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就藏在缺陷裡

審美,就藏在缺陷裡

中式

君語

+

我們說完美,說完人,其實殘缺也是一種美學。

審美,就藏在缺陷裡

蘇軾《水調歌頭》有詞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陰晴圓缺,本為世相,但卻讓人心生離合之想,這是中國人最樸素的精神審美。

審美,就藏在缺陷裡

審美,就藏在缺陷裡

審美的境界是相通的,當它寄寓於文人的清玩之物時,便生出一個卷帙浩繁的世界。世人普遍的心念,便是追求圓滿,殊不知,殘缺,亦是一種高階的審美。

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說:“鑑賞判斷完全不依賴於完善性概念。”按照康德的評判標準,殘缺即使無用和不完善,也可以成為美的物件。所以西方著名的雕塑斷臂維納斯成為不朽之作。

審美,就藏在缺陷裡

中西方是相通的,中國《紅樓夢》的殘缺鑄就了它的另一種審美高度,中國19世紀的時候,流行一種“八破畫”,即是以工筆畫的手法,用接近寫實的方式,手繪殘缺之碑拓、焦黃之書卷、破損之金石……它表現了當時的文人對“殘缺美”的崇尚與革新。

審美,就藏在缺陷裡

書房清玩,多為傳世之物,前人心手如一,日夜盤桓,實為案頭珍寶

無論是硯臺,佛像,還是珍瓷,這些器物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破損。造成這些殘缺的因素,不一而足。

有的是自然原因,歷經自然的洗禮,它們見證時間;有的是歷史原因,歷經動盪的年歲,它們記錄真實;有的是工藝原因,歷經造物的粗拙。而今世人所見之物,則為多種因素造成,它如同一件再造的藝術品,一半經匠人完成,一半由時間而作。這是歷史時空千百機緣,在此刻與欣賞者的邂逅。

它們的“殘缺”絲毫沒有影響其藝術魅力,反而得到文士的青睞。

審美,就藏在缺陷裡

審美,就藏在缺陷裡

南朝謝赫《畫論》中將“氣韻生動”列為六法之首,一件器物,不管是殘缺還是完整,只要氣息對,氣韻尚在,那就是一件好的藝術品,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器物的外形、色彩、肌理、材質等方面進行欣賞,當這些都符合個人審美時,人與器物之間便產生了共鳴,方可觀見器物之韻致。

審美,就藏在缺陷裡

大成若缺

世有造物,經年歲而有損。

線條之上,見婉轉流暢,意在。

造型之下,見古雅無爭,韻存

置於案頭,如與先賢清談。

器雖有缺憾,亦不失完滿。

或成或缺,只在心念。

審美,就藏在缺陷裡

大盈若衝

充盈之物,要留一點空隙。

話到七分,酒至微醺,乃見慵穆

筆墨遺漬,落拓蕭疏,乃見法度

軒室因器而雅,清麗物窮

古樸殘破,含蓄蘊藉

或盈或衝,不逾規矩

審美,就藏在缺陷裡

審美,就藏在缺陷裡

墨子有謂:“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生活中我們不斷追求完美,甚至追求白璧無瑕,但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完滿總是與缺憾並存,以審美的眼光,參省世間盈缺,你會發現,窗前月,不管圓缺,恰似璧玉無暇。

審美,就藏在缺陷裡

說明|『中式精緻生活』致力於中式生活美學傳承,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謝原作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