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年過七十不上墳”,70歲真的不能上墳嗎?這有什麼道理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發展到唐代時與寒食節合二為一,從而具備了人文和自然的雙重含義。清明節的核心是行孝道,一家老小共同前往祖先的墳地祭拜,緬懷祖先,祈求先人的庇佑,許願未來一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兒女成才。

掃墓這項活動讓家族中較小的子女認識到家族的內涵,傳承家風家訓,也讓家族中較為年長的成員懂得自己身上擔負的振興家族的使命,有利於提升對家族的認同感,更緊密的將家族成員相連。

老話:“年過七十不上墳”,70歲真的不能上墳嗎?這有什麼道理

為了尊重逝者,人們在祭祖是一般身著乾淨素雅的衣服。按照習俗,掃墓時,打掃墓地是第一個活動,然後才是祭祀。祭祀時,人們把攜帶的酒果等擺在墓碑前供祭,將紙錢焚化,以表哀思。但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要參與進來的,古人就曾經說過“年過七十不上墳”這句俗語,那究竟是為什麼呢?

老話:“年過七十不上墳”,70歲真的不能上墳嗎?這有什麼道理

這是因為在古代七十歲的老人很是稀有,由於古代生產力低下,醫療水平不發達,古人的平均壽命只有二三十歲,所以古人才稱七十歲的老人為“古來稀”。正因如此,在古代,七十歲老人的身子骨一般都孱弱,需要年輕一輩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來照顧。可能在平常就已經很少走路,都是躺在床上。且不說墓地一般都設立在郊外山野,道路難走,而且古代的交通又不太發達,去遠的地方除了乘轎就是走路,老人的精力可能也撐不到走到墓地。

老話:“年過七十不上墳”,70歲真的不能上墳嗎?這有什麼道理

再說上墳本就是一件沉重的事情,看著

逝去親人

的墓碑,鋪天蓋地的哀思與思念會讓一個人神經衰弱乃至崩潰,健壯的成年人在墳前哭暈的事情都屢見不鮮。七十歲的老人家本就精力不足,更難以承受這麼大的情緒波動,這萬一出個好歹誰來負責。

更不要說在古代那個封建的時代,人們認為人的體內都是有陽氣的,但年紀大的人陽氣會慢慢流失。墓地作為陰氣很重的地方,容易傷害到老人的身體健康,加速老人的衰亡。

老話:“年過七十不上墳”,70歲真的不能上墳嗎?這有什麼道理

透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這些理由在現代看來都是沒有道理的,甚至匪夷所思的。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七十歲老人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多。到2018年,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已經提高到七十七歲了。現在的老年人有些甚至比年輕人身子骨都硬朗,精力更不用說,完全可以支撐得到去掃墓。而且現在的交通條件也越來越好了,大部分地方都可以開車前往,腿腳有問題的老年人也可乘坐私家車前往。關於陽氣陰氣的問題只能各花入各眼,可能有的地方比較相信,有的地方不那麼相信。但最好都還是要尊崇科學,拒絕神鬼玄學。

無論怎麼說,老祖宗提出這句話也是由孝道出發的,為了保障老人的身心健康,符合了清明節“孝”這一主題。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越來越不適用了。

老話:“年過七十不上墳”,70歲真的不能上墳嗎?這有什麼道理

反觀現在,更多的是年輕人不愛去拜祖,覺得無聊沒有意義,兒孫輩與祖父輩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家族文化在慢慢消失。我們更應該重視的是如何將清明文化繼續傳承下去,弘揚孝道。年輕人可以在清明的時候與老人一起去掃墓,讓年輕人重新認識家族的含義。除了祭拜先祖,家族也可以一起去烈士陵園祭拜。在嚴肅莊重的墓園裡,感受先輩和烈士們的付出與犧牲,可以更好的體會到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培養感恩的心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