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推薦】何豔傑:戰國早期行唐故郡墓葬研究白狄部族的墓葬

戰國行唐故郡墓葬研究

何豔傑

(河北師範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摘 要:戰國時期今石家莊地區存在眾多的北方部族。鮮虞族是其中之一,並且是見於文獻的最強大的部族,建立了中山國。但是,其他史籍缺載的北方部族情況則不為世人所知。戰國早期行唐故郡墓群的發掘,為我們展現了另一個消失的白狄部族的墓葬情況,眾多的殉牲、積石墓、實用組合銅器隨葬、附葬車馬坑、東向的墓向等一系列葬俗,既顯示了濃郁的北方喪葬風俗,也體現了中原華夏葬禮的影響,實證了戰國時期華夏與戎狄、北方與南方之間文化因素的相互影響和融合,是戰國時期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歷史見證。

關鍵詞:故郡墓;白狄;葬俗

2015-201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聯合發掘行唐故郡遺址,該遺址定性為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晚期具有北方族群特徵的貴族墓地與居址。行唐故郡遺址發掘了大量戰國早期的北方民族風格的墓葬。這為揭示戰國時期石家莊地區複雜的民族情況提供了新資料,為深入瞭解戰國早期中山之地的部族分佈情況,勾畫當時的基本生產生活概況和社會組織結構提供了契機。本文試圖全面梳理戰國早期故郡墓葬的基本情況,分析其中蘊含的葬俗特徵,進而探究各種葬俗的來源及影響,推定墓群族屬應為白狄,以期有益於中山文化的拓展研究。

一、故郡墓群葬俗特徵

行唐故郡遺址位於河北省行唐縣南橋鎮故郡村北,南距行唐縣城10公里,地處太行山東麓唐河與滹沱河之間的山前地帶,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目前清理東周時期墓葬37座、車馬坑及殉獸坑7座(組)、水井50眼、灰坑520餘座、窯2座、灰溝2條,出土青銅、金、玉、水晶、瑪瑙、陶、骨角、蚌器等各類遺物千餘件(組)。具體分析墓葬情況如下。

(一)墓向和墓序

37座墓葬中的墓向多為東向。28座積石墓多為東向,9座土坑豎穴墓兼有東向(3座)和南北向(6座)兩種。墓地排序規律:先輩葬於北,後輩葬於南而偏西,大致形成從東北向西南的墓葬排列順序,同輩3-5座墓集中一起,以一座墓為中心,形成一組家族墓群。

(二)墓壙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多有積石

故郡墓群均是長方形土坑豎穴墓,沒有墓道。積石墓佔比重很大,已經發掘的37座墓葬中,有28座是積石墓,9座是豎穴土坑墓。積石的功能原本是狄族以石為槨的喪葬習俗的傳承,但故郡墓群積石的功用已經開始分化,出現象徵性積石墓(M71)和防盜性積石墓(M53以積石封閉壁龕內的青銅禮器)的區別。

【學術推薦】何豔傑:戰國早期行唐故郡墓葬研究白狄部族的墓葬

行唐故郡遺址考古工作者正在工作

(三)葬式多為仰身直肢葬

故郡墓群的葬式比較單一,包括殉人在內,除一座墓(M71)為側身直肢外,均為仰身直肢葬。

(四)附葬車馬坑均位於墓葬東側,車馬坑東側

又多附設單獨的殉牲坑

故郡墓群中墓葬、車馬坑、殉牲坑從西向東一字排開又各自獨立的現象引人注意。每組家庭墓有3-5座,以一座墓為中心,附葬1-2座車馬坑,車馬坑距離墓室較近,且位於墓室東方,但並不相通。如以故郡 M53為中心,四座積石墓 M46、M47、M71、M79及車馬坑CMK3形成一組家庭墓組,M53東側相距3米有長24米的車馬坑,車馬坑的東側又附設單獨的殉牲坑。

故郡 M5、M58、M53、M40、M33、M34、M28 等 7座積石墓東側都附葬車馬坑。除M5附設的車馬坑(CMK1)外,其他6座車馬坑都附設單獨的殉牲坑。車馬坑平面均呈東西向的長方形,寬度不一,如CMK2寬一般在4米左右;CMK1的寬一般在2。42-2。62米左右。據《河北行唐縣故郡東周遺址》(以下簡稱《遺址》)提供的兩座車馬坑(CMK1、CMK2)的資料,是車馬同坑,即按照生活中的使用方式,車馬一同下葬,並擺列成駕車的樣子。《河北行唐故郡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穫》(以下簡稱《收穫》)一文介紹了故郡4-7號車馬坑的車馬分埋的現象。這說明故郡墓也存在車馬分葬和車馬同葬兩種不同的車馬埋葬方式。

(五)葬具

墓主多有棺槨,有一棺一槨、單棺、無棺之分。少數墓內或車馬坑內有殉人。M53內殉人為年青女性,應為墓主的侍妾,均有棺,墓主之棺槨位於正中偏東,殉人棺位於主棺周邊。車馬坑(CMK2)內殉人無棺,為中年男性,應為照管車馬的奴僕。

(六)殉人和殉牲

少數墓室內有殉人,如M53有4個殉人。殉人的擺放位置是圍繞主棺放置。殉人的埋葬方式相同,仰身直肢,有棺,並有少量隨葬品。

有的車馬坑中有殉人和殉狗。殉狗出土的位置在車馬坑中。如《遺址》載故郡墓一號車馬坑中車輿左後方有殉犬。故郡墓M53附設車馬坑(CMK3)的壁龕中還有殉人兩個。車馬坑(CMK2)內殉人無棺,為中年男性,應為照管車馬的奴僕。

7座車馬坑中有6座東側附設單獨的殉牲坑。最典型的殉牲坑如M25,位於車馬坑東側,坑口近方形,東西長2。85、南北寬3。35米,坑底略高於車馬坑底部,距地表深約2。8米。坑內分三層埋放牛、羊、馬的頭蹄,每個頭左右兩旁放置一對蹄,以此代表一具動物個體。第一層有2牛17羊;第二層有1馬6羊;第三層目前初步可確定至少有290個以上的羊頭,牛頭至少34個,馬頭27個。

【學術推薦】何豔傑:戰國早期行唐故郡墓葬研究白狄部族的墓葬

行唐故郡遺址

(七)墓中多有積石

墓室四周堆積積石,並以卵石覆蓋墓頂。積石都是以鵝卵石堆積而成。故郡墓群中積石墓眾多,形制分棺槨四周砌石、頂部及四周砌石、底部及四周砌石及象徵性放置少量積石四類。更為特殊的是,故郡M53的積石不僅在槨室之外,且主棺和殉人棺之間也填滿積石,形似以卵石砌成了5個槨室。

(八)隨葬品

墓葬棺內隨葬品中包含裝飾品(帶鉤等)、武器(劍、戈、鏃等)、工具(環首刀等)等種類。如故郡M53棺槨之內隨葬日常所用的玉環、珮、瑪瑙頭飾、金盤絲耳環、青銅劍、鏃、戈、鐓、帶鉤、環首刀、貼金泡飾、磨石等器物40餘件。

隨葬禮器的組合方式和擺放位置。故郡墓隨葬品種類多樣,放置位置有棺內、棺外、二層臺、壁龕和腰坑等處。故郡M53墓壁東南角積石上方設壁龕,卵石封口,龕內隨葬鼎、敦、壺、盤、匜等青銅禮器組合。故郡M2腰坑內的器物組合則為鼎、豆、壺、甗、舟。這種情況比較罕見。M18的墓壙東側壁龕內放置羊頭4個及羊蹄8個。M27的墓壁東北角壁龕內放置羊頭、羊蹄。因此禮器或殉牲的放置位置應在頭部之東。可見,墓中隨葬禮器基本上都是以鼎、豆(敦)、壺為主的器物組合。墓葬多在棺外頭部(即東部)放置禮器和殉牲,是眾多墓葬共同遵守的一項禮制。

墓葬出土了典型的北方式青銅器。行唐故郡墓群中出土了鳥蓋瓠壺(M2:41)、銅鍑(ZJ:4)等北方式青銅器。墓中出土銅鍑是僅7釐米高、製造粗糙的明器,反映了戰國中期北方狄族葬俗的衰落。出土銅器裝飾紋樣喜愛用鳥、獸等動物紋,反映了北方式器物裝飾風格。故郡墓還出土了北方式裝飾品金盤絲耳環、玉石串飾、虎形牌飾、金泡飾等。

二、故郡墓葬因素及來源分析

(一)以北方民族葬俗為主

最明顯的特徵有四個:首先,殉牲。故郡墓有大量殉牲,以馬、牛、羊的頭蹄為殉牲,這是最為典型的北方遊牧民族葬俗。這種葬俗與冀北的玉皇廟文化極其相似,常見於眾多的北方墓群中,是北方民族最有特點的喪葬習俗。其次,石槨。以石為槨的現象多見。積石墓是其中較為突出的特點,以石為槨之俗不見於中原華夏禮制中,與石板墓等其他形制的石構墓葬不同,是白狄族群的特色葬俗,是與其他北方民族墓葬相區別的重要標誌。其三,隨葬禮器具體放置地不同,中原禮俗隨葬品的放置地多為棺外槨內,而故郡墓隨葬品多放在壁龕內。其四,以實用器隨葬的習俗。M53雖隨葬以鼎豆壺為基本組合的禮器,卻是實用器,且數量較少。這與中原以禮器隨葬的方式不同。其五,出土了北方式裝飾品如螺旋形金耳環、金飾牌和以綠松石、瑪瑙、玉等質料製作的串珠等。銅器裝飾盛行動物紋和搏鬥紋也體現了北方裝飾特色。這五大特點不僅體現了墓主身份等級的差別,更是因族屬不同而造成的不同葬俗的反映。殉牲、石槨、壁龕放置隨葬品、以實用銅器為禮器隨葬、北方式裝飾品這五點應該主要是狄族葬俗的特徵。

(二)受到中原喪葬禮制的強烈影響

墓葬多在棺外頭部(即東部)放置禮器和殉牲。這顯示出將禮器放置於棺外頭部之東是眾多墓葬共同遵守的一項禮制。雖然墓主身份地位有差異,隨葬禮器數量也多寡懸殊,但禮器放置位置相同,這反映出無論墓主地位高低,墓葬中都要遵循這一特定的葬制。隨葬銅禮器置於棺槨之間,且多數置於墓主人頭頂周圍的棺槨之間,這一葬制早在西周晚期的中原地區已經流行。因此,此種葬俗應該是中原周文化對狄族的影響。此外,以鼎、豆、壺的銅器組合為隨葬品,車馬坑中以全車、全馬隨葬,木質多層棺槨等葬禮,早已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原地區形成禮制,故郡墓群中M53、M2中隨葬禮器基本上都是以鼎、豆(敦)、壺為主的器物組合,全車馬隨葬、木質棺槨等現象,也應該是中原周禮對狄族葬俗的潛移默化。其中以實用銅器為禮器隨葬的現象,既是狄族以實用銅器隨葬風俗的反映,也是狄族效法中原以禮器隨葬的葬制變形。

(三)與山西趙氏葬俗有一些相似性,反映了趙文化與狄文化的相互影響和融合

透過故郡墓與太原晉卿墓的對比,以車輈連線車坑和馬坑;隨葬品主要擺放在頭部之東,並以東南角為上;積石(包括石槨和積石);隨葬北方式青銅器;車馬坑中殉狗等習俗方面具有相似性,應是狄族文化對趙文化的影響。

(四)與玉皇廟文化也存在一些相似之處,昭示相同的北方民族狄族來源

故郡墓發現的大量以馬、牛、羊的頭蹄為殉牲的特色,大量金盤絲、虎形金牌飾、玉石串飾等北方裝飾器物,積石墓、大型墓葬隨葬銅鍑等特徵,與冀北的玉皇廟文化非常相似。兩種文化可能均來自東遷白狄文化。

(五)墓中腰坑藏器的防盜措施也見於南方滇川等地區,反映了戰國時期南北文化的交流

故郡墓群戰國早期墓M2出現了奇特的腰坑藏器的現象。墓中設腰坑的風俗來源於東方,盛行於商代,延續至周代,到戰國早期及之後黃河流域已經非常少見。一般商周時期的北方地區腰坑中均為殉牲(以狗為主),或有殉人(有時殉人手中有武器),或為簡單的陶、玉器等,或為空坑,基本不見在腰坑中藏成套青銅禮器的現象。故郡墓M2出現的長方形腰坑裡貯藏鼎、豆、壺、甗、舟成套青銅禮器的現象實屬罕見。故郡墓M2定為戰國早期。《史記·貨殖列傳》載中山之地盜墓成風,中山之人“起則相隨椎剽,休則掘冢作巧奸冶”[1]卷一二九。因此,中山之地的貴族在下葬之時必然想方設法防盜墓。故郡墓中體現了一系列的防盜措施,如M53等墓中出現的以積石遮掩壁龕藏器,深埋,積石槨,墓葬、車馬坑和殉牲坑分開埋葬等現象,應該都是中山之地長期以來形成的一整套防盜措施。M2中利用腰坑藏器只是防盜墓的一種措施。

腰坑藏器這種防盜措施還見於南方地區的滇、川等地墓葬中。春秋戰國時期,北方的腰坑急劇減少,南方卻盛行一般墓葬的腰坑放置各類陶質器皿,大型墓葬腰坑中放置青銅禮器的習俗。雲南、四川等地的大型墓葬中多見腰坑藏器的現象,發掘者一般認為是防盜措施。如雲南楚雄萬家壩春秋中晚期墓M1腰坑中藏有銅鼓、編鐘等重要青銅器;四川戰國中期新都木槨墓腰坑內放置青銅器有鼎、壺、罍、敦、豆、盤、鑑、甑、匜、釜、鍪、編鐘、劍等多達 188 件。四川犍為金井鄉戰國晚期墓葬M5有長方形腰坑,出土銅質的鍪、釜、鉞、劍、削、斤等,還有殘陶器。[2]戰國楚墓中也有這種腰坑藏器的現象,如湖南湘鄉壙衝2號墓,為長方形土坑墓,有腰坑,坑內即有大陶罐。[3]腰坑藏器的現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的四川地區,三峽地區雲陽李家壩遺址商代墓葬腰坑中放置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石制生產工具,其性質可能是用於放置器物的一種設施。[4]

戰國時期北方冀中地區和南方滇、川等地共同出現了腰坑藏器的防盜現象,這充分反映了戰國時期南北文化交流的普遍性。

三、故郡墓群為白狄遺存

行唐故郡墓群應屬白狄族遺存。發掘者指出,行唐故郡墓群是具有北方族群特徵的貴族墓地,故郡遺址從時代、地望和文化內涵來看,應與這些墓葬代表的文化遺存(鮮虞和中山國文化)密切相關。這一觀點是有充分根據的。從時間、地點和文化因素多方面來看,可以進一步認為行唐故郡墓群應屬白狄族遺存。首先,此墓群的時代與中山國存續時間相合。《遺址》《收穫》兩文認為故郡墓群的時代應為春秋晚期到戰國中晚期。《左傳》等文獻所載的白狄東遷之年應不晚於《左傳》襄公十八年(前555年),白狄鮮虞部始見於文獻為《春秋》昭公十二年(前530年),鮮虞建立的中山國存續時間為約前414-前296年。可見,白狄各部東遷至太行山東麓的時間正是在春秋晚期到戰國中晚期。其次,故郡墓群所在地行唐,在春秋晚期到戰國中期屬白狄鮮虞族所建中山國管轄。行唐一地曾發現李家莊、廟上村、黃龍崗、西石邱等戰國墓,均為中山國墓葬,可證當時行唐是中山國重地。再者,行唐故郡墓群主要文化特徵包括:以大量羊牛馬的頭蹄為殉牲;普遍的積石墓與土坑豎穴墓共存;墓葬中以北向和東向墓為主,共存於同一墓地中;以實用銅器納於壁龕中隨葬;多見綠松石等玉石串成的項飾、螺旋形耳環等北方風格的裝飾品;出現了鍑、瓠壺等北方草原文化特色器物等。筆者長期從事白狄族和中山國的相關研究,經過比對,發現行唐故郡墓群特徵與已經發現確認的白狄族所建的中山國墓葬文化因素大同小異。首先,都有殉牲,但殉牲的具體方式和數量不同。其次,多以實用青銅器隨葬於壁龕中,且隨葬青銅器形制特徵相類,多為燕式、中原式和北方式器物共存。其三,墓葬中積石墓、東向墓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第四,多出北方民族飾物如玉石串成的項飾、螺旋形耳環、虎形飾牌等。第五,墓葬的排列布局都存在從東北向西南的特徵。從以上證據來看,行唐故郡墓群不僅是北方民族貴族墓群,而且可以確指是白狄族貴族墓群。

然而白狄族群規模龐大,成員眾多,至少包括鮮虞、肥、鼓、仇猶等族名號,要確指行唐故郡墓群的族屬,還需更多的資料和進一步研究。資料顯示,故郡墓群與中山之地的中山王陵和鮮虞高階貴族墓葬尚存在諸多不可忽視的差別。第一,最突出的不同點是墓向不同。故郡墓為中山之地的高階貴族墓,卻與中山王陵和高階貴族的北向墓特點不同,是東向墓,耐人尋味。第二,殉牲方式不同,故郡墓以大量的馬、牛、羊的頭蹄為殉牲的現象不見於行唐鮮虞中山國墓葬中。中山國發現的殉牲數量有限,且多是以肢體隨葬。第三,主要經濟方式不同,故郡遺址的眾多殉牲、大量水井的發現,更多地體現了畜牧業的興盛,而非農業。而中山國的經濟特徵已經是以農業為主,兼有畜牧業。第四,故郡墓中墓葬、車馬坑、殉牲坑從西向東一字排開的獨特排列方式不見於其他中山之地的墓葬中。第五,殉人的方式不同。鮮虞中山國墓葬中的殉人一般是放在二層臺上。故郡墓的殉人則陪葬在墓主人四周的棺內。第六,封土的有無不同。平山發現的眾多中山王陵都有高大的封土。而故郡墓沒有一座墓葬有封土。鑑於在墓向、殉牲、主要經濟方式、墓地規劃、殉人的擺放位置、封土等方面,行唐故郡墓群與以靈壽城中山王陵為代表的鮮虞族墓地存在相當的差異,而在其他方面又存在眾多相似之處,因此故郡墓的族屬應該屬於白狄族,但並非屬於鮮虞族。故郡墓殉牲的特點更多與玉皇廟文化相似,而不是與鮮虞中山文化或山西忻定盆地北方墓葬特徵相似。這種顯著區別可能不僅是時代先後造成的,族屬差異也是重要原因。然而其他差別究竟是墓主的身份地位、時代流行因素、族屬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和新資料的釋出。

綜上所述,故郡墓群的8項特徵顯示了其文化因素應該是以北方文化因素為主,並受到中原文化的強烈影響,與來自東方的趙氏贏姓葬俗、冀北的玉皇廟文化、南方防盜措施互動影響,揭示了東周時期北方與中原,華夏與戎狄,北方、中原與南方之間文化的相互影響和融合,是戰國時期民族大融合、文化交匯的歷史見證。鑑於故郡墓群與鮮虞中山國墓葬的特徵雖然有相當多的相似性,卻在墓向、殉牲、主要經濟方式、墓地規劃、殉人埋葬方式、封土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故郡墓群應屬於白狄遺存,但並非鮮虞,應是白狄的另一個不見於史載的部族。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2]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犍為金井鄉巴蜀土坑墓清理簡報[J]。文物,1990,(5):70-77。

[3]湖南省博物館。湖南韶山灌區湘鄉東周墓清理簡報 [J]。文物,1977,(3):38-56,83-84。

[4]楊華。論中國先秦時期腰坑墓葬俗文化的起源與發展:上[J]。三峽大學學報,2005,(6):9-17。

作者簡介:何豔傑(1971-),女,河北邯鄲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先秦史研究。

原載《石家莊學院學報》 2019年第2期 P60-63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