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胡同裡的吆喝,那一聲天籟,只留在童年的記憶裡

老舍《北京的春節》:在衚衕裡,吆喝的聲音也比平時更多更復雜起來,其中也有僅在臘月才出現的,像賣憲書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不難看出,在過去廣告業不發達的時候,想做生意還得靠吆喝。其實全國各地都有貨郎吆喝,比如磨剪子、戧菜刀等等。

貨郎走街串巷,靠什麼招呼顧客,那就是吆喝聲

。就像現在的步行街大喇叭,賣的是產品,靠的是吆喝。

老北京胡同裡的吆喝,那一聲天籟,只留在童年的記憶裡

吆喝的起源,與商品廣告的關係

陸游在《臨安春雨初霽》中有這樣一句,

"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一夜的風雨,使得萬物生長,第二天的深巷之中,就能聽到叫賣杏花的聲音。在高門大戶的深巷之中,賣花之人,喊一句,“賣杏花囉。”這是一個平民的生活,也是富人的風雅,為什麼要喊呢?

因為在高門大戶的巷子往往是曲徑通幽,只能在喊中告知深閨女子,春光正好,杏花正豔。

從有商品開始,叫賣的聲音就伴隨著市場而生,《賣油郎獨佔花魁》中,如果那個賣油郎不吆喝幾聲賣頭油了,那花魁娘子怎麼能愛上這個努力生活的人呢?

老北京胡同裡的吆喝,那一聲天籟,只留在童年的記憶裡

隨著商業的不斷進步,吆喝聲也開始分門別類起來,一行有一行的規矩,一行有一行的吆喝,特別是老北京吆喝,更是餘韻繞樑。

“磨剪子”、“戧菜刀”這些吆喝在某個時代起到了廣告的作用,因為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販是要打廣告,肯定是需要用叫賣聲打動買主的。

《韓非子》:“楚人有賣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能陷也。又言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

這是戰國時期最典型的叫賣案例,其中鼓吹矛與盾功能的說辭,也是其吆喝的賣點資訊。雖然後來被人們質疑商品的誇大性,但是並不影響商品的銷售。

老北京胡同裡的吆喝,那一聲天籟,只留在童年的記憶裡

東漢的王逸注曰:“鼓、鳴也;未遇之時,鼓刀屠於朝歌也”。

這是屠夫賣肉時,剁肉所發出的聲音,意在起到廣告的作用。吆喝是最古老的廣告形式,也是透過聲音傳遞出來的資訊,在吆喝聲中,人們完成了商品交易,也滿足了日常需求。

在自給自足的原始農耕社會,要想沿街叫賣掉一件商品,其難度都不亞於今天的商品品推銷。所以要賣掉東西,只能透過聲音去傳遞,

一個吆喝聲就是人類追求生存理想的奮鬥歷史,也是人類在

路藍縷的開拓之史。

老北京胡同裡的吆喝,那一聲天籟,只留在童年的記憶裡

老北京吆喝,一種市井人情文化

如今的北京,能看到的衚衕,能看到的生活,都有了一些偏差。

市井煙火是什麼樣子?早起的一碗豆汁,一個焦圈,或者就著小酒來一碗滷煮火燒。

煙火紅塵就是有早起的鳥兒,讀書的孩子,以及穿透衚衕的吆喝。

可能那熟悉的老北京吆喝再也回不來了,隨著商品經濟的長足發展,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老北京吆喝可能只能在複製的錄音裡聽到了。

這是一種最純粹的民間市井風情

,一聲吆喝,穿越百年,在灰牆之間一個震盪,又消失在了歷史的某個瞬間。

老北京胡同裡的吆喝,那一聲天籟,只留在童年的記憶裡

艾窩窩、豆麵糕、冰糖葫蘆、小金魚……這些曾經遊走在大街小巷把孩子饞哭的食物,只能在稻香村的櫃檯裡,某個小視窗可以看到了。

那京腔京韻自風流的悠閒,在如今已經不多見

也許歷史就是如此,以為永遠會都在的東西,就在某個時刻消失了,再也回不到當初你想要的樣子。

“冰兒鎮的凌嘞雪花酪,讓你喝來你就喝,熟水白糖桂花多!”一聲悠長的叫賣是多少孩子的童年,也是多少人的青春。

老北京的孩子都有這樣一種記憶,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了四合院時,也許正睡眼朦朧,老遠就聽到傳來一聲“麻花”的叫賣,這一聲叫賣能把賴床的孩子叫醒,興沖沖找大人拿錢去買麻花去了。

老北京胡同裡的吆喝,那一聲天籟,只留在童年的記憶裡

每一種行當叫賣的韻味都有不同,每一種帶出的尾音,都是一種神奇的餘味

對於孩子來說,對於一代人的記憶來說,老北京叫賣已經遠去,再也不會回到這個時代,也許它就是屬於過去,與現代無關。

一種叫賣就是一種煙火,紅塵是什麼?就是那種你說不清楚,卻無比懷念的東西,老北京的吆喝或者就是紅塵最美的天籟。

每個城市都有它的市井之氣,老北京市井之氣在衚衕裡蔓延滋長,

是春天裡"嫩了芽的香椿喲";是夏日裡酸梅湯、玻璃粉;是金秋送爽時"臭豆腐,醬豆腐,韭菜花,醬黃瓜";是冬日裡的"壇肉,扣肉,米粉肉"。

這些曾經遊走在大街小巷的吆喝聲,已經漸漸遠去,甚至定格在某個時刻。

老北京胡同裡的吆喝,那一聲天籟,只留在童年的記憶裡

在老北京有一種生活叫慵懶, 網上曾經興起過一種叫“北京癱”的姿勢,葛優表演起來格外到位,那種骨子帶來的對生活無比享受的狀態,是任何一個詞都無法形容與表達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那盤旋的鴿子已經不見於藍天,那在清晨能叫醒人睡意的吆喝已經消散,但是唯一不變的還是那歲月裡的餘味。

老北京胡同裡的吆喝,那一聲天籟,只留在童年的記憶裡

老北京吆喝,見證著時代的發展

人類從有商品開始,就有了商品吆喝,那麼老北京的吆喝又起源於何時何地呢?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在北京有一種文化叫衚衕文化,現在我們也能看到諸如南鑼鼓巷之類的衚衕,其實早些年的電影裡拍到的衚衕更為真實,比如《城南舊事》。

衚衕起源於什麼時候呢?

元朝入主中原之時, 修建了許多寬窄不一的巷子,並給這些巷子起了一個名字,叫"衚衕",而今天咱們對於衚衕的稱謂,也來自蒙古語中代指水井的名詞"衚衕"。

在元朝人定都之後,人們已經開始習慣於這種聚集在一起的生活方式,逐漸的成為一種習慣,特別是在電視上看到四合院的樣子,鄰居之間那種親熱。

公元1368年,隨著大明的將領徐達的旗幟插到元大都的牆頭,元朝也宣告滅亡,本以為衚衕也會隨著元朝的覆滅而成為歷史,可是衚衕不僅沒有滅亡,還在北京生根發芽了。

老北京胡同裡的吆喝,那一聲天籟,只留在童年的記憶裡

衚衕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人們可能更加喜歡這樣親近的方式。

時光在流轉,衚衕始終是老北京人民的生存之地,衚衕裡感受著歷史的風塵,也感受著那吆喝聲帶來的愜意。

因為有了衚衕,就有了市井文化,清朝時,滿族人打開了山海關,定鼎了北京城,由於滿清在北京城中單獨劃出一個地區來,作為滿洲人的居住之地,又劃出一塊區域出來供北京的平民生活。這樣的區域劃分,使得衚衕的數量開始增加起來。

有了這些衚衕的增加,市井紅塵的煙火之氣就更加濃郁了。

有了人,商業就開始繁華起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開得起鋪面的,有些小吃的發展,最開始還是起源於挑擔的貨郎,他們遊街串巷在衚衕裡售賣自己的產品,有饞嘴的小孩,新婚的小媳婦,是管不住自己的腿的。

老北京胡同裡的吆喝,那一聲天籟,只留在童年的記憶裡

老北京的吆喝就是在這些大小衚衕中開始的

,當然從什麼時候形成的北京吆喝,我們也說不出來,但是那獨有的味道,只有北京城才能喊出來。

北京的衚衕文化是一種傳承

,但是可惜的是,再也聽不到那悠長的吆喝聲了,詩人木心在《從前慢》中這樣寫道:

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短短的一首詩歌,字裡行間都是從前那種慢悠悠的生活,一個慢節奏的日子,帶出的是曾經的悠閒自在。

現在的老北京吆喝已經慢慢的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只作為一種表演形式出現在諸如廟會之類的舞臺上了。

北京的廟會也是一種有些古老傳承的民間組織,在廟會的舞臺上,一些老藝人還會喊幾聲吆喝,彷彿又回到了當初那個衚衕,那段歲月。

老北京胡同裡的吆喝,那一聲天籟,只留在童年的記憶裡

鴻雁說

老北京吆喝是從20世紀的80年代以後,被挖掘出來的,一批北京的老藝人依然還堅守著曾經的東西,雖然這些東西未必時新,未必被現代人喜歡,可是他們依然把這種古老的東西保留了下來。

在老北京叫賣逐漸得到發掘和恢復,出現了臧鴻、張振元、張桂蘭等一批民間叫賣藝人有些東西在消失之前,人們依然覺得可惜,想盡一切辦法也想留住它原來的樣子。

在這些民間藝人中,尤其以臧鴻出名,被譽為“京城叫賣大王”。數百年的吆喝,到了臧鴻的嘴裡就變成了爐火純青的藝術。他的絕技是一口氣能喊出170多種老北京的叫賣聲。一大批反映老北京生活的電影、電視劇中,高低錯落、京味十足的叫賣聲大多出自他之口。

老北京的吆喝,就是一部市井文化的傳承,在那百年餘味之中,在那歷史的長河之中,老北京的吆喝穿透歲月,其音繞樑,其韻醇厚。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