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也有被比下去的時候,看看兩位力壓李白的詩人是誰?

自古以來,有“文人相輕”的說法,讀書人往往都是自負才華,多數時候對同行都是不大服氣的,但同時又有“文無第一”的說法,不管是多有才華的人,都不敢說自己是天下第一,就算是詩仙李白,也有甘拜下風的時候,那麼究竟是誰,能夠讓李白也自嘆不如呢?

詩仙李白也有被比下去的時候,看看兩位力壓李白的詩人是誰?

李白

李白曾到著名的黃鶴樓遊覽,原本李白有個非常風雅的習慣,那就是每到一處名勝古蹟,風光秀麗之地,都要留下一首(或幾首)詩作。在黃鶴樓上,看到煙波浩蕩的滾滾長江,李白不由得詩興大發,便要賦詩一首。早有黃鶴樓的主人磨好墨,鋪上紙張,他深知李白要是能留下一首詩,那就是一個完美的廣告。卻瞥到黃鶴樓牆壁上已經刻了一首詩,這便是崔顥的《七律·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詩仙李白也有被比下去的時候,看看兩位力壓李白的詩人是誰?

黃鶴樓

李白讀完此詩,讚歎不已。原本醞釀的滿腹詩情,竟消失的無影無蹤,因為他知道就算再寫一首,也肯定不能超過眼前的這首詩,旁邊的友人看李白遲遲不肯提筆,問起緣由。李白指著崔顥的詩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李白的肯定也讓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崔顥名聲大噪,而這首《七律·黃鶴樓》在《全唐詩》中被稱為“唐人七律第一”,時至今日,在古代的七律詩中,這一首的引用、點評、收錄數量仍是最高,超過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這一次李白是甘拜下風。

詩人作詩時,題材經常撞車,有時是和同時代的人,有時則是跨越時空,與不同時代的詩人寫作同一題材。本來在同一題材上,李白與不同時代的詩人對比,也是罕逢敵手。

三國時代的曹植曾作過一首《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詩仙李白也有被比下去的時候,看看兩位力壓李白的詩人是誰?

李白也有一首《白馬篇》: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鬥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 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遊遨。

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 叱吒經百戰,匈奴盡奔逃。

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 羞入原憲室,荒徑隱蓬蒿。

曹植的《白馬篇》,寫的是一位武藝高強的俠客,在國家危難之際,毅然從軍的故事,這位遊俠兒不但箭術通神,而且富有愛國精神,受到國家徵召,可以不顧父母妻兒,不顧自身安危,捐軀赴難,視死如歸。這首詩可以說是中國俠義精神的最好詮釋,也是金庸小說主旨“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來源。而李白的“白馬篇”,敘述的是一位同樣身手不凡的“五陵豪”,在軍中立下大功,卻不對權貴低頭,不為功名折腰,最終歸隱山野的故事。

詩仙李白也有被比下去的時候,看看兩位力壓李白的詩人是誰?

曹植

“詩言志”,這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的志向。曹植作為魏武帝曹操的兒子,在戰亂中的見聞,常年的軍旅生涯,以及受到曹操“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雄心壯志的薰陶,讓曹植一直懷有結束亂世、報效國家、建功立業的抱負,這些都在詩中深刻體現。而李白基本沒有在軍隊效力過(除了晚年投奔永王李璘成了叛黨險些喪命的那次),對軍旅生活以想象為主,缺乏具體描寫,而詩的主旨“藐視權貴,歸隱山林”在同類作品中也可以說平平無奇,這首詩在李白作品中算不得上乘之作。

曹植的《白馬篇》不管是知名度、流傳度,還是歷代評論家的評價,都要超過李白的同名作品,可以說李白在同一題材上,被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壓了一頭。不過《白馬篇》是曹植的代表作,卻只是李白作品中較為普通的一首,因此不能根據一首作品,就說曹植的才華超過了李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