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慈禧封為“楷聖”,把顏體寫到了新高度,可惜被雪藏了幾十年

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書法界有著名的“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趙子昂,代表了楷書的某種高度。

但對於學習者來講,僅僅執著於某一家是不夠的,學書法應該博觀而約取,然後才能厚積薄發,比如學習歐陽詢的字,你要知道他的“險絕”是怎麼來的,他是如何從北碑當中吸取的,北碑當中,又有哪幾個碑是歐陽詢的取法物件呢,比如《解方保墓誌》和《蘇孝慈墓誌》便是歐楷的源頭之一。

他被慈禧封為“楷聖”,把顏體寫到了新高度,可惜被雪藏了幾十年

比如學習柳公權的字,你要知道,“柳體”開始是如何繼承歐陽詢和顏真卿的,又是如何摒棄歐顏兩者的粗劣之處的,學習“趙體”楷書應該明白,與唐代相差幾百年的元代的趙子昂憑什麼能夠在楷書上與另外三人比肩,他的《三門記》、《膽巴碑》又是如何從“二王”處取法的呢?

而對於學習顏真卿楷書的人來講,追本溯源固然重要,而後世一些學顏體的大師,也同樣是取法的重要物件,在這個後學的書法體系當中,你能夠看到前輩高手是如何取法的,並且其書法當中,也有原作者所未曾出現的精神面目。

他被慈禧封為“楷聖”,把顏體寫到了新高度,可惜被雪藏了幾十年

在民國時期,有一位被譽為“民國四大家”之首的楷書高手,他出身於名門之後,父親在朝為官,他也學問極好,並且考中了進士,他少年時期便頭角崢嶸,五歲就可寫擘窠大字,並且得到了大書法家翁同龢的盛讚,及長由於他經常給內府寫文書,其書法被慈禧見到,於是封他一個“楷聖”的稱號。慈禧死後,其輓聯就是內府請譚延闓寫的。

在民國書法高手林立的時候,他的楷書傲視整個書壇。

他被慈禧封為“楷聖”,把顏體寫到了新高度,可惜被雪藏了幾十年

他就是譚延闓。

有人說他是一個吃貨,這話不假,他是組庵湘菜的創始人,並且才情之高,品味之雅,書法之妙,又因為位高權重,在民國時代顯赫一時。

他的“顏體”楷書取法物件,很多,從劉墉到翁同龢,從錢灃再上追顏真卿,尤其對於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領悟之深,甚至在某些方面,也達到了顏魯公之不到處,還有人將其評價為“顏真卿第二”,可見其書名之盛。

他被慈禧封為“楷聖”,把顏體寫到了新高度,可惜被雪藏了幾十年

對於學習“顏體”楷書朋友而言,有一個弊端,那就是顏真卿最經典的幾件作品都是碑刻作品,這對於領悟顏真卿真正的楷書妙旨大為不便,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學習後世的“顏體”大師的墨跡,在這些高手的墨跡當中,吸取真正的顏真卿楷書用筆手法,而在此基礎之上,再去上追顏真卿,方有事半功倍之效。

而後世的“顏楷”大師,譚延闓無一是數一數二的人物,當然由於他身份地位的特殊性,被打壓了多年,這樣一個顯赫一時的人物,今人竟多有不知,豈不惜哉?

他被慈禧封為“楷聖”,把顏體寫到了新高度,可惜被雪藏了幾十年

譚延闓生平最好的一幅顏體楷書作品無過於他的《枯樹賦》了,此作深得“顏體楷書”三味,乃是跡近顏真卿楷書的絕佳法帖。

他被慈禧封為“楷聖”,把顏體寫到了新高度,可惜被雪藏了幾十年

我們將此作的原作進行了博物館基本的復原,以供大家臨摹學習。

他被慈禧封為“楷聖”,把顏體寫到了新高度,可惜被雪藏了幾十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