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兄妹一鋤頭挖出“寶藏”,發現2噸銀元,全交給國家獲一等功

青海兄妹一鋤頭挖出“寶藏”,發現2噸銀元,全交給國家獲一等功

信仰與金錢,這兩者孰輕孰重?很多人都自付能夠做到拾金不昧,但當你遇到巨大的財富時,是否能夠堅持本心,始終讓信仰凌駕於貪念之上?青海的一對兄妹就能夠做到,他們在工地工作時,意外發現了2噸重的銀元,但是他們沒有選擇貪墨,而是全部上交國家,最後不僅獲得一等功,還得到了錦旗和價值不菲的現金獎勵。

銀元,俗稱“大洋”、“袁大頭”,從乾隆時期開始,我國就有發售銀元的先例,但是真正為人們所熟知的銀元,還是袁世凱發行的北洋銀元。為了取代清朝的銀子,袁世凱頒佈了《國幣條例》,決定了銀本位制度,以純銀六錢四分八釐為單位,制定一圓的銀元。

因為袁大頭含銀量高,因此在民國時期一度成為了主要流通貨幣,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也能看到它的身影。說它是民國時期最值錢的貨幣一點都不為過,直到現在銀元的價值也只高不低。而在上世紀80年代,有這樣一對錶兄妹撿到了2噸重的銀元,換算成當時的人民幣,大概在30萬-40萬左右,面對這樣一筆巨大的財富,這對兄妹作何選擇?

青海兄妹一鋤頭挖出“寶藏”,發現2噸銀元,全交給國家獲一等功

80年代初,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GDP實現高速增長。但是在世界範圍而言,依舊不算什麼,此時的中國人民,心心念唸的就是實現祖國富強的願望。為了完成各地的建設,許多人都來到偏遠的山區和邊疆工作,他們不僅是勤勞的建設者,更是中國富強的英雄。

陶金蘭就是其中的一員,1982年她和自己的表哥來到青海。因為降雨溫差和日照原因,青海省的百姓吃水成為難題。為了實現青海自來水自由,全省進行了大規模的自來水建設工程,18歲的陶金蘭自告奮勇他,自願承包了鋪設水管的工作。

青海兄妹一鋤頭挖出“寶藏”,發現2噸銀元,全交給國家獲一等功

要知道鋪設水管不僅要挖土埋管,在一些困難路段,更是艱苦異常。但是陶金蘭卻不怕辛苦,女兵出身的她,有著中國軍人的骨氣,越是艱難困苦的任務,越要迎難而上。為此她叫來了自己參軍的表哥,兩人聯絡施工隊,一邊清理石頭一邊挖土,帶著一群人浩浩蕩蕩地開始了工作。

陶金蘭不僅有迎難之上的勇氣,還有帶頭作用,經常在工人們下班休息之後,她還會繼續工作。這一天晚上,當工人都忙完了休息時,陶金蘭卻挖出了一些非比尋常的東西。之間地下是一大堆散落的錢幣,不過和國家發行的硬幣不同,這些錢幣更大,更亮。

青海兄妹一鋤頭挖出“寶藏”,發現2噸銀元,全交給國家獲一等功

在夕陽的照射下,閃爍著紅光。陶金蘭趕快找到自己的表哥,見多識廣的表哥撿起一枚仔細端詳。發現硬幣正面用繁體寫著“壹圓”字樣,反面是一個留著鬍子的大光頭,上面還有“中華民國三年”的刻字。

表哥立馬察覺,這或許就是傳說中的“大洋”他讓陶金蘭先不要聲張,一面被別人差距,私自挖走。隨後他準備聯絡當地政府,將這些大洋都交由國家保管。很快接到資訊的文物局和政府人員就趕到,並且展開了發掘。

青海兄妹一鋤頭挖出“寶藏”,發現2噸銀元,全交給國家獲一等功

不挖不知道,一挖才發現這下面竟然藏著足足2噸重的銀元,一共有7萬多枚。據專家估算,大約市值30多萬到40萬人民幣。80年代的30萬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而這還沒有計算銀元的歷史價值。

很快這件事就得到了國家的重視,而發現銀元的這對錶兄妹也被記了一等功,同時獎勵500元現金和一面錦旗。現金和錦旗不算什麼,重要的是一等功。

青海兄妹一鋤頭挖出“寶藏”,發現2噸銀元,全交給國家獲一等功

當過兵的都知道想要獲得一等功是多麼困難,而陶金蘭在後面的生活中,依舊秉持著良好的品德,不僅被評為青海先進個人,還無償資助了許多困難的學生。面對金錢和信仰,陶金蘭兄妹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後者,即使這些金錢足以改變他們一家的命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