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採芙蓉六首:涉江採芙蓉,採之慾遺誰

涉江採芙蓉六首:相思不相見,芬香欲誰遺

中午很大的初夏的太陽,走到池塘邊,池塘邊有半人高的菖蒲類水草,微風中自然發出簌簌的聲響,一種半原始的夏天的蓁蓁感,而水草之外,是荷葉茁生,浮萍亂蕩,中間有一枝野荷花,菡萏半開。夏日的晴光和風就這樣吹過,我忽然感到一種時空的惘然。

涉江採芙蓉六首:涉江採芙蓉,採之慾遺誰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

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漢末《古詩十九首》

我這裡正靠著長江,而這個野水塘,正是長江邊上沙洲淤積形成的低窪,古稱水澤是也。

無論漢朝離現在多少年,這樣原始的面貌,依然可以直追時空。在這樣半開闊的江南水澤,菖蒲水草茂盛生長,荷花就這樣寂寞地開著。如果我將它採下來,我將送給誰呢?

總有不能相見的人,總有不能忘懷的事。今天的人們有汽車,有各樣的交通工具,但是總有些人,總有些事,難以再見,難以成全。我的思念在陽光中隨著南風破碎飄揚,那是過去的人和事,飄揚在時光的道路上。它們永遠在遠方,在看得見看不見的地方隱隱漂浮。

雖然我知道這首詩,是寫的真實的漢末的離愁,一個妻子在等待征戰的丈夫,她的手觸及到這初夏最早的荷花時,是帶著惘然和疼痛吧,她的愛,到底能否回來,什麼時候回來。

我能夠感受的是她未必真的採摘下來,那手在觸控荷花的時候猶疑了一下,如同我此時的惘然,因為無人可贈。寂寞和悲傷都在這陽光裡蒸發,化作更浩然的存在,沒有什麼比此時的相思更加寂寞,也更惘然。

涉江採芙蓉六首:涉江採芙蓉,採之慾遺誰

他也許永遠都不回來,也許明天回來。但留著荷花吧,留著最初的心。

我不清楚這首歌是誰人所寫,但是我知道,這一定是經過了傳唱和錘鍊。

因為另一個雄渾的男性的聲音響起,像旁白,像撕開了思念浪漫惘然的表面,給你看到了悲劇。

一個男人的聲音,是這樣說著現實。

我在他鄉回頭,看著故鄉,那通往故鄉的路長路漫漫,我無法回去。

我和你就像那家鄉的荷花,本來是生長在一個池塘裡的,但是同樣的荷花,同心的荷花,因我的離開,我的永不能歸來,我將悲傷終老。

這是最經典的愛情詩,因為裡面包含了太多。

女子的思念和思念的浪漫,總帶著向上的期翼,還能延伸到遠方,一種神性和詩性的美,所思在遠道。

而男人則是現實的殘酷,我知道我回不來了,永遠回不來了,帶著永生的絕望。

這首詩是越讀越美,越讀越悲愴。這是正午的荷花,轉眼落入暗夜。

經典雖然無法超越,但是裡面多層次的美,吸引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詩人,於是有了各種《涉江採芙蓉》的續作和仿寫。

涉江採芙蓉六首:涉江採芙蓉,採之慾遺誰

”上山採瓊蕊,穹谷饒芳蘭。

采采不盈掬,悠悠懷所歡。

故鄉一何曠,山川阻且難。

沈思鍾萬里,躑躅獨吟歎。“西晉 · 陸機《擬涉江採芙蓉詩 》

西晉的陸機和《古詩十九首》年代不遠,應該是理解了這首詩的原貌和內涵,和我一樣,他分明知道這是一首男女和歌,於是用晉朝時代,相對淺顯的方式,詮釋了這首詩。依然分男女兩部分。

女子上山採這白色的花朵,廣袤的山谷流淌著溪水,地氣豐饒,蘭花開放,開放的自然還有水中的荷花。

只是荷花長在水中央,而蘭草和瓊蕊又太細小,芬芳的花朵,馥郁的香氣,讓我懷念心愛的情人和丈夫。

男聲起來,我在他鄉,故鄉何其曠遠,山高路遠,我的思念飛過萬水千山,我卻只能他鄉詠歎。

這首詩,更像是盛世的分離,男子只是離開家鄉,在遠方滯留,男女的相思是悠長而惆悵的,但是和《古詩十九首》的涉江採芙蓉比起來,底色嘹亮。

是的,雖然山長水遠,到底還是有著團聚的希望和那天。

涉江採芙蓉六首:涉江採芙蓉,採之慾遺誰

”浮照滿川漲,芙蓉承落光。

人來間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輕不定,菱歌引更長。

采采嗟離別,無暇緝為裳。“陳朝 · 祖孫登賦得《涉江採芙蓉詩 》

到了南北朝,大約也沒有多少人真正讀懂涉江採芙蓉的深意,而江南多荷花,又每年多采蓮盛事,不過是借用《涉江採芙蓉》的採蓮外表。倒是寫的江南蓮花和採蓮的美。

夏天水滿長川,連太陽都彷彿是滿的,照在了一江荷花上,而盛開的荷花承受著陽光的沐浴。

人們划著小船,往來穿梭在荷花影中,那衣裳都沾染了荷花的香氣。

輕盈的小舟,在荷花中出沒,聽得見那民歌在水面起伏,歡聲笑語。

採到了荷花,已經黃昏,是要分別的時候,有人說最美的女郎荷花荷葉做衣裳,都忙著採荷花蓮蓬去了,誰還顧得上另外的漂亮?

這倒是和美,因為是集體採蓮,往往一村一家人都在一起,真實到不必要作態,穿精緻的衣裳。至少這裡的人們是沒有離愁的,或者有,也不是漢末那種。

涉江採芙蓉六首:涉江採芙蓉,採之慾遺誰

”涉江採芙蓉,江上零露滋。

方舟不能度,日暮白蘋悲。

清波有鳴鴻,盪漾安可期。

幸因南風逝,寄言欽所思。“北宋 · 晁補之《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 其五 涉江採芙蓉 》

這是宋朝的涉江採芙蓉,已經超越了男女的相思,而是用蓮花表達友誼。

我打算下水去採一朵芙蓉給你,可是江上正是露水深重的時候。

有船,也不能渡江,因為霧氣深重,而黃昏來了,無限的浮萍搖曳,照見我的思念和悲傷。

我聽見在水面有隻孤獨是大雁在鳴叫,他是等待著知己和同伴的歸來。

幸好這江上有南風陣陣,可以將孤雁的叫聲傳達到北方啊。

這是對知己朋友的思念,北方路遠,只能將如雁的心情,如花的心意,透過書信傳達給你。

因為你是我最願意送荷花的朋友。荷花未採,我心依然。

涉江採芙蓉六首:涉江採芙蓉,採之慾遺誰

”涉江採芙蓉,芳蕤蔭幽沚。

相思不相見,芬香欲誰遺。

秋容感人心,浪浪睫涵淚。

不如膝上琴,哀音入君耳。“南宋 · 洪适《擬古十三首 其六 涉江採芙蓉 》

這是一首傷別怨離的詩。

我去江上採芙蓉,芳草開滿了幽深的水澤。

我和你相思不相見,採下的荷花,又能送給誰呢?

那荷花的秋天的清美,如此感動人心,那荷花中的露水,如同我的眼淚。

我恨你不在身邊,我恨我不是你膝上的琴絃,可以被你經常彈奏,可以發出我的哀鳴。

人生沒有生死之患,就是離別之傷了。

無非是相思不見,但是至少知道對方還在。要不是個薄情郎,空負女子相思。

樸素的愛情,是願相守。只是物質越豐富的年代,感情越浮浪,誰動了相思,誰就最痛苦。

涉江採芙蓉六首:涉江採芙蓉,採之慾遺誰

”江干有芙蓉,澤畔多芳芷。

涉江復泛澤,採以致君子。

延佇天之涯,相隔乃萬里。

遠道不得達,惆悵情何已。“明 · 姚光虞《擬古十九首 其六 涉江採芙蓉 》

到了明清兩代,涉江採芙蓉刻意淡化了裡面愛情的成分,大多數宣揚是男人之間的友誼。反正先秦屈原也愛芳草荷花,宋朝男子也以花飾為美,荷花多擬君子,所以仿寫的《涉江採芙蓉》重在君子知己的相思守望,也標榜自己和對方的高潔。

江邊有芙蓉,水澤多芳草,我就是要涉江採芙蓉,來致敬君子你。

只是我們在天南海北,相隔萬餘里。

就算採下荷花,也寄不過去,這讓我惆悵不已。

涉江採芙蓉六首:涉江採芙蓉,採之慾遺誰

雖然後世的仿寫《涉江採芙蓉》,各有千秋和表達,但是在情感深度和表達方式上,都是無法和《古詩十九首》中的《涉江採芙蓉》相比的。有時候我真的疑惑,後來那些人真的讀懂了最早的涉江採芙蓉了嗎?

如果讓你仿寫,你會寫出怎樣的詩句來呢?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