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新不舊美譽而聞名於世,省級文物,廣東省肇慶市三元塔

三元塔又名“只新不舊”塔、“常青塔”、“永恆塔”,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城東321國道邊的白沙山,建於明朝萬曆二十七年,“三元”即狀元、會元、解元,源於人們盼人才,祈求狀元、榜眼、探花“三元及第”的良好願望,登塔寓意狀元高中、步步高昇之意,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德慶三元塔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只新不舊美譽而聞名於世,省級文物,廣東省肇慶市三元塔

塔平面八角、高53米。為外九層內分十七層的閣式磚室塔, 腔壁厚3米,壁庵幾何圖形均稱美觀。穿壁繞平座結構。基礎用紅砂岩和花崗岩建造。簷梁、角柱、門幫顏色紅白相間。須彌座各面刻有浮雕圖案,轉角處均雕飾神態各異的託塔力士。塔表批蕩用料和工藝十分講究,傳說批蕩塔身的時候,工匠按照“許新不許舊”的嚴格要求,選用的不是一般的土朱灰漿,而是名貴的銀硃灰漿,因此,雖經歷了400年的風雨雷電襲擊,但至今仍鮮豔如昔,有“只新不舊”之美譽。

只新不舊美譽而聞名於世,省級文物,廣東省肇慶市三元塔

三元塔“只新不舊”的來由——當年沈有嚴倡儀在白沙山建三元塔時,大家都認為是一件好事,於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但是有一個財主,他信奉佛教,喜歡清靜,一天村民們到他家,催他出錢的時候,他正在打坐,唸經。這位財主為了儘快打發走這些村民,以便自己清靜下來唸經,於是就說“三元塔要建到‘只須新,不許舊’的話,那麼他就出全部的批蕩費用。”後來三元塔建成以後,工匠一改過去用土朱灰漿來批蕩,全部採用名貴的銀硃灰漿來批蕩。

只新不舊美譽而聞名於世,省級文物,廣東省肇慶市三元塔

這樣一共用了九百九十九斤九兩銀硃,而銀硃本身是一種不溶於水且在空氣中比易氧化的礦物顏料,所以它能夠經得起風吹雨打,日曬雨淋而不褪色。因此三元塔自建成以來,雖然經歷了四百多年的風雨侵蝕,但時至今日,塔卻仍然鮮豔如新,光彩照人,故享有“只新不舊”的美譽。這也是三元塔被當代古建築界列為我國“古塔四絕”之一的原因。登塔遠望,盡覽西江美景,定能令您心曠神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