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暮春之詞,品味秦觀心中的迷惘與失落

北宋紹聖元年,也就是公元1094年,“新黨”章惇上臺掌權,大肆打擊元祐黨人,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等人紛紛被貶。

貶謫期間,秦觀先任杭州通判,途中接旨貶為處州酒稅一職。紹聖三年,秦觀貶謫到郴州,之後又徙雷州。可以說,秦觀的後半生,不是在貶謫,就是在貶謫的途中。

一首暮春之詞,品味秦觀心中的迷惘與失落

面對貶謫的人生,他們呈現出不同的態度,蘇軾苦中作樂,一笑了之,而秦觀面對一系列的打擊,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傷感之餘,寫下了許多悲涼卻也絕美的詞作,這首《點絳唇·醉漾輕舟》便是他貶謫到郴州時途中所作,其詞曰: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這首詞的開篇,便將讀者帶入到一個優美的境界,宛如桃源仙境。此時詞人微醉,乘著一葉扁舟,在湖中盪漾著,任溪流將小舟推向溪水的盡頭、花草的深處。

一首暮春之詞,品味秦觀心中的迷惘與失落

對秦觀而言,或許只有行到水窮處才是他人生的歸宿,才是他心中的桃花源,這裡沒有爾虞我詐,沒有鉤心鬥角,而是一個充滿了和平與幸福的世外桃源。

秦觀在現實世界中,遭受了太多的是是非非與名利的牽絆,在一連串的打擊之後,他是多麼渴望擺脫紅塵的煩擾,但卻苦於無法抽身,或許,只有置身在如花的仙境下住下去,內心才能獲得片刻的寧靜。

詞的下闋,一連四句描寫暮春時節的景緻。此時夕陽西下,煙水茫茫,水天相連,萬物籠罩在一片餘暉中。“千里”、“茫茫”二詞,朦朧飄渺,給人一種漂泊無依之感。這裡溪水淙淙,山巒無數,與“煙水茫茫”相呼應,構成“山重水複疑無路”的玄妙境界。

晚風吹來,落花如雨,才記起,此時已是暮春時節了,不由得更添惆悵。“亂紅如雨”一句寫得極妙,引用李賀《將進酒》中的一句詩:“桃花亂落如紅雨”。

一首暮春之詞,品味秦觀心中的迷惘與失落

詞人盡情享受在山水之中,竟然不記得來時的路。詞至此處,戛然而止,令人回味。

這首詞極力刻畫了暮春時節的優美景色,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山重水複、風起花落、日暮途遠的意境,可謂渾然天成,但是字裡行間包含了詞人內心的掙扎與無奈。

對詞人而言,景色越美,內心越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