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頻:希望能真正寫出那些邊緣小人物的生命力

孫頻:希望能真正寫出那些邊緣小人物的生命力

孫頻:希望能真正寫出那些邊緣小人物的生命力

孫頻,一個低調的“80後”作家,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自2008年開始寫作,現已出版《疼: 一種最堅固的“活著”》《三人成宴》《同體》《假面》《無極之痛》《鹽》等短篇小說集和長篇小說《繡樓裡的女人》。近日,孫頻又出新作——《鮫在水中央》。

孫頻的小說總是以“小人物”為主角,讀者總能在這些人物身上找到自己或者身邊人的影子。她最擅長描寫人性中的“惡”,有讀者讚歎她的犀利,也有讀者陷入她所描述的絕望情境難以自拔。

“對人的內化,對黑暗的尊嚴,對永恆生存困境的不竭追問,從黑暗中萃取著光明。”這是作家閻連科對孫頻新書《鮫在水中央》的評價。《鮫在水中央》收入孫頻的三部中篇作品,分別為《鮫在水中央》《天體之詩》與《去往澳大利亞的水手》。

相比於之前的寫作,《鮫在水中央》有了更為宏闊的眼光與關懷,時間脈絡錯雜互動、人物都經歷了巨大的創痛卻仍然能對生活抱有熱忱,各種歷史節點像是浪潮一樣裹挾著身處其中的人,大家身不由己地進行著自己被選擇的命運,而又在之後的漫長人生裡飽受多年前的選擇帶來的持續傷痛。

孫頻在之前的寫作中常常是毫不客氣地以筆為刀,殘酷地雕刻出人的悲慘境遇和支離破碎的人生,人物最後也是常常以悲劇收場。那麼,最新作品《鮫在水中央》是延續筆風,還是另有突破?日前,孫頻接受山西晚報專訪,談她的新作和她的創作。

灰暗裡的詩意,是為了突出文化和文明對人心性的養護

山西晚報:《鮫在水中央》收入的三部中篇作品,名字都很有特點,取名時是什麼樣的想法?

孫頻:名字要想很久的。既要營造一種意境,又不想太直白,《鮫在水中央》是取了鮫的意思,人魚或水怪,鮫人淚,本身都是很優美的意境,又給人一種想象空間。《天體之詩》則是把人放入宇宙,把渺小的人與巨大的天體做比,從而襯托出一種生命的開闊感。《去往澳大利亞的水手》則是因為陌生的澳大利亞是小男孩的一個無法實現的夢想,這題目本身就有一種夢幻感和疼痛感。

山西晚報:《鮫在水中央》的故事背景是一起兇案,在陰鬱沉重的文字中您穿插了許多詩意的筆觸,而且《鮫在水中央》的每一個小節後面幾乎都有古詩、詞等,為什麼這樣去處理?

孫頻:故事背景是一起兇案,如果無限放大關於兇殺和主人公的困苦處境,小說就會變得特別實特別笨重,而且調子會灰暗異常,所以我把故事放在山林的詩意裡,人與自然的共生是最大的詩意,可以消解小說背景裡的戾氣,讓小說變得輕逸起來。文中詩詞的作用也是如此,增加文字的空靈感以及突出文化和文明對人心性的養護,為主人公的行動交待一個內在的邏輯。事實上不只是詩詞,我覺得在我這兩年的小說裡,流露出不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傾慕,這大概與年齡有關係。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愈發能感受到古典詩詞中的靜美。

山西晚報:書中幾個主人公的設定都有一些特別的癖好或者習慣,是刻意為之嗎?這些被反覆強調的習慣在故事中又起到怎樣的作用?

孫頻:因為癖好或習慣是一個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性格的折射。刻畫人物形象與人物這些習慣是無法分開的,強調這些癖好也是為了讓人物形象更加生動豐滿。

山西晚報:《鮫在水中央》的發生地是鉛礦,《天體之詩》將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一個廢棄的工廠,近些年有些作家也寫過工廠,當工廠成為當代小說一個重要背景時,您怎麼看待關於工廠的寫作?

孫頻:關於工廠的寫作,其實並不是一種風尚,工廠記憶只是少部分作家的記憶,可能曾經的大工廠在他們的童年裡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而且工廠的興衰是我國發展的一部分,關係著一代人的命運,現在寫工廠的年輕作家寫的其實是自己的回望和反思,而不是真正屬於他們的生活,也算一種和解與成長吧。

山西晚報:考慮過改編《鮫在水中央》成為影視作品嗎?

孫頻:改編影視不在我的能力範圍內,能被改編成電影被更多人看到我自然很高興,但不強求,而且也需要同路人發自內心的欣賞與懂得才能改編好吧。

不是故意選擇這樣的題材作家只會寫最打動他的那些生活

山西晚報:發表《我見過草木葳蕤》時,您說過“這部小說算是我的轉型之作,把曾經的鋒利收起來不少”,那麼《鮫在水中央》是更深層次的轉型嗎?因為這部作品您把更想表達的隱藏起來,給了讀者一定的思考空間。

孫頻:《我見過草木葳蕤》算一次轉型,《鮫在水中央》也是做了一些改變的嘗試,我曾經的小說裡把所有的情感都露在外面,熾烈濃郁,後來我有意把這種濃烈藏起來一些,讓小說更幽微更含蓄一些,更有回味的餘地,也從那些尖銳的痛感走向開闊和寬容。不是說沒有痛感了,而是更含蓄更深沉,我覺得這樣才更符合真實的生活。

山西晚報:這次為什麼轉換成男性第一視角寫作?

孫頻:因為以前一直寫女性,多是從女性視角來寫,時間久了難免覺得有厭倦感,想換個視角。慢慢覺得小說寫的是人,不是性別,不必刻意突出男性或女性,有意想讓自己走出一些性別帶來的狹隘,能關注到這個世界上更開闊的東西,關注到更多的人群。

山西晚報:多年來,您寫過的主人公大多處於某種絕境,精神上也是炙烤的,《鮫在水中央》的三篇故事中的人物也是如此,為什麼一直執著於對人性的刨根問底?

孫頻:可能與我對小說的理解有關吧,我理解的小說就是在寫人在探索人,我希望我的作品中能稍微觸及到一些人生中被迴避被遺忘的角落,能真正寫出那些邊緣小人物的生命力。上天賜予每個作家的精神經驗都是個體的,是獨特的,不可強求的。

山西晚報:有人說您的寫作是“殘酷書寫”。

孫頻:不管承認不承認,生活本身確實是殘酷的,天地不仁,萬物為芻狗,講的就是這種殘酷。自然和天地從不會以人的意志和苦痛來轉移,人只有自己認識並化解自己的苦與樂。

山西晚報:您曾經說過,在創作過程中經常“痛”得寫不下去,為什麼喜歡選擇讓自己也讓別人“痛”的故事?

孫頻:其實不是故意選擇這樣的題材,而是生活給我的感覺本就如此,這是個感知力的問題,沒有目的性,作家只會寫最打動他的那些生活。

山西晚報:在這樣“痛”的作品裡,怎樣去發現和尋找人性的光亮?

孫頻:苦難與屈辱可以說是生活的最根本面目,但小說如果寫成完全的暗黑也並無太大意義,文學和藝術終究還是一種對人心的照亮和指引,也因了苦難與沉重,文字後面飄飛的詩意,以及深藏在水面下的那些光亮才尤其顯得珍貴和動人。“生活是文學的根本源泉”,這不是一句過時的話。我更希望《鮫在水中央》這本書的底蘊鋪著一層希望之光,如穿透水面而來的光。這也正如書封上的那句——向那些生命荒蕪但又不斷向上的人,向那些身陷泥沼但又渴望清潔的人致意。

從北方到南方,在擺脫巨大慣性之後感覺到了新的生命力

山西晚報:您的創作素材都來源於哪兒?自己的生活?身邊人的故事?

孫頻:作家捕捉素材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直接的有間接的,有可能來自於別人的一句話,有可能來自於一種氣味。但一切都是生活,小說最終都是來源於生活。

山西晚報:會專門為寫作而去體驗生活嗎?

孫頻:會的,為了寫好一片山林一定要親自去看那片山林,為了寫好一個人一定要多和這個人打交道。因為想象力很多時候真的無法替代生活的真實與豐富層次,想象力有時候也不足以創作出一種逼真的質感。只有不停地深入生活和人群,探索並真正理解。

山西晚報:您是80後,但作品卻寫得深沉,內在殘酷的同時也蘊含希望,這種寫作氣質很老成,您受過一些老作家的影響嗎?

孫頻:作家的成長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就是看著前輩作家的書成長起來的,前輩作家們的作品和文學才華滋養著後來者,才使文學寫作生生不息。至於寫作氣質的問題,一方面與作者本人的性格有關係,另一方面與作者對生活的理解有關係,因為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所以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寫作風格,每一個寫作者都是獨特的。一個作家在其寫作生涯中,會在不同的階段去喜歡不同的作家,沒有人會一直停留在原地,因為天地之間,萬事萬物都在生生不息之中。

山西晚報:我看了您之前的作品,對底層女性的命運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刻畫。請問您怎麼看女性寫作?

孫頻:女作家天性中更瞭解女性,可能更容易把女性寫好。但這只是性別中與生俱來的東西,不是刻意為之。女性寫作也不是什麼壞事吧,但每個作家都有階段性和變化成長,比如我以前多關注女性,但隨著年齡增長可能會願意關注更多人群和更多的存在方式。

山西晚報:您現為江蘇作協專業作家,在南京生活了,從北方到南方,您是否覺得自己的創作有什麼改變?

孫頻:人變換環境後第一感覺是諸多的陌生感對人的衝擊,但我後來很感謝這種變動,無論是我從山西到北京上學,還是從北京到南京,都讓我在擺脫巨大慣性之後感覺到了新的生命力。這其實是文化對人的影響,建築、城市、風土人情、植被,都能囊括進文化的大範圍,這一切都在影響著人們內在的精神狀態。借用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句話,人就是生活在生活之中的。

山西晚報:南京有沒有特別觸動你的地方?會不會考慮進行南京題材的創作?

孫頻:南京文化底蘊深厚,整體是一種寬厚而優雅的江南文化,但一個作家與一塊土地發生深層次的聯絡還需要時間,時間能讓無生命之物長出生命。

山西晚報記者 白潔

延伸閱讀

《鮫在水中央》節選

從工廠出來天已經黑了,我在晚風中踟躕向前,心中忽然就一陣悲傷。再這樣毫無進展地繼續下去,我也許就真的要山窮水盡了。

我們各懷心事地往前走,誰都沒有說話。走到十字路口,從一家商店的櫥窗前經過時,她朝那櫥窗看了一眼,已經走過去一段路了,她又回頭朝那櫥窗留戀地張望了一眼。昏暗的路燈下,我還是看到了她的目光,那種頭戴野花的小女孩的目光忽然又借屍還魂在了她身上。連日來積攢下的怨憤和此時的憐憫猛烈地衝撞在一起,像一種化學反應一樣,使我在一瞬間就做出了一個決定。

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自己身上還有多少錢,就扭頭帶著她回到了櫥窗那裡。櫥窗裡掛著一件紅衣服。衣服本身倒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只是紅得凜冽異常,這種原始粗糲的正紅色在這灰敗的北方縣城裡顯得異常招搖。

她直接就把新衣服穿在了身上,這種充滿熱烈妖氣的紅色與她身上的那種死滯凋敝鉚合在一起時,看上去是如此強而有力,但這強而有力又分明是一種疾病。在愈來愈昏暗的街道上,我們一路無話地往前走。街道兩邊已經開始出夜市了,風燈凌亂,人語喧譁,白天扔下的紙屑像魂魄一般在夜風中被踏過來踏過去。她的紅衣服使這個再普通不過的夜晚忽然有了些過節的氣氛。

夜空澄淨,月華如水,我說:“今晚月光這麼好,我帶你去吃點好吃的吧。”我帶著她找到一家人不多的飯館,臨窗坐下。窗戶開著,月光汩汩流進來,一種峭壁似的邊緣感似乎就在窗下。

穿著紅衣的李小雁端坐在我對面,她今晚一直不敢與我對視,但我能感覺到,好像有另外一個更緊張、更害怕的人,正從她的身體裡時刻向外窺視著我。

我第一次認真打量她,以前總覺得這樣太過殘忍,總是不忍。她的紅衣和她的白髮襯在一起,有一種古豔的哀傷。我看到她手腕處有幾道被利器劃過又癒合的紫色傷疤,看到她的虎口處居然穿了一個洞。又在她下巴內側看到一處奇怪的傷口,面積不大卻是圓形的,我能想到曾有一把鈍器,比如筷子或木棍,從這裡直直插進了腦袋。我還在她的脖子上看到過一大片暗紅的疤痕,那應該是某種面板病引起的區域性潰爛,後來也癒合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