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人敬仰到跌落神壇,“公知”光環逐漸消失,其中經歷了什麼?

所謂“公知”也就是“公共知識分子”,他們關心社會熱點,喜歡針對不同領域發生的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曾幾何時,“公知”這個詞是一種受人敬仰的身份;如今,越來越多的公知浮現在這個社會,他們熱度不減,依舊活躍在各種社交平臺,但他們的名聲卻越來越臭了。到現在人們再聽到“公知”這個詞,就已經把它當成貶義詞了。

從萬眾敬仰到大眾唾棄,這些表面上光鮮亮麗的“公知”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萬人敬仰到跌落神壇,“公知”光環逐漸消失,其中經歷了什麼?

“公知”的現世

公共知識分子,就是經常就公眾議題發聲的知識分子。自從國內出現公共媒體以來,公知這類群體就逐漸消世了。

民國時期那一大批具備先進思想的知識分子,就是我國最早的公知。改革開放以來,十年動盪使得一批知識分子重新聚集起來,為公共知識分子的形成奠定基礎。

2005年,《南方人物週刊》開始使用“公知”這一個名詞,帶起了一陣“公知”熱。《南方人物週刊》在第七期的版面上特別策劃了“影響中國公共知識分子50人”的概念,自此以後,“政右經左工作室”每年都推選當年度富有較大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從萬人敬仰到跌落神壇,“公知”光環逐漸消失,其中經歷了什麼?

在媒體和學術界的努力下,知識分子們終於爭取到了市場發展的一絲話語權。他們歡呼雀躍,但上層建築卻日益不滿。

《光明日報》甚至還發了一文《警惕“公共知識分子”思潮》,讓人們自覺抵制公共知識分子的言論。這種激烈的言論之爭,在那個時候碰撞出了絕美的火花。

當時,評選公共知識分子有幾個共同的標準:具備一定學術背景和專業素質的知識者;對社會積極進言並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者;具備批判精神和道義擔任的理想者。

從萬人敬仰到跌落神壇,“公知”光環逐漸消失,其中經歷了什麼?

很多年前,美國哲學家雅各比曾經在《最後的知識分子》一書中最先提出了“公共知識分子”的概念,在他看來,真正的知識分子應該有專業素養、有社會責任感、有世界視野、有改造社會的行動,以及有擔當社會引路人的勇氣。這樣具備高度概括性的“五有”青年,才配得上公共知識分子的名號。

最初,在公共知識分子剛剛現世的時候,他們被人類賦予了較高的期待。可誰曾想,公共知識分子在中國竟然發生瞭如此反轉的演變過程。

因為如今公知群體的一些亂象,人們已經完全喪失了對公知的好感。如今,敢於公開承認自己是公共知識分子的人已經不多了。

從萬人敬仰到跌落神壇,“公知”光環逐漸消失,其中經歷了什麼?

新時代的衝擊,“公知”光環褪去

新時代公知光環的逐漸消失,與網際網路傳播媒介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微博、抖音等各種自媒體的發展,讓人們在大眾面前發聲已經成為了一件異常簡單的事情。

為了增強平臺的影響力,這些短影片平臺邀請許多名人大腕註冊賬號,並在平臺上發表一些看法和動態。普通的使用者也可以透過自己的賬號與這些名人大腕線上實時互動,這讓人們猛然發覺,原來人與人的距離可以這麼近。

網際網路時代,各種資訊紛至沓來,讓人們眼花繚亂。商業化氣息撲面而來,人心也變得越發浮躁。

從萬人敬仰到跌落神壇,“公知”光環逐漸消失,其中經歷了什麼?

曾幾何時,公知們的發聲是經過多年的學術研究和分析後凝練出的思想。可如今,公知們口中所謂的觀點和態度,大多並非是他們深思熟慮後的結果,也不是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為了博人眼球,社會上出現了一批“假公知”。

根據方舟子十多年來的“打假”行動,社會公眾見證了一批又一批醜惡的假公知嘴臉。清華大學常智傑副教授偽造履歷、原清華大學教授劉輝學術造假、唐駿的學歷造假、韓寒作品被質疑造假、所謂的“國學天才”孫見坤作品抄襲等等。

在方舟子“打假”的同時,方舟子妻子的碩士論文也被爆出了抄襲的醜聞。一系列真假難辨的事件一次又一次衝擊著人們的頭腦,讓人們逐漸喪失了對公共知識分子的信任。

從萬人敬仰到跌落神壇,“公知”光環逐漸消失,其中經歷了什麼?

新時代的衝擊,讓公共知識分子與普通群眾的距離逐漸拉近。但同時,“公知”身上的缺點和醜聞也讓他們的光環漸漸褪去。

社會呼喚有良心的公知

如今,真正講道義的公知已經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為了謀取商業利益而譁眾取寵給的“假公知”,他們打著公共知識分子的旗號子網路上招搖撞騙,還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批判社會的各種現象,以一些偽科學為某些人的利益發聲。

有時候因為學藝不精和隨意發表粗略淺顯的言論而被業內人士戳穿,他們也不覺得尷尬和羞恥。在假公知眼裡,熱度就是第一,流量變現就是王者。這些假公知的出現,讓那些真正有學術立場的人也跟著被汙名化。

在中國,我們需要有思想、有道德、有行動的公共知識分子。

從萬人敬仰到跌落神壇,“公知”光環逐漸消失,其中經歷了什麼?

2010年,熊培雲撰寫的《重新發現社會》一書出版後,讓人們見識到了公共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和學術使命感。

2011年,於建嶸開通的專用微博賬號“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引起了網際網路“打拐”的熱潮。2012年,韋森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民眾對於《預演算法修正案(草案)》修訂過程的關注與批評。

其實,像這樣有責任、講擔當的公共知識分子還有很多,他們是推動社會迅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國社會的脊樑。

如果全社會遍佈商業化的假公知,那麼中國社會的良性運轉一定會出問題。新時代,社會呼喚有良心的公知崛起。

從萬人敬仰到跌落神壇,“公知”光環逐漸消失,其中經歷了什麼?

小結:

公知們的形象已經日漸惡化,那說明我們就不需要公知了嗎?其實不然。過於商業化的氣息讓本該清淨的文藝領域也沾染上了世俗之氣,人們永遠需要公知,但不需要那些一心只為流量變現的虛假公知。我們呼喚最初的公知迴歸到社會中來,因為他們對於時事的思考,讓這個社會有了長遠進步的動力。

真正受人尊敬的公知,永遠是真正用心思考並時刻謹記職業道德的公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