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的葉嘉瑩,是當今文壇不可錯過的珠玉之聲

本文作者:樹上的女爵

感動中國的葉嘉瑩,是當今文壇不可錯過的珠玉之聲

記憶中,第一次讀葉嘉瑩的文章是在大學時,在圖書館裡碰巧翻到一本《迦陵論詞叢稿》。那時並不知道她的身世來處和漂泊經歷,甚至也不知道她為什麼起了“迦陵”這樣一個非常舊式的筆名。那時候我的偏愛在唐詩,所以對她的詞論只當做一般詞論來看。

大學畢業後,同宿舍的一位姐姐考到南開大學比較文學專業,偶然一次,聽她提起葉嘉瑩的講座,總是座無虛席擠滿了人,對此情景十分嚮往。也曾假想過,當年自己如果不是報考武漢大學的古典文學,選擇的是南開大學,也許與這位詩詞學問大家會有近一些的受教機緣。

感動中國的葉嘉瑩,是當今文壇不可錯過的珠玉之聲

在紀錄片《掬水月在手》裡,對她在南開大學講座受歡迎的程度就有所描繪。一位老師回憶道:大階梯教室坐滿了人,臺階上、窗臺上坐滿了學生。有的學生自己畫“聽課證”,矇混過關也要去聽她的課。

不僅普通學生如此,名人大家受她感召的也不在少數。著名作家白先勇就是葉嘉瑩的迷弟,在臺灣讀書時常常翹課跑去聽她的課。“葉先生是老師中的老師,我是小了葉老師13歲的學生。”作家席慕蓉也多次表白葉嘉瑩:“我都不敢說自己是葉先生的學生,我是葉先生的粉絲。她去哪講課,我就追到哪。”北大學者戴錦華在採訪中提到,曾經有幸在北大的課堂上聽她講《古詩十九首》和杜甫的《秋興八首》,被她的演講所征服、所召喚。

“白晝談詩夜講詞,諸生與我共成痴”,熱愛詩詞的洪流從葉嘉瑩這裡流開去,綿延不斷,一直傳為佳話。

今天人們所愛提及的首先是葉嘉瑩的教育成就,她熱愛古詩詞,得國學大師顧隨親傳,一生致力於傳統文化詩詞教學研究和推廣工作,曾任臺灣大學教授,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受聘於中國多所大學,在南開大學成立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累計捐贈3568萬元,用於設立“迦陵基金”。2016年,葉嘉瑩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

2021年2月17日,葉嘉瑩被評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感動中國》組委會在給予葉嘉瑩的頒獎辭中寫道:“桃李天下,傳承一家。你發掘詩歌的秘密,人們感發於你的傳奇。轉蓬萬里,情牽華夏,續易安燈火,得唐宋薪傳,繼靜安絕學,貫中西文脈。你是詩詞的女兒,你是風雅的先生。”

97歲高齡,著作等身,育桃李無數,這樣的人物已可封神。為神一樣的傳奇人物拍攝紀錄片,談何易事,導演陳傳興歷時兩年,輾轉10個地區,透過對葉嘉瑩17次的深度訪談與拍攝,採訪了她的親友、學生43位,採訪稿近百萬字,才將葉嘉瑩一生近百年的“弱德之美”濃縮在兩個小時的影像中。

在電影上映的第一天,我就去影院看了。還記得當時工作上出現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失誤,正值停職反思。我想這樣的電影不容錯過,第二天還是去了,只是去得有些遲。在個人悽惶失落的心境中追尋鏡頭裡詩人的一生,不禁想起她貫穿大半個世紀的苦難遭逢,只覺分外傷感,又些許安慰。

整部電影最主要的是講還鄉,用葉嘉瑩蒼茫暮年回顧來路的凝望視角,從她印象中的兒時庭院起筆,依照大門、脈房、內院、庭院、西廂房的章節順序,分別展示了葉嘉瑩幼年的生活環境、時代的動盪、父親的失蹤、母親的病逝、詩詞的緣起,繼而是結婚後的艱難、丈夫的被捕、教學中求生,轉而漂泊海外、牽念故土人文、長女意外去世、一心回國教書。近百年的時間裡,她的個人生活與詩詞文化傳承緊密交織、互相成全。在這種絕無僅有的獨特生命體驗裡,導演陳傳興希望能揭示 “詩與存在”的主題:“它不只是葉先生本身的一部傳記,也在講述詩詞的命運,和整個中國文化歷史的記憶。”

紀錄片沒有用採用傳統的直線敘事方式,而是嘗試用一種詩詞般跳躍迂迴的時空結構,來呈現葉嘉瑩沉變鬱美的一生。電影運用了許多空鏡,導演自己解讀說,他重回詩詞發源地黃河、洛水、伊水、涇河、渭河等地,拍了繪畫、壁畫、石雕、碑帖、墓誌銘、銅鏡、佛教建築等文物,這些文物本身極具美感,集結了那個時代文化精神的符號,這些美的文化和事物,本就是詩。導演認為這些帶有時代記憶的意象和現代觀眾產生聯想與思想的碰撞後,有可能產生新的火花。詩的空間裡,允許自由聯想。

感動中國的葉嘉瑩,是當今文壇不可錯過的珠玉之聲

片中還多次出現一件旗袍,黃綠花紋交織,掛在樹上隨風搖曳,翠色波動,流光溢彩,那是葉嘉瑩穿過的旗袍。據說她年輕時一直穿旗袍,後來年歲大了,就把旗袍送了朋友。從資料照片中的服裝和紀錄片中葉嘉瑩的著裝來看,她對服裝十分在意,老年之後也多著古風長衫,看起來如風中荷花,淡然優雅從容。對待日常起居返璞歸真,對待發型、著裝卻又有自己的要求,對待作品裡的一言一語則是近乎嚴苛的認真,充分展現了這位詩詞女神身上的豐富性,多麼活潑和真實。

電影中的配樂值得一說,陳傳興選取杜甫的《秋興八首》別有深意。首先它對於葉嘉瑩來說有特別的意義,對杜甫的研究與講座貫穿了葉嘉瑩的大半生。電影裡說,她利用暑假幾個月的時間,坐公車跑遍了臺灣的圖書館,一個字一個字地抄下來,最後彙集完成了《杜甫秋興八首集說》。這本專著於1966年在臺灣出版,奠定了葉嘉瑩在學術界中的地位。觀影時,吾家小兒聽到她為了這些資料如此奔波,不禁大聲感慨。

《秋興八首》音樂是電影的一條暗線,由日本音樂家操刀,採用古代樂器與西式高音、中音人聲吟唱結合的方式,用聲音勾勒出聽覺上的另一重詩意空間,連線著盛唐,感發著當下,是一條脈脈不語的情感河流,它包含著詠史懷古、飄零自悲、去國還鄉、知交零落等複雜情緒,是一曲永恆的生命悲吟。

電影的結構和配樂成為這部電影的一大特色,觀看中有停駐聯想之感,繼而渾不知是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什麼心境,只覺哀婉迂迴,典雅往復,鋪墊出濃濃的詩意氛圍。

第一遍看時,會有不明所云之感。搜尋相關採訪資料,結合了導演的創作意圖,第二遍再看時,就心領神會了。

還是想再強調一下葉嘉瑩的經歷本身。片中葉嘉瑩的一位學生回憶那時她在臺灣,幫忙照顧老師葉嘉瑩的父親,葉父有一次對這位學生說:“你的葉老師,命苦哇!”誰不知道葉嘉瑩命苦,她明明有那麼多的苦水可以倒,就算她捶胸頓足痛哭流涕我想大家也都會覺得那是情理之中的事。可她偏偏沒有,淡淡的講述,一筆帶過,想來這就是葉嘉瑩自己的選擇和態度。

最痛的一面用最淡的語言輕而化之,反而讓人更加心疼。聽到他老父親那一句感慨之語時,我的眼淚頓時湧出眼眶。

在詞論中她提出了“弱德之美”,這是她在研究朱彝尊的詞時,因為無法用王國維“詞之為體,要眇宜修”來一以概之進而提出的自己的新觀點:“德有很多種,有健者之德,有弱者之德——這是我假想的一個名詞。它有一種操守,有一種道德,而這個道德是在被壓抑之中的,不能夠表達出來的,所以我說這種美是一種‘弱德之美’。”

她還說:“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裡捱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堅持,你還要有你自己的一種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這種品格才是弱德。”

從大學時讀她的《迦陵論詞叢稿》,到後來讀她闡釋王國維的詩詞觀點,再到她提出自己的詞學體系,是我逐漸理解葉嘉瑩的一個過程。在你的一生中,你可能很少會遇到這樣一個人,她遭逢亂世,婚姻不幸,失去愛女,輾轉世界各地講學,長達近百年,無論她經歷過什麼,她都用同一份平常心消解生命中的所有創傷,並努力有所堅守和建樹,她不是隨隨便便提出一個觀點,而是用自己的生命來實踐了這個文學主張——“弱德之美”。

這是最打動人心的力量,這種力量滲透進她的作品和講座裡,所以才會格外感發人心。

看完影片後,還有一個強烈的感受,我們在說葉嘉瑩時,首先會想到她不同尋常的經歷,還有她用西方文學批評理論來推動中國詩詞學貫東西的研究成果,可能沒那麼關注她自己的創作。在我看來,她的詩作同樣值得反覆誦讀。

影片中選用了一些詩作,分屬她不同的年齡階段,無論哪個階段,詩詞是她無言的訴說,是救贖她、昇華她的一架梯子。電影最後,她的好友劉秉松說了一段很懇切的話:“恰恰是古詩詞救了她。古詩詞給予她生命的精華,讓她的生命永遠停留在那麼高的層次。她的苦痛都被詩詞溶解了。”

感動中國的葉嘉瑩,是當今文壇不可錯過的珠玉之聲

少女時期躲在院牆內,她寫“五度秋深綠陰滿,此竹常近人常遠”;母親病逝後,她寫下《哭母詩八首》,“早知一別成千古,悔不當初伴母行”;在臺灣丈夫因“白色恐怖”被抓,她與幼女寄人籬下,寫下《轉蓬》詩,“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1974年第一次歸國探親,她寫下長詩《祖國行》,“銀翼穿雲認歸京,遙看燈火動鄉情,長街多少經遊地,此日重回白髮生……”;1976年,女兒與女婿車禍意外去世, 她一口氣寫下十首《哭女詩》,片中讀到“平生幾度有顏開,風雨逼人一世來。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餘哀”這幾句,我又溼了眼眶。

“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如果可以選擇,葉嘉瑩是否願意放棄這些血淚精魂之作,寧願要一個更平和坦順的人生呢?

在老師顧隨眼裡,葉嘉瑩的詩作非常優秀,她上大學時,顧隨常為她批改詩作中的一二字詞,再後來,她的詩就不用改了,老師改為與其唱和。顧隨的論詩之道、講詩之法影響了葉嘉瑩的一生,當年她聽了6年顧隨的課,記了8大本筆記,此後的年月裡,這些筆記一直隨身攜帶,後來被其整理成顧隨文集。

感動中國的葉嘉瑩,是當今文壇不可錯過的珠玉之聲

她去臺灣後,顧隨惦記這位才華卓著的弟子,曾在日記中寫道:“得葉嘉瑩君自臺灣左營來信,報告近況,自言看孩子、燒飯、打雜,殊不慣,不禁為之發造物忌才之嘆。”如果顧隨泉下有知,看到這位弟子將來的成就正像他所期望的那樣,“別有開發,能自建樹,成為南嶽下之馬祖,而非孔門之曾參”,是否也能稍作安慰。

有關這對師生之間的唱和,影片給出了一個小故事。1943年春天,顧隨在“唐宋詩”課上提到雪萊的《西風頌》,針對“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一意境,他填了兩句詞“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已是春寒了” 。課後,葉嘉瑩用這兩句填寫了一首《踏莎行》,交給老師作為作業。

踏莎行

用羨季師句,試勉學其作風,苦未能似。

燭短宵長,月明人悄。夢迴何事縈懷抱。撇開煩惱即歡娛,世人偏道歡娛少。

軟語叮嚀,階前細草。落梅花信今年早。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已是春寒了。

後來,葉嘉瑩得知,老師曾在1957年2月填寫了一首《踏莎行》,正是用了這兩句詞。

踏莎行

今春沽上風雪間作,寒甚。今冬憶得十餘年前困居北京時曾有斷句,茲足成之,歇拍兩句是也。

昔日填詞,時常嘆老。如今看去真堪笑。江山別換主人公,自然白髮成年少。

柳柳梅梅,花花草草。眼前幾日風光好。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也是春寒了。

那時他們已失聯許久。時隔十幾年,用了同一個詞牌、同一個韻字,相似的意境,跨時空的唱和,在顧隨的女兒顧之京看來,“此中所深蘊的不盡的情意,難以言傳。”

“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也是春寒了”這句,待看完第二遍《掬水月在手》後,我獨自回味了許多遍。

感動中國的葉嘉瑩,是當今文壇不可錯過的珠玉之聲

影片中,葉嘉瑩還有一首詞最為觀眾稱道,就是她用“藍鯨”意象自喻的《鷓鴣天》:“廣樂鈞天世莫知,伶倫吹竹自成痴。郢中白雪無人和,域外藍鯨有夢思。明月下,夜潮遲,微波迢遞送微辭。遺音滄海如能會,便是千秋共此時。”

葉嘉瑩在自己的文中曾說,人老去,一切美好的願望都沒有能夠完成,“皎潔煎熬枉自痴”。可那是她心甘情願的,她心裡有一個燈影,燈的火焰還在閃動。“域外藍鯨有夢思”其實就是她內心火焰映照下的平生唯一所願:她就像海里的一條大鯨魚,從大海的此岸到大海的彼岸,傳遞著詩詞的雅音。她的感情和思想留在那汪洋大海之中,如果將來有一條魚、一個人懂得她留下的這點遺音,那便是“千秋共此時”了。

她解析杜甫的《秋興八首》,何嘗不是傳燈遺音之舉,陳傳興拍攝這部影片,又何嘗不是如此,努力傳遞滄海之上的一點遺音。

今天,仍然有好的詩歌紀錄片、好的詩作問世,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讀詩?每個讀詩的人可能給出的答案不同,葉嘉瑩說:“詩歌讓我們的心靈不死。”

坐在黑暗的影院裡,心隨影轉,影院如大海,螢幕如波濤,那些詩詞和吟誦聲就像藍鯨遊動,捲起一陣心靈的暖流。

我們不是香草君子,也不是傳燈使者,我們就是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平凡人,但是,我們也需要詩的洗禮,給命運以叩擊的輕響。

人生若只知嘉玲不知迦陵,我想是一個不小的遺憾。葉嘉瑩,別號迦陵,其名來自《楞嚴經》,佛經中說有鳥名迦陵,其仙音可通十方界。而“迦陵”與“嘉瑩”之音頗為相近,葉嘉瑩遂取為筆名。

她就是迦陵仙鳥的化身,來人間傳遞詩詞的佳音。但願你不會錯過這樣的珠玉之聲。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