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流落成都時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後世更是人盡皆知

前言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中更是誕生了無數蜚聲海外的大家以及經典篇章。而唐朝作為中國詩歌的頂峰朝代,也自然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偉大詩人,讓人們印象深刻的除了詩仙李白之外,詩聖杜甫也是當仁不讓的一位。

杜甫是一位憂國憂民的詩人,他的詩作並無李太白詩的飄逸灑脫但卻有著鮮明的現實主義色彩,更是被冠以“詩史”之名。但是杜甫流落成都時所作的一首《絕句》卻像是他詩作中的另類,雖然開篇便是千古名句卻讓人耳目一新。

杜甫流落成都時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後世更是人盡皆知

《絕句》背後的故事

杜甫《絕句》(其三)這首詩我們感覺非常家常,甚至說帶有一點點田園風味。或許也正是得益於這樣的文風,讓這首詩也是人盡皆知。

“兩個黃鸝鳴翠柳”早上或者午睡剛醒,抬頭一望窗外就有翠柳,有兩隻黃鸝在樹上鳴叫。這一黃一綠的色彩搭配就能讓人看出來詩人的心情相當不錯,畢竟心情不好也就不是黃鸝了,可能是烏鴉、杜鵑之類的,翠柳也可能會變成殘柳。

杜甫流落成都時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後世更是人盡皆知

所以詩人在這句詩中的黃綠兩種顏色和黃鸝、柳樹兩種物象是詩人著力去捕捉的,正是這種捕捉本身就反應了他的心情,但是詩人寫詩主要任務不是記時,不是我們寫速寫話素描,要把這棵樹畫下來,要把這兩隻鳥畫下來,詩人寫詩的主要目的是要發揮自己的主觀情感,畢竟有一句老話,叫做“一切景語皆情語”,說白了就是詩人看到這個景象把它寫出來,主要是為了傳遞他此刻的心情,而杜甫此時的心情就和以往寫詩傳遞出來的感情大不相同,詩作之中的顏色是黃黃綠綠的、是歡快的。

杜甫流落成都時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後世更是人盡皆知

“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在這句詩中寫出了一種非常祥和的慢生活的節奏,他看見黃鸝在翠柳中間鳴叫,又看見一行白鷺緩緩地飛上了青天,這裡的“青”和“白”又構成了一種鮮亮的顏色,與上一句的“黃”、“翠”直接形成一幅青綠山水畫,杜甫的心情簡直是好到極點。

之前杜甫的詩作大多沉重,而且他總將自己稱之為“老杜”,妻子也稱為“老妻”“瘦妻”,那麼為什麼這首詩中他的表現卻十分歡快呢?因為這首詩的創作時間是他呆在成都的時候。

杜甫住在成都時期日子過得不錯,那些在成都為官的人跟他關係也比較好,比如劍南西川節度使裴冕一直照顧他,等到裴冕離任之後又來了他的好朋友高適任劍南西川節度使,雖然杜甫在成都有過一系列關於對家國政治的感慨、對於朱門酒肉的憤慨,但總而言之他在成都的生活相對比較安逸。

杜甫流落成都時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後世更是人盡皆知

“窗含西嶺千秋雪”這明明是冬日的雪景,可是詩人此刻描寫的不是春天的景象嗎?春天怎麼可能出現雪景呢?他向西看著遠處的雪山皚皚在望,真是心情好的不得了,這說明詩人正在尋覓美景,他不但看到了眼前春天的景象,他還尋覓著窗外的景象,這裡所說的“西嶺”指的就是遠處的岷山,岷山由於海拔比較高,山頂常年積雪,所以詩人才能寫出這句看似突兀實則寫實的詩句。

在我們印象中的杜甫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大詩人,但是看到這首詩他好像遊離於社會之外只顧著過個人的小日子,但是有這種想法那就錯了,杜甫就是杜甫,他不是“詩佛”,眼前和遠方固然有美景,但是他時刻也忘不了家國,看起來這首詩裡面沒有家國,但是這最後一句話恰恰體現出來杜甫的憂國憂民。

杜甫流落成都時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後世更是人盡皆知

在“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句詩中,首先就需要了解一個知識點,那就是“萬里船”,在南宋詩人范成大的著作中可以瞭解到“蜀人入吳者,皆從合江亭登舟,其西則萬里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四川人想要去東吳,也就是現在的江浙一帶,如果要走水路,就要從合江亭登船,合江亭是成都著名的碼頭,合江亭以西是萬里橋,萬里橋向西就是杜甫草堂。

那麼這所以有“萬里橋”這樣一個稱謂是因為在三國時期諸葛亮送大臣費禕出使東吳,費禕感慨“萬里之行始於此橋”,所以這座橋就被稱之為“萬里橋”,而杜甫的這句詩說的就是停泊在合江亭和萬里橋附近的船舶,這些船可能是買賣的船、貨運的船、運送物資的船,作者之所以強調地點就是為了點明這些船即將從成都奔赴遙遠的江浙,這就說明當時水上的商道依舊活躍,雖然國家久經戰亂,但是人民的生活和國家的經濟正在恢復。

這就是杜甫的智慧,他雖然關心家國、關心人民的生活,但是他並不直接寫出來,而是由這樣一個船的景象側面烘托出來,烘托出他要寫這首詩的主旨。

杜甫流落成都時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後世更是人盡皆知

其實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一下這首詩:

詩人一看,雖然我現在已經離開長安,離開了洛陽,遠離了政治中心,但是我依然為國家操心,為民眾操心,我看到在這成都停泊的即將奔赴東南各地的船舶,船上全是貨物和物資,我就想到我們這個國家正在復甦,我們的國運也正在復甦,我的心裡非常欣慰,因為這樣的欣慰和欣喜看到眼前盡是美景。

杜甫流落成都時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後世更是人盡皆知

總結

唐代的詩人不計其數,有的人喜歡單純的寫景來彰顯純粹的個人世界,像李白有的詩就比較孤獨比較痛苦,但是大部分都是個人的痛苦、個人的孤獨,但是我們發現杜甫無論是自己處在痛苦和孤獨之中,還是獨自欣賞美景當中,他最後總是經意不經意、自覺不自覺的點出自己這個個體和老百姓、國家的關係,這就叫家國情懷,也就是我們總說的祖國在我心中。而在杜甫這首看似單薄、寫景的詩歌中,所要表達的其實亦是一種作者在面對動亂後的國家所有的心酸、期許。這首詩歌也在其問世後,傳頌千年,成為了人盡皆知的佳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