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不是指一座山,而是一個人名,有何典故

“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不是指一座山,而是一個人名,有何典故

語言被稱作記錄文化的“活化石”,俗語則可視為“活化石”中的上品“黃金”。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且種類繁多,而中國傳統語言作為中國文化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和基本載體,是中國傳統理念的外在表現,而俗語作為中國傳統語言中的典型代表,呈現出獨具特色的個性表現。

無論是在日常使用中還是在文學作品的表述中,俗語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通俗易懂,語言表現力強,而且還包含著燦爛豐富的中華文化。

“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不是指一座山,而是一個人名,有何典故

但比較容易被忽略的一點是,俗語雖然被經常使用,但是如果真較真起來,可能很多人都說不清楚,比如“有眼不識泰山”這句俗語。

“有眼不識泰山”,常被用作得罪人後向對方賠禮道歉的客氣話,比喻見聞淺陋,不認識著名的人物。

通常人們認為,“有眼不識泰山”的“泰山”是指五嶽之首的泰山,但實際上,泰山是一個人名。

“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不是指一座山,而是一個人名,有何典故

春秋時代,著名的木匠魯班對徒弟非常嚴格,一方面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絕技傳授給他們,另一方面又不輕易放過他們的缺點,哪怕稍有差錯,便嚴厲批評;

尤其是魯班十分珍視自己的聲譽,每隔一段時期,就要從徒弟中淘汰個別“不成器”的人。

魯班發現徒弟中有一個叫泰山的年輕人,技藝上長進不大,似乎沒有什麼發展前途,為了維護班門的聲譽,他毅然辭退了他。

事隔數年。

有一次,魯班率領徒弟們閒逛集市,忽然發現貨攤上擺著許多精緻的竹製傢俱,其技藝不落窠臼,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前來購買這種竹器的顧客爭先恐後。

身為名師又十分愛才的魯班,自然很想結識一下這位打造竹器的高手,便急忙向小商販打聽。誰知道小商販聽了,竟驚訝地瞪大眼睛說道:“啊呀,這些竹器,都是魯班大師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製作的,難道你不知道嗎?”

“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不是指一座山,而是一個人名,有何典故

魯班聽了,大吃一驚,臉立即紅了。他這才明白,原來泰山對他傳授的木匠技藝,全都心領神會,並且還創造性地運用到竹器製作上來,獨成一家,成了遠近聞名的竹器大師。

魯班想起當初自己錯辭了泰山,深感愧疚,不禁對天長嘆道:“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這就是“有眼不識泰山”一語的來歷。

從此,魯班不再隨意辭退徒弟,而是把自己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門徒,讓他們為百姓做事。因此魯班被稱為“木匠的祖師”。

“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不是指一座山,而是一個人名,有何典故

“泰山”又是岳父的代稱。這一典故出自《酉陽雜俎》。

有一次,唐明皇到泰山舉行大祭,當時張說被封為禪使。按規定,參加祭祀之後,三公以下的官員一律官升一級,只有鄭鎰(張說的女婿,當時是九品官)依仗岳父張說的權勢而陡然升為五品官,並且賜了大紅官服。

在宴會上,唐明皇見鄭鎰的官位連升了四級,奇怪地問他怎麼回事,鄭鎰無話可說。樂官黃幡綽感慨地說:“這靠的是泰山的力量啊!”一語雙關。從此,“泰山”又可代稱岳父。

一個女婿連自己的岳父大人(泰山)都認不出來,自然是有眼無珠,“有眼不識泰山”了。

“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不是指一座山,而是一個人名,有何典故

那人們為什麼習慣性地認為“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是山東境內的泰山呢?

這主要是因為山東境內的泰山乃五嶽之首,孔子曾經登臨它而小天下”,許多帝王也不遠千里前去封禪,自古以來廣為人知,名氣顯然遠遠大於魯班的徒弟泰山。因為名字剛巧相同,人們在習慣上更容易接受泰山這座天下名山的名字。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