我們在以下幾點做了嘗試:

05

傳承與創新

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盼盼”,到2008北京奧運會的“福娃”,再到現在的“冰墩墩”,一方面,熊貓元素在國際體育賽事吉祥物設計中的多次使用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與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吉祥物的創作手法與表現手段也在不斷進行著改變,從“原汁原味”到“解構重組”,再到3D技術的加入,實現了設計的創新。在本次冬奧吉祥物評委會主席蔣效愚看來,冰墩墩用大家很熟悉但又有創新的熊貓形象,向世界展現了中國人民敦厚、勤勞、和善的形象;同時,它又是面向未來、充滿科技感的熊貓,展現出中國面向未來的充分自信。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圖10-13。草圖

06

未來元素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熊貓的黑白色彩關係一直困擾著我們創作團隊。因為沒有色彩,將使畫面顯得單調、缺乏視覺衝擊力,同時也無法從之前的吉祥物設計作品中跳脫出來。我們深知,作品沒有亮點就缺乏排他性,無法被認可,也就不可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在最終的“冰墩墩”造型中,吉祥物頭部裝飾有彩色光環,其靈感源自於北京冬奧會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被譽為“冰絲帶”)。“冰墩墩”身披冰晶外殼,飾以“冰絲帶”,頗似一位來自未來的冰雪運動專家,臉上流動的明亮色彩線條象徵著冰雪運動的賽道和5G高科技。同時吉祥物的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我們希望透過“冰墩墩”能和太空與未來進行對話。太空屬於全人類,航天事業是全球共同的事業,在新時代,中國太空活動是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寫照。

07

萌文化視覺

“動漫產業化”一詞的出現,代表原始吉祥寓意的吉祥物的設計風格開始出現了巨大變化。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吉祥物“山姆”(Sam)由迪斯尼公司設計,藉助該公司豐富的動漫形象推廣經驗,奧運會吉祥物開啟了其商業化運作歷程,自然也帶動了其他企業、團體、活動等品牌的紛紛效仿。正因為被商品化,吉祥物設計的目標性也越發凸顯了出來,當下的賽事及活動吉祥物已然成為一個個動漫品牌IP。

冬奧會吉祥物的主要消費人群定位於9歲的兒童,輻射至更多年齡段的青少年。基於此,我們的創作主旨為“網際網路環境下的萌文化視覺設計”。每一次的方案提交,我們都在完成角色造型的基礎上,配套進行了表情設計、衍生產品設計。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催生了萌文化,從而也推動了萌經濟的發展,吉祥物網路表情等萌文化視覺設計就是希望藉助移動網際網路以及新媒體技術,讓視覺設計的傳播除了常用的傳統媒體外,可以更多地透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及其他公眾平臺進行傳播。它使得大眾可以直接參與奧運吉祥物的傳播,形成一對多或多對多的新型傳播形式,並最大程度地實現吉祥物的商業價值。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冰墩墩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圖14。過程方案

08

結語

“一個家喻戶曉、廣受喜好的吉祥物,實際是社會學、符號學、傳播學、設計學及消費心理學等學科智慧的集中體現”。[4]作為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會視覺形象系統的重要元素,“冰墩墩”用一種可以觸及的方式展現了奧運主辦國的歷史、文化與自然元素,兼顧了傳統與創新、藝術與科技,滿足了目標消費群的審美意趣和價值取向。

文章來源:裝飾雜誌,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版權宣告:“IXDC”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本公眾號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內容或作品等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絡我們,給出內容所在的網址並提供相關證明資料,我們會核查後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公眾號不承擔任何責任,並擁有對此宣告的最終解釋權。

編排 | 孫瑤

終審 | 蘇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