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迴歸20年了,關於它的文學我們依然陌生

20年前的這一天,澳門迴歸了。

對於很多人而言,這位在外漂泊許久的遊子似乎只是一個油頭粉面的花花公子,旅遊與博彩是它唯一的標籤。尤其是比之於臨近的香港,它缺少足夠的存在感,更無法在文化層面構成充分的主體性。然而事實上,這不過是一種誤讀,在被遺忘和忽視的歷史褶皺與現實面相中,澳門一直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記憶、情感、思索、追尋。

僅就文學而言,澳門是有其自我的脈絡與形態的。這種脈絡與形態不僅融化在澳門的每條街巷之中,也忠實地記錄下其社會歷史的隱喻,更不斷折射著澳門人深層的自我意識與心理結構。

——鳳凰網文化

澳門迴歸20年了,關於它的文學我們依然陌生

畫|吳樹倫

擁擠的焦慮:

澳門文學中的街道書寫

文|凌逾 霍超群

對新舊街道的情感矛盾

澳門早期城市建設的基本格局與中國傳統城市建設不同,採用的是葡萄牙中世紀宗教城市建設的“直街模式”,即教堂佔據城市的中心地位,控制城市的整體佈局,道路網以教堂、廣場為中心放射出去,形成網狀的放射環道路系統。這也為文學街道提供了另闢蹊徑,自成一家的可能。澳門街道故事充滿了本土意味。

澳門迴歸20年了,關於它的文學我們依然陌生

畫|CherTsang

一方面,澳門作家借街道表達對本埠傳統的無限追思,老街人情味成為澳人筆下最親切的懷念。作家呂志鵬從事澳門博物館工作,因工作關係接觸到澳門老城的歷史,其中包括老街和老店。他將這些見聞寫入小說,從老店的流轉與傳承切入,構想老街區活化的可能。《傳承》和《小店》兩部姊妹作品因此誕生。

在作者筆下,澳門老街道是一派脈脈溫情的景象。這條街上沒有琳琅滿目的網紅商鋪,也沒有連鎖大型超市:“我”家經營紙紮鋪,七叔家賣山貨,馮叔在路邊攤補傘,王嬸由梳頭店轉做咖啡檔……在旅遊城市的消費浪潮中,整條街的人們生意舉步維艱,但各人都信奉“人生無須驚天動地,平和、快樂就好”的生活理念。

海歸“我”是個典型的EMBA,經濟效益至上。“我”打著“救街”的名義,和太域公司合作,採取了一系列“與時俱進”的經營方式,企圖把老街換血重生。於是荒誕的故事由此而來,“我”放棄傳統手工紙紮的慢工細活,改為和內地合作,流水線生產,對外卻宣稱紙紮品是自家人在佛經和誦詩的薰陶中製成;為了賺取媒體噱頭,“我”鼓動年過六旬的老街坊街頭舞獅引人圍觀,並故意將他們痛苦訓練的影片放到網上,美其名曰“老人也有夢想”。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樣的包裝居然反響熱烈,街道如願以償成為旅遊勝地,也無底洞般承受著密集的人流車流,一眾街坊並未從中獲得應有的富足。直至最後“我”才發現,老街最重要的價值不是在名利場裡重獲新生,而是在傳統的故紙堆中留存不變的人情味。

澳門迴歸20年了,關於它的文學我們依然陌生

以觀照傳統文化的角度探討此小說自是題中之義,但細讀此文,作者對於街道實際上暗含了一組相悖的情感態度,這使得街道的指涉在小說中變得曖昧不明。故事的結局似乎告訴讀者,在澳門,人情味的濃淡和繁華程度不僅息息相關,而且此消彼長。倘若僅僅將街道作為集體懷舊的承載空間,或許並不能解開澳門人目前的心理困境。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的女記者簡·雅各布斯指出,車輪碾碎了街道。這句話無疑說出了眾多澳門人的心聲。擁擠的街道儼然成為這座小城的印記。如果說香港作家善於書寫高樓大廈的擁擠感帶給人的窺伺欲和逃離心,那麼,澳門的擁擠感則是一條條狹窄的街道與一輛輛龐大的汽車相左難容,吞噬著人的生命力。這是澳門街道敘事的另一指向。

澳門迴歸20年了,關於它的文學我們依然陌生

《狼狽行動》,李宇樑 ,作家出版社2014年8月

《狼狽行動》寫劫匪戰戰兢兢載著人質開往目的地,沿途卻遇上堵車。作者借人物之口調侃:“在澳門進行綁架的確是向高難度挑戰。”當他們好不容易逃離大街,即將進入小巷盡頭的唐樓,意外發現那兒根本沒有停車位,躊躇之際車後又多跟了三輛被堵去去路的汽車,掩人耳目淪為掩耳盜鈴。李宇樑用極其戲劇化的場面,展現了澳門街道通行之難,為其打下一個生動的註腳。

在狹窄街道和龐大汽車的雙重擠壓下,人是多麼的渺小。因此,作家們不約而同都寫及人在街道上的非正常死亡。《傳承》里正是因為那個在街上被撞死的女孩才讓“我”以“善心老闆”的身份免費捐助紙紮品登上新聞被大眾熟知。李宇樑在《殺手的意外》中化身為“死神”,“監測”街道上的危險駕駛,然而打盹的貨車司機因車護體可免於一難,被“死神”帶走的是無辜的過路人。《緝兇》講述了一個既是“馬路兇手”又是“受害者”的父親雙重身份的故事:中年男子因駕駛大意在馬路上撞倒了自己的親生女兒卻不敢承認,逃逸離開;面對妻子不依不饒地“緝兇”,他的心理防線終於崩潰。

澳門迴歸20年了,關於它的文學我們依然陌生

畫|尹應明《餘暉-義字街》

由此可以發現,澳門的街道正以混雜性的存在方式被塑造,以至於有人認為澳門是一個適合漫步的小城,悠閒和慵懶是其生活的常態,如《小店》等把街道作為懷舊符碼;有人卻用一個個血腥的車禍故事撕碎這場自我麻醉的迷夢。看來,澳門街道同時承載著懷舊與血腥兩種背道而馳的情感體驗。

擴張的陸地與漸遠的海洋

在澳門人心中,車船雖均作為城市交通工具執行,但兩者的地位不啻天淵。車讓澳門人置身於擁擠的街道、嗅到危險的訊號,船給澳門人揮斥方遒的成就感,舍船而駕車,出於發展的迫不得已;駕而唾之,釋放著“失船”的焦慮。如果說汽車是澳門街道敘事的顯在主角,那麼輪船便是對這種敘事的顛覆和解構;如果說街道指涉著當下的澳門,是一片不斷填海擴張的陸地,那麼海洋遙相呼應的便是曾經的故土,是一灣岸堤的幽夢;如果今日澳門的城市故事是人車的尺度之爭,那麼往昔的澳門歌謠則是魚水的和諧樂音。

澳門迴歸20年了,關於它的文學我們依然陌生

《神蹟》,太皮,作家出版社2015年6月

澳門是海港城,向海而居,我們不難看出澳門人對“魚”的特殊情結,對街外之物的敏感態度,借魚書寫人城關係。太皮《神蹟》中“我”的母親是美人魚的化身,為父親當年犯忌捕獲而來,一旦嗜賭的父親出言不遜責備母親,“我家大蝦船裡的鹹魚和死蝦都震得鮮蹦活跳”,而與此同時“天降異象”,父親手風更加不順。作者在小說中對神魚讚譽有加。陸奧雷的《魚》更是魔幻有餘,按作者自己的說法,“重點不在事件,而是其中的隱喻”。文中的魚不再是任人宰割的食材,而是有資格和人談判、洞察人心的高階生物。根據魚的指示,“我”來到一個叫陳村的地方,與一頭牛相遇,但此牛被破舊汽車撞倒,正奄奄一息。“我”依著魚的吩咐將它給的衣服放在牛身上,便揚長而去。故事確實支離破碎,但從行文線索可知,魚、牛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地域原型,魚與水為伴,牛踏土而生,海洋生物與陸生生物各有隱喻。

澳門詩人黃文輝善以魚自比,敏感地描述“澳門魚”今日的多重困境:

“怎麼還未下雨呢/擱淺在沙灘的魚們想”;

“我們是一尾誤闖石屎森林的魚/以為視窗透出的燈光,是燈塔的方向”

。隨處可見的魚書寫,正是澳門人的自我符號。這絕非一個簡單的環保寓言,而是比這更深刻的“失樂園”映象。

澳門迴歸20年了,關於它的文學我們依然陌生

畫|岑慧萍《活鹹魚》

澳門街道建設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澳門填海造陸史。澳門本為彈丸之地,山丘林立,今日能成為具有都市各項功能的國際性袖珍型城市,確實應歸功於這一個多世紀的填海工程。這是從社會學角度出發估算得出的經濟效益,但作為切實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卻有不同情感。正如凌谷所言,即使

“有人在歷史的一方/思戀著這段多情的石卵路”

,也有人還是

“一隻孤鶩/並未忘懷/船桅上面就是天空/人生的盡頭就是碼頭/小巷外面就是大海”

。把記憶中的海洋當作失去的樂園予以懷念,以期對抗不斷擴張的陸地,這是澳門街道敘事與西方都市批判之根本不同,也是作品敘事邏輯背後更深層的文化隱喻。

童年記憶與文化戀母

澳門建城史向世人昭示,陸地與海洋只能擇其一,當海魚被街道擠佔,船隻終將被汽車所取代時,澳門街道書寫的走向難免極端化。誠然,“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乃人之常情,但倘若將這種落葉歸根式的愛恨僅僅當成是家園懷舊的生髮,是否流於浮淺?我們不禁追問,海洋對澳門人的獨特意義體現在何處?澳門人街道敘事的種種悖論,表達了對街道權力擴張的反抗,此外,還表達了什麼?

學者嚴忠明在專著《一個海風吹來的城市——早期澳門城市發展史研究》中提到,葡萄牙選擇澳門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於:

“將城市和商站建在河口、海口、半島或海島之上。

在葡萄牙人的東方航線上,他們依此建立了一系列的城堡與商站。澳門即是在珠江口西岸的一處半島上。”

澳門成為西學東漸的望遠鏡,盛況一時。澳門的開埠與其地理位置緊密聯絡,海洋成為澳門被外界接收與接受的媒觸。澳門的城市記憶逐漸生成。

澳門迴歸20年了,關於它的文學我們依然陌生

畫|CherTsang

如果說,澳門自我概念的從無到有是海島地理位置所賦予,那麼也是透過與海洋有關的歷史事件來完成澳門童年的形塑。與香港開埠不同,澳門開埠為當時飽受海禁之苦的中國商人提供盈利的空間與機會,他們幾乎與葡萄牙商人同步進入澳門開展貿易,“閩粵商人,趨之若鶩”,即是當時真實的寫照。儘管兩百多年後香港的迅速崛起使得澳門的海上貿易一度旁落,但長時間以來以海洋作為標榜的文化心理傳統從未中斷。城市記憶的開端、城市發展的動力與海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使得澳門人追尋海洋就像孩童依戀母親。

時移境遷,有人感慨如今的澳門只剩下“頭髮半禿的海灣暖身”,卻絲毫無法撼動海洋在澳門人心中的地位。倘若將街道敘事和海灣敘事進行對讀,澳門人對海陸的情感立判高下。澳門人對海陸空間符號的變動敏銳異常,黑沙海灘、南灣湖畔、海角遊雲等成為澳門人舒憂解難最深層的無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說,澳門街道敘事的車災體驗來源於其靈魂深處無法消解的海洋文化戀母情結。

澳門迴歸20年了,關於它的文學我們依然陌生

鳳 凰 網 文 化

時 代 文 化 觀 察 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