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詳解與發展

“珠山八友”詳解與發展

“珠山八友”及其同時代的瓷畫藝人都以繪瓷為生,他們或結社相助,或自設畫室,勤於筆耕,以求聞達。他們的作品既是藝術品又是商品,一方面具有文人繪畫怡情閒適、恬淡超脫的情趣;另一方面為適應社會和市場需要,又有趨和一般受眾的世俗之氣。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人物畫類有羲之愛鵝、太白醉酒、東坡賞硯、踏雪尋梅、富貴壽考、麻姑獻壽、桃園結義、風塵三俠、竹林七賢、岳母刺字、木蘭從軍、秉燭達旦、採藥濟世、伏虎羅漢等;山水畫類有云壑飛泉、翠峰漁影、溪山煙雨、松窗讀書、遊江覓句、攜琴訪友等;花鳥畫類有松鶴延年、喜鵲瑞果、翠鳥荷花、白頭海棠、綬帶紅梅、暗香浮影等。這些題材內容多含有故事情節及吉祥之寓意,著眼傳統文化,表現中國人的思想和情操,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可讀性,比淺絳彩瓷畫更人世,更有民俗特徵。

晚清民國年間,江西景德鎮一帶聚集了不少創作瓷板畫的藝人。1928年的一次偶然機會,一位客商預訂瓷板畫,瓷板畫藝人王琦、王大凡聯絡同好鄧碧珊、汪野亭、何許人、程意亭、畢伯濤、劉雨岑,每人畫一幅瓷板畫,畫完之後,很多人看了都非常驚訝和喜歡,請他們八人繼續畫。這樣,他們後來就成立一個瓷藝社,取“花好、月圓、人壽”之意,雅稱“月圓會”。相約每月望日,月圓雅集珠山,以畫會友,以會聚友,切磋畫藝,稱為“珠山八友”。

瓷板畫是瓷亦是畫,它是陶瓷工藝擺脫純工藝,融入文人繪畫而形成的陶瓷新門類。與紙帛等材質的繪畫作品相比,瓷板畫具有獨特的細膩質感,其平整光潔的形式更顯出高雅純淨。

“珠山八友”詳解與發展

收藏界認為,瓷板畫最早可追溯到秦漢,而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是明代中期,在清朝達到鼎盛。目前,出現在收藏市場上的老瓷板畫多是清末與民國的作品,其中尤以“珠山八友”老瓷板畫為上品。“珠山八友”創作的鼎盛時期為晚清、民國至“文革”前的數十年間,留下的作品不多,其市場價格堪比清末官窯。

汪野亭 (1884—1942),名平,字鑑,號平山、平生、老平、垂釣子,亦號傳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齋名平山草堂,江西省樂平縣人,近現代著 名繪瓷藝家。工畫花鳥、山水。在繪瓷技法上,採用油料,以水粉敷色,作品別具一格。為瓷都景德鎮二十年代形成的“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是20世紀前期景德鎮陶瓷美術革故鼎新的著 名陶瓷藝術家。他的山水畫,一直為後人所仰重、仿效,足足影響了半個多世紀。他從藝30多年從未離開過景德鎮,創作了許多代表那個時代的精美作品,受到了世界收藏家的青睞並爭相收購。

“珠山八友”瓷畫的面貌從“珠山八友”瓷畫藝術的總體風格來看,他們的作品突破了傳統官窯粉彩嚴謹細膩的特色畫風。他們的創新精神,首先表現在繼承了淺絳彩文人瓷畫家的審美旨趣。雖然八友諸人對傳統繪畫的選擇各不相同,但藝術基調是相同的,即以淺絳彩發展以來涵蓋的中國畫藝術形式,透過粉彩加以弘揚和發展,著力在瓷繪藝術上革新。從瓷畫藝術的發展軌跡來看,“珠山八友”的作品沒有淺絳彩瓷畫那種純粹的書卷氣和超凡脫俗的風骨,尤其是20世紀30-40年代以後的作品,在“寫”的意趣中還有傳統瓷畫“描”和“彩”的工藝性。但他們絕不是當時景德鎮以描彩為生的“紅店”藝人,他們並不因襲守舊,較之傳統工藝瓷依樣描圖、照圖畫彩、僵硬呆板、難以突出個人藝術面貌和風格這點來說,“珠山八友”的瓷畫作品卻能凸現個人主體意識,形成各自的藝術面貌。

“珠山八友”詳解與發展

如王琦的畫風瀟灑豪放,王大凡的畫風形神兼備,汪野亭的青綠山水自成一派,徐仲南的竹,田鶴仙、程意亭、劉雨岑的花鳥,現在看來仍然生機勃勃,尤其是鄧碧珊的游魚,似乎到今天也無出其後者。

“珠山八友”創作的鼎盛時期為晚清、民國至文革前的數十年間,留下的作品不多,歷來是陶瓷收藏家夢寐以求的收藏品。

劉雨岑(1904年一1969年),男,原名“玉成”,後改“雨岑”、“雨誠”,齋名“覺庵”,別號“澹湖魚”,安徽太平人,景德鎮“珠山八友”之一,中國陶瓷美術大師,世居江西省波陽縣。一九二三年畢業於江西陶業學 校,後至景德鎮從事陶瓷藝術創作活動。1969年於批鬥中精神失常、腦溢血突發辭世,時年65歲。

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是劉雨岑藝術上的高峰期,他設計出的數十種日用瓷畫面,被大量複製生產;繪製的陳設瓷作品,屢屢被《景德鎮瓷器選集》、《中國陶瓷·景德鎮彩繪瓷器》(中日合刊)等大型畫冊和全國多種報刊選載。1959年,劉雨岑榮膺陶瓷美術家稱號並被吸收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歷任中國美協江西分會副主 席,景德鎮陶瓷美協主 席,江西省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特邀委員,景德鎮市政協副主 席。他在60歲生日時,取號巧翁,希望能活過77歲,再圖技藝變法,為陶瓷事業作出更多貢獻。可惜這耿耿痴心,毀於文 化 大 革 命那場災難中。

“珠山八友”詳解與發展

鄧碧珊:男,(1874年一1930年),字“闢寰”,號“鐵肩子”, 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江西餘干人,清末秀才。科舉廢除後,在餘干縣從事教學,後來到景德鎮瓷業學堂任教習,於是一面代人書寫瓷字,一面功習魚藻畫技。1874年,鄧碧珊出生於餘干縣龍津鎮鄱陽湖邊的一戶人家。父親以打鐵為生,暇時也常下湖捕魚,母親勤勞節儉,家境較為殷實。兒時的鄧碧珊常隨父親下河捕撈,極喜魚兒。興致來時便伏於案几之上以指沾水畫魚,並用指甲點鱗,頗見童趣天真。父親見小兒如此聰慧,自是疼愛有加,及至啟蒙之齡,便送入一家學堂唸書。由於鄧碧珊聰明機敏,悟性極好,學業大有長進,練就了一手好書法,而且愛好繪畫,常自找些字畫來臨摹,成為家鄉小有名氣的秀才。

“珠山八友”詳解與發展

程意亭:男(1895年—1948年),原名程體孚,別名甫,藝名翥山樵子、洎山山民,齋名佩古,江西省樂平縣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程意亭8歲喪父, 由其兄長撫養長大。14歲起在祥盛糧行學徒。其父程志承生於1 853年,歿於l 903年。其母汪水嬌生於1854年,卒年不詳。程意亭有四兄弟。1 920年與汪春蘭結為夫妻,生育三子。按程意亭之意願,希望小兒子學畫,繼承父業,但其本人英年早逝,無法傳藝,故無一子繼承其繪事。

2011年1月22日,由景德鎮市民間民俗文化協會、景德鎮市民族民俗文化搶救與保護中 心報江西省藝術工作委員會稽核,提交中國陶瓷美術榮譽與職稱頒證儀式醞釀,經得近百名中國陶瓷美術高 級人才、大師、教授、新聞媒體代表意見,由正式代表舉手表決,一致同意追憶其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何許人(1882—1940),原名處,字“德達”,乳名“花子”,後改為“華滋”,安徽省南陵縣人。以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中“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句,更名為何許人,景德鎮“珠山八友”之一,中國陶瓷美術大師。在清末民初景德鎮瓷畫名家中,何許人是具有深遠影響的一位。他辛勤耕耘,終其一生探索瓷上雪景山水技法,獨樹一幟。何氏弟 子為其立像並撰悼亡詩道:“壬午降人世,歿於庚辰年。平生好丹青,雪景海外傳。出身非寒苦,一熾赴貧賤。由潯入浮樑,藝壇新技添。珠山結八友,廣交天下賢。先生雲遊去,美名揚畫苑。”何許人開啟了景德鎮瓷上雪景山水畫之先河,他的雪景山水技法流傳至今,發展成為具有景德鎮特色的一個瓷繪體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瓷畫名家。

“珠山八友”詳解與發展

王琦(1884——1937)

別號陶迷道人,齋名陶陶齋,江西新建縣人。十七歲時來到景德鎮,以捏麵人為生,後學畫瓷板像。由於他的畫造型能力強,又以錢慧安仕女畫為藍本,所畫肖像畫很受歡迎。1916年他在上海看到許多名家原作,又對黃慎人物畫傾慕,開始改變畫風在瓷器上專作意筆人物及草書長題,從此很少再畫肖像畫。1922年瓷業美術社成立,王琦與汪曉棠一道被推為副社長,為“珠山八友”之一。

“珠山八友”詳解與發展

王大凡(1 888—1 961),名堃,號希平居士,又號黟山樵子,齋名希平草廬。祖籍山西省太原市,祖上因避戰亂,後移居安徽省黟縣,其本人出生於江西省波陽縣皇崗村祖上經商教書。由於戰亂,父親王家耀生意失利,靠母親呂玉翠做粑維持生計。王大凡兒時讀私塾3年,13歲前曾學徒理髮,1901年隨父母到景德鎮投靠姐姐開的“紅店”,與哥哥王大屏在姐姐的“紅店”學藝。三年學徒期滿,王大凡在姐姐的店裡獨立畫瓷。此時,他姐姐用高薪聘請當時著 名的洪憲瓷畫家、淺絳彩畫家汪曉棠來店繪瓷,為王大凡提供了學習的機會。汪曉棠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瓷上文人畫”的代表人物,他的仕女畫尤為著 名。汪曉棠早年在杭州以繪紙扇扇面畫為生,書法受清代“二王”影響,繪畫與費曉樓、沙山春、錢慧安一脈相承。汪曉棠比王大凡只大3歲, 因此容易溝通,倆人由友誼發展到師徒。汪曉棠不僅教王大凡的繪畫,而且還教他詩詞歌賦。在汪曉棠的引導下,王大凡刻苦鑽研且嶄露頭角。1915年,王大凡與王琦、潘勾宇、汪曉棠、周小松、汪野亭等人的作品由江西瓷業公司、景德鎮商會推薦,送巴拿馬博覽會參展。王大凡的《富貴壽考》粉彩瓷板畫,榮獲巴拿馬博覽會金質獎章,是當時惟一的金 牌得主。

“珠山八友”詳解與發展

瓷板畫價格多少鑑定價格4幅中國瓷板畫屏風在英國一座農舍塵封近54年後重見光明並被送上拍場,估價245萬元人民幣後竟拍出416萬元。有專家根據圖片表示該套瓷板畫可能是珠山八友中的汪野亭的作品。據瞭解,汪野亭的作品屢屢在拍賣市場上創出數百萬元的價格,以其為首的珠山八友作品拍賣成 交價已成為瓷板畫的價格標杆。

瓷板畫價格多少瓷板畫鑑定價格景德鎮景東陶瓷集團有限公司藝術顧問、中國工藝美術師張松茂創作的第 二塊《三顧茅廬》瓷板畫在北京交付,最終以1300萬元(含稅)人民幣成 交。繼《三顧茅廬》系列之一於2005年賣出150萬元創紀錄的天價後,再次重新整理了單件藝術陶瓷成 交價紀錄,開創了中國當代藝術陶瓷千萬元時代。購藏者關曉光先生低調接受了採訪。關曉光認為,景德鎮當代藝術瓷有巨大的升值空間,這種升值空間也源於當代陶瓷藝術創作空間的巨大。這件《三顧茅廬》場面宏大而視覺中 心突出,場景既符合歷史真實又充分調動了多種文化元素的寓意,人物刻畫於極細微處表達強烈的情感因素,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珠山八友”詳解與發展

瓷板畫價格多少事實上,民國瓷板畫在藝術市場中一直處於價值被低估的狀態。但從近幾年來“珠山八友”瓷板畫的拍賣行情來看,其作品成 交額呈逐年攀升的趨勢。2008年拍賣的王琦粉彩瓷板《漁翁圖》以241。5萬元成 交;2009年拍賣的王大凡一件《黃山四千仞》瓷板拍出780萬元的高價;而在2011年的嘉德春季拍賣會上,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畫《禹王治水圖》以920萬元創個人成 交紀錄。在不到數十年的時間裡,“珠山八友”瓷板畫的成 交價格從幾萬元直線上升到幾十萬,甚至成百上千萬。這些赤裸裸的資料足以說明瓷板畫具有廣闊的升值空間。

“珠山八友”詳解與發展

瓷板畫價格多少何許人在1916年以後,以雪景山水瓷畫為主。在瓷畫工藝上,已逐漸摸索出一套革故鼎新的技法。模仿何氏之贗品,均為其雪景山水畫。從筆墨特徵來看何氏畫雪景山水,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在構圖上遠承宋人造景取勢之長,講究章法佈局,注重近、中、遠三重構圖,山勢相疊,坡岸交錯,層次有序。

二是以豔黑為主勾畫山嶺,以赭石皴染陰陽層次,墨色秀潤磊落,次第有序,再以敷粉留白表現雪色。何氏在傅彩用料時,克服雪景色階少的特點,巧妙地把粉彩玻璃白運用於雪景山水之中,使畫面彩料濃淡自如,雪色逼真,層次有度,既有傳統填色的粉潤效果,又具有畫意生動的意味。注重單薄中追求晶瑩的效果,尤其是渲染雪霧天色,層次之微妙,表現出不凡的功力。而模仿品往往得其表象,多數在傅彩時為追求層次感而將玻璃白堆填較厚,用手觸控有起稜之感。

三是在一些細節的描繪上,何氏同樣以細膩的畫筆刻畫,如蹇驢踏雪,路上留下連串痕跡;若層宇樓臺,總以一兩處暖色調點醒。他的作品無論是大幅瓷板畫,還是小件印盒都用筆精到,工麗嚴謹,法度整飭。

“珠山八友”瓷畫是書畫俱佳的作品,雖書法落款各人風格不同,但留在作品上的文字都是純熟流暢,揮灑自如的。如果出現字跡大小不一、字型生硬拘謹的落款,十有八九是偽作。另外還必須注意,作品中偶然也會出現簡化字,但機率很小,如出現建國後的簡體漢字,這是作偽露出的馬腳。對於“珠山八友”各人的書法風格,必須在實踐中認真研究,仔細觀察,逐步掌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