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最是苜蓿撩春色

〔美文〕最是苜蓿撩春色

莽莽隴原大地,若春天看不到氣勢磅礴的剜苜蓿場面,那終究是不完美的。

驚蟄一聲春雷,一場小雨後,大地酥骨,萬物復甦。天水人被和煦的春陽召喚著,不約而同湧向藉河沿岸和南北兩山,循著春天的足跡捕捉野菜萌動的資訊。

河岸護坡或河壩灘頭的某一段,春來發什麼新芽,天水人心裡一清二楚。他們有意無意路過曾經紫色苜蓿花搖曳過的河灘,彎下腰,用食指扒開壓在苜蓿陳茬上的石子,仔細觀察到有一片兩片鵝黃的嫩芽,怯生生探出了頭。

“再過三五日,苜蓿就能掐上了。”走過的人這麼想,也這麼說。旁邊張望的人跟著興奮起來,開始預謀一場轟轟烈烈的苜蓿盛宴。天水人“剜苜蓿”頗有講究,似乎是為啟動春天的律動,舉行的盛大儀式。

〔美文〕最是苜蓿撩春色

擇一日天氣晴明的午後,呼朋喚友,三五成群,說說笑笑走進苜蓿地,巡視一圈,選好最佳位置蹲下,竹籃或塑膠盆放在身邊,剜苜蓿的工具也不一而足,有備的拿著精緻的小鏟子,隨意的順手抄一把水果刀,什麼都沒有的,也可以發揮自身資源優勢,俗成“掐苜蓿”。

剜苜蓿貌似簡單,其實很考驗個人功夫,首先,你得“蹲”得下,“蹲”的住,還要敏銳的判斷力。年輕人不擅長久蹲,沒幾分鐘就會感到頭暈氣喘,必須直立起來。如此反覆幾次,已經失去了最初的狂熱,苜蓿和雜草便分不清了。

反觀身旁的老奶奶,覓得一塊向陽的斜坡,二話不說,盤腿往地裡一坐,竹籃就放在伸手能夠著的前方,屁股不動,控制好身體節奏,順時針扭轉,手起鏟落,前後左右,但凡冒出新芽的老根,都逃不過奶奶細心的關照,直到自認為身邊已經打理乾淨了,欠身推著竹籃,屁股往前挪一下,再重複同樣的動作。

當年輕人還在撅著屁股,認真端詳眼底的一抹綠意到底是苜蓿還是野草時,老奶奶的籃子裡已經重疊了幾層翡翠般的青綠。

〔美文〕最是苜蓿撩春色

剜苜蓿還得有足夠的耐心。試想一下,城市化的程序之快,留給莊稼的地盤所剩無幾,能留給苜蓿偷生的地方更是稀缺。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新月異的變化,原是饑饉年月聊以充飢的苜蓿,一躍成了餐桌新寵,苜蓿的粉絲群逐年壯大,勢不可擋。更何況,“剜苜蓿”這門手藝,也搭上了時代的順風車,藉著短影片、抖音平臺,登上網路熱搜,知名度直線飆升。如果你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苜粉”,單憑豔羨加入“剜苜蓿”大軍,只可能落得個興沖沖去,悻悻然回。

剜苜蓿龐大隊伍的組成,大多以老人和婦女為自主。從遠處望去,不大的一塊灘塗,穿紅的,著綠的,戴帽子的,包頭巾的,用地道天水話說:“麻壓壓的,剜苜蓿的人比苜蓿多”,堪稱春天一道別樣的風景。

從疾馳的車窗欣賞這聲勢浩大的場景,觸景生情,心生幾多感慨。

兒時的鄉下,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苜蓿是作為牛馬的飼草存在的,只有在初春苜蓿返青,有限的時間段,允許村人率先嚐鮮,一般是清明節一過,立刻執行“封挖令”,保護牧草。所以,滋養過一代又一代莊稼人的苜蓿,也只能是“野菜”。這一點都不影響人們對它的期望和熱愛,苜蓿也是我們度過冰封的漫長冬天之後,能觸控到的第一道新鮮蔬菜。

〔美文〕最是苜蓿撩春色

那時候,剜苜蓿主要是孩子們的任務。放學回家,肩上的書包隨手一丟,一頭鑽進廚房看一看,能不能覓到一點吃的,墊巴一下空落落的肚子。有收穫當然是欣喜的,什麼找不到也要提上籃子,趁著太陽還沒有落山,飛一般旋進村口的苜蓿地。麻利的女孩天黑之前,還能剜一盆落滿夕陽餘暉的苜蓿芽。

回家路上,遇著收工的大人,他們總是會毫不掩飾的誇讚誰家的孩子勤快、有出息,剜的苜蓿多;誰家的孩子雖然讀書不錯,就是沒本事,剜的苜蓿還沒有人家一半多。他們哪兒知道,那個沒本事的孩子,用一生懷念著那個剜苜蓿的黃昏。

剜回家的苜蓿由奶奶仔細挑揀,剔除乾柴棍棍、羊糞蛋蛋。母親取出冬藏在老窖裡的洋芋,去皮切成塊,放油鍋裡翻轉炒一會,洗乾淨的苜蓿平鋪在洋芋上,表面均勻撒上面粉,沿著鍋邊漩入少量的水,用鍋蓋扣嚴實,文火慢燒至鍋裡水分蒸乾,再捂幾分鐘,揭開鍋蓋,一股青菜的芬芳和著洋芋敦厚的醇香撲面而來,口舌生津。

蒸熟的苜蓿刨在鍋邊,沙糯的洋芋塊揉成糊狀,再將苜蓿、洋芋泥與熾熱的麵粉充分和勻,一鍋熱氣騰騰的“苜蓿囷囷”出鍋了,再配上紅辣椒、蔥花、蒜泥,那一個“香”字得了。

〔美文〕最是苜蓿撩春色

後來,長大,去鄉離家,日子在忙碌紛雜中一點點消耗,有許多年沒機會剜苜蓿了。不知不覺,剜苜蓿也不再是孩子們的任務,成了大人們改變生活口味的樂趣。只是每到這個季節,經歷過相同年代的人,總會情不自禁跌進蕩氣迴腸的苜蓿記憶中。

母親尚康健的時候,每到春天,總會想方設法給我捎一包苜蓿。在她認為,這也許是我城市生活中唯一得不到,卻長久思念的味道,也是她唯一能表達對我惦念的方式。

於我而言,與其說對“剜苜蓿”這個儀式念念不忘,倒不如說是對根植在生命骨骼裡,一段生存記憶的反芻和回望。

歲月更迭,春去春又回,有多少懷念湮沒在時間的流裡,挽不住痕跡,好在,我們還延續著相同的欣喜,苜蓿發芽了,春天暖了。

作者:張維平(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