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一半詩篇意境營造來源於植物

古人的植物情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詩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其中近一半的詩篇都是用植物來營造意境、抒發情懷的,對後世的文學藝術有著深遠的影響,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詩人。這些植物也就被賦予了許多中華文化獨有的寓意,比如桃,即仙桃、壽桃、桃花、桃花運等,有著生育、吉祥、長壽、春天、愛情等民俗象徵意義。

《詩經》一半詩篇意境營造來源於植物

紅豆,代表相思。源自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紅豆為什麼代表相思呢?相傳,古時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於高山上的大樹下張望遠方,思念邊塞的愛人,想著想著就淚人一般於樹下。日子久了,小女子淚水也流乾了,滴入地上的淚珠便成了粒粒鮮紅的血滴。血滴生根發芽化,長成大樹,大樹就結出了紅紅的小果子,比紅豆還要鮮豔,人們就稱之為相思豆。

王維的“相思豆”不簡單。《相思》一詩在清代趙殿成《王右丞集箋註》中,指出詩題《相思》在吳興淩氏刻本中原題為《江上贈李龜年》。李龜年,玄宗朝最著名的樂工,玄宗眼裡的紅人。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落民間,曾唱過《相思》。《西溪叢語》中有一則筆記,說李龜年在湘中的一次筵席上唱起王維的這首《相思》詩,舉座之人遙望玄宗所在的蜀中,面色慘然。李龜年唱罷此詩後,頓時氣絕倒地,四天後才甦醒過來。筆記小說不可信,但王維的“相思豆”威力還是有的。

《詩經》一半詩篇意境營造來源於植物

竹,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心中聖物,“人生貴有胸中竹”己成了眾多文人雅士的偏好,常借梅、蘭、竹、菊來表現自己清高拔俗的情趣,或作為自己品德的鑑戒。7000年前,《民歌》彈歌就唱道:“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竹子情懷,被文人雅士玩出境界是在魏晉時代,阮籍、嵇康等七人,經常聚集竹下,肆意暢飲,被稱之為“竹林七賢”。唐代天寶年間,孔巢父、李白等六人,在竹溪結社,流連詩酒,被稱之為“竹溪六逸”。竹虛心而有節,竹飄逸而自然,竹的風采即是高尚、脫俗的人格化身。

宋代文學家蘇軾說:“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又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最後直接升級到“竹夫人”:“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南宋陸游也詩曰:“瓶竭重招麴道士,床頭新聘竹夫人。”

《詩經》一半詩篇意境營造來源於植物

在傳統文化中,桃是一個多義的象徵體系。在人們的文化觀念中,桃蘊含著圖騰崇拜、生殖崇拜的原始信仰,有著生育、吉祥、長壽的民俗象徵意義。《山海經》裡記載:“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渭河。渭河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桃)林。”桃是神仙吃的果實,也稱“仙桃”、“壽桃”,王母娘娘做壽特設蟠桃盛會招待群仙。不但桃有仙緣,連桃木都有神靈,而且她在民間的威望比桃還大。早在先秦時代的古籍中,就有桃木能避邪的記載,一切妖魔鬼怪見了都逃之夭夭。

桃樹最討人喜愛的,還是陶淵明發現那片桃園,是老人皆宜,不分貴賤貧富,無憂無慮的理想天堂。陶老先生在《桃花源記》中寫道:“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源,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再一個就是“桃花運”了,沒有人不希望自己走桃花運的,無論男女都盼在愛情方面的運氣能夠吉星高照,選對自己的意中人。

《詩經》一半詩篇意境營造來源於植物

王安石在《元日》詩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國是桃的故鄉,無論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還是民俗裡以種桃樹、寫桃符求平安,無不為桃賦予一種豐富的文化內涵。桃文化最鮮明的特色為:吃桃、種桃、敬桃、寫桃、畫桃,以表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於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