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這一天,有人會給母親獻上一束鮮花,以表達對母親的愛意。提到“母親花”,人們往往想到康乃馨,其實在在康乃馨傳入中國之前,萱草花是中國的“母親花”。萱草,又叫忘憂草,象徵東方女性溫柔、含蓄、樸實、堅忍、犧牲奉獻的精神,在恬淡中散發出母愛的光輝。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詩經》中就有記載。

《詩經·衛風·伯兮》有詩云:“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這裡的諼草就是萱草,諼是忘卻的意思。背,即北堂,是母親居住的地方。這句話的意思是:到哪裡採一枝萱草,種在北堂前,能夠讓母親忘卻了憂愁呢?古人將萱草比作母親,《詩經疏》中有“北堂幽暗,可以種萱”之吟唱。唐代詩人牟融在《送徐浩》詩中寫道:“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滿頭。”詩中的“椿萱”,分別借指父母。(椿樹代表父親、萱花代表母親,祝福父母健康長壽叫椿萱並茂。)古時候,萱草多植於北屋階前,此是母親居所,所以,古代母親居住的屋子也稱萱堂。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植萱草,以示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或將萱草奉在堂前,來表達對母親的孝敬。

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兒子要出門遠行都要在自家院子種上一株萱草,代表自己,母親看見萱草就像看見自己的兒子。然而萱草花開,慈愛的母親卻獨自倚在堂前,久久不見兒子歸來的身影。元末明初王冕《偶書》寫到:“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譁。”。元末明初王冕《墨董圖》寫到“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王冕這兩首萱草詩都是關於母親的,一首是承歡在母親膝下的其樂融融,另一首表達的則是遠行時母親對兒子的牽掛和兒子不能侍奉母親的愧疚之情。

明代書畫家徐渭喜歡萱草,他在一幅《萱草》畫作上題詩曰:“庭前自種忘憂草,真覺憂來笑輒緣。今日貌儂歡喜相,煩儂陪我一嫣然。”他把萱草畫成有情的生命,會喜會憂,會顰會笑,笑語嫣然,一派天然。他以萱草表達母愛,在萱草畫上題詩為母親祝壽:“問之花鳥何為者,獨喜萱花到白頭。莫把丹青等閒看,無聲詩裡頌千秋。”情真意切,真摯雋永,字裡行間流露對母親的敬重。

萱草,顏色橘黃,柔枝飄逸,纖莖窈窕,橘紅花朵,華而不豔,雅而不俗,深得文人墨客讚美。魏晉曹植寫道:“草號宜男,既曄且貞。其貞伊何?惟乾之嘉。其曄如何,綠葉丹花。光彩晃曜,配彼朝日。君子耽樂,好合琴瑟。”如此美好的花卉,足令人忘憂消愁。唐代白居易直言:“杜康能解悶,萱草能忘憂。”宋代蘇東坡讚道:“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流露了詩人對萱草的厚愛,也是對萱草花形態和秉性的美好寫照。宋代蘇轍讚歎:“萱草朝始開,呀然黃鵠嘴。仰吸日出光,口中爛如綺。”萱草花盛放之美盡在詩句間。

盛放在畫家筆下的萱草花: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清代李鱓的《萱石圖》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明代李在的《萱花圖》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王個簃 萱草圖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明嘉靖 陸治《蜀葵石榴萱草瑞石圖》

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清 陳舒 《天中佳卉圖之一》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元 陸廣 《五瑞圖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元 劉善守 《萱蝶圖》 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清 沈銓(傳)《紅荷萱草石榴圖》

大英博物館藏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近代 陳半丁繪《萱草圖》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明 沈周《椿萱圖》 安徽博物院藏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明 陳洪綬 《壽萱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清 餘樨 絹本設色 《花鳥圖冊之萱草》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元 佚名 《蟲草圖對軸》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元 錢選 《花藍圖》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元 錢選 《忠孝圖卷》區域性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詩情畫藝話萱草

宋 《葵萱圖》扇面 故宮博物院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