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河姆渡文化還早3000年!浙江上山遺址申報世遺工作啟動

本文轉自:文匯報

近日,浙江省上山文化遺址保護和申遺工作專班第一次工作例會在金華市浦江縣召開,標誌著萬年上山申遺工作正式啟動。

此次代表上山文化遺址聯合申遺的,分別為浦江縣上山遺址、嵊州市小黃山遺址、義烏市橋頭遺址、永康市湖西遺址、龍游縣荷花山遺址、仙居縣下湯遺址。會上,6個縣市共同簽訂聯合申遺合作協議。

比河姆渡文化還早3000年!浙江上山遺址申報世遺工作啟動

比河姆渡文化還早3000年

上山文化改寫浙江文明史

22年前,一粒萬年前的米粒,在金華浦江縣上山被發現。從此,距今11000年至8500年的上山文化逐漸走進大眾視野。

經發掘證實,一萬年前當地人就會種水稻,會用石磨棒和石磨盤磨稻穀脫殼。它將河姆渡等史前文明上溯了3000年,將浙江文明史推進到10000年前。

2005年,嵊州小黃山遺址發現了相同型別的文化遺存,進一步證明上山下層文化型別不是孤立的。

2006年11月,上山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被正式命名為“上山文化”。

2020年11月,中外專家認為,上山遺址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遺存,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

2021年10月,上山遺址被列入我國的“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截至目前,在浙江省金華、衢州、紹興、台州等4個市11個縣市區先後發現“上山文化”遺址21處,成為迄今中國境內乃至東亞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分佈最為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群。

嵊州市小黃山遺址

“中華最早古村落”

嵊州市小黃山遺址,是上山文化中位於紹興市域的唯一一處遺址,地處甘霖鎮上杜山,面積10萬多平方米。

2005年3月22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小黃山遺址搶救性考古發掘正式開始。歷時近2年,發掘面積3200多平方米,發現壕溝、房基、灰坑、墓葬等一大批遺蹟,出土陶器、石器2000多件。

比河姆渡文化還早3000年!浙江上山遺址申報世遺工作啟動

▲嵊州小黃山遺址出土的文物

小黃山遺址的考古發掘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北京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張忠培說,小黃山遺址不僅是紹興,甚至是浙江、長江下游地區迄今為止考古的最重大發現。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教授陳淳也指出,小黃山遺址反映了紹興新石器時代一種富裕的採集經濟的特點,這對古越之都的社會形態研究有極大的幫助。

2005年,小黃山遺址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此後,“中華最早古村落”“跨湖橋文化和上山文化的紐帶”“中國最早立柱建築遺蹟”……一個個研究結論,豐富了小黃山遺址的價值,也喚醒了這片沉寂的土地。

同下一盤棋

萬年上山聯合申遺

《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中共浙江省委關於加快新時代文化浙江工程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上山文化申遺”。上山文化遺址保護和申遺涉及多個縣(市、區),需要申遺城市共唱一首歌,同下一盤棋。

比河姆渡文化還早3000年!浙江上山遺址申報世遺工作啟動

此前,嵊州小黃山遺址與浦江等19處上山文化遺址共同發起成立了“上山文化遺址聯盟”,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如今,“上山申遺”已經吹響集結號,齊心協力,奮勇前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