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戲劇浸潤中發展語言能力

教育戲劇情境式教學的融入是小學語文教學夯實“雙基”的開拓,是學生個性成長的可持續發展路徑,也是提升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創新探索。

教育戲劇對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概括講,主要有四個方面:

教育戲劇能深扎“語義”之根

小語姓“小”。小學語文教學貴在抓實“雙基”。只有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於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之中,語言表達能力才會有根、有基、有本。教學實踐中,教育戲劇能科學地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如《少年閏土》一課的教學,我們透過戲劇表演的形式設場景、做道具、擺實物、做演示,圍繞“雪地捕鳥”等環節排演,把詞語的理解作為關鍵環節凸顯出來,引導學生在“下雪天”“用短棒支”“只一拉”等一字一詞、一句一語中體會閏土聰明、機靈的特點,不但豐滿了學生對閏土的認識,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使學生體會到遣詞造句的精妙,積累了詞彙,有效地架設了從識字解詞到遷移運用、從語句認知到深化認識的橋樑。

教育戲劇能強壯“語情”之幹

教育戲劇透過模擬場景、構建畫面、設計片斷,將書本上呆板枯燥的靜態文字,變成交流運用的動態文字和動態語言,把平面文字知識變成立體生動、看得清摸得著的語言知識,引導學生在鮮活的語言環境中學會字詞成語、理解語義、體悟語情,使學生既能懂又能用,既會寫還會說,既身臨其境又感同身受,從而真正實現情感昇華。作為教師,如果能開拓思維,結合和運用戲劇元素引導學生們用心靈去觸控、去感悟,使語文教學更加形象化、生動化、立體化,讓學生走進語文,自己從中感受人物、背景、思想等,把單純的聽寫、死記硬背變為理解記憶,把書本語言和現代生活緊密結合,變為自己豐富的知識、優美文明的語言、生動有趣的表演,可以演,可以說,可以唱,形式多樣不拘一格,開啟想象的翅膀,讓思想去飛,這樣就能達到理解昇華、融會貫通、滲透轉化、遷移運用的目的。

教育戲劇能橫闊“語感”之葉

教育戲劇,將枯燥的書本文字,“演”變為生動鮮活的人物情感、思想碰撞、情感交流,“戲”化為深扎靈魂的主體參與、切身體驗、深刻感受,把對文字的認識、對語言的昇華、對思想的接納融入血脈、根植基因,從而內化為素養,外化為氣質,固化為習慣,於是,就有了舉手投足間的揮灑自如,就有了言談舉止間的引經據典、出口成章。

教育戲劇能濃厚“語文”之境

《神筆馬良》是個經典的神話故事,很適合用戲劇的方式來表現:善良機智的小馬良,白髮飄飄的神仙爺爺,還有胖胖的貪心的壞縣令,都被刻畫得活靈活現,臺下學生被誇張的表演逗得前仰後合。課下有學生說道:“如果我也有一支神筆,一定會讓國家變得更富強,世界變得更美好。”教育戲劇一改過去單一課堂“講授式”“灌輸式”“填鴨式”教學,透過“情境式”教學、“啟發式”引導、“針對式”強化、“藝術式”渲染,內容上把學、思、悟、踐,形式上把聲、光、視、電等要素融為一體,透過營造氛圍、講解點評,能達到激發共鳴、引發思考、加深理解的目的。

課程無界,成長無限。教育戲劇化為新時期教育探索為孩子們插上了夢想的翅膀,給孩子們創生了更加適合的學習形態。

(作者單位:北京史家小學)

《中國教育報》2019年09月04日第9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