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文字的相關知識

我們天天寫、天天看、天天用的漢字來說,有哪幾種字型,它們又是如何發展而來的?下面就和牡丹江中公教育一起了解。

在早期的原始社會,大家純粹憑藉記憶能力來記事,可事情繁雜、記憶能力有限,所以漸漸地,就出現了一種記事的方法——畫畫。發生什麼,就在巖壁上畫什麼,這種技能一經解鎖,就成為了人們主要交流方式之一,而為了讓交流更加便捷,有些畫不斷簡化,形成了符號並刻在了陶器上,這就是“陶符”。

到了商朝,由於當時的人們比較迷信,大事小事都要問問神的意見,就誕生了一種求神方式,把畫刻在龜殼上,祈求神明的庇佑,而龜殼被燒裂後,就會發出“bu”的音效,所以這種方式被人們叫做占卜。人們又想,和神明交流,就要嚴肅點,不能大家各畫各的沒個準則,於是就有人把大家常用的圖和符號定了一套規則,定好規則後的圖符有走向、有筆鋒,這就是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因為被刻在龜甲和獸骨上而得名的甲骨文。

同時,商朝也是我國青銅文化燦爛的時期,人們要記錄什麼事情,就刻在青銅器上,那時人們把青銅器叫做“金”,所以刻在“金”上的文字就被叫做金文。

到了周朝,雖然繼承了原先商朝的文字,但對甲骨文、金文的制式並不滿意,認為它們不夠規範,於是誕生了一種新型字型——大篆。占卜用龜甲,記大事用青銅器,記點雞毛蒜皮的日常,就用竹片吧,便宜便捷。寫字這個技能也因此不再是上流人士的專屬,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也開始用文字記事了。

戰國時期秦國在爭霸的過程中,地盤不斷變大,人多事也多,文字的發展就趨向簡化,在統一六國之前就有了簡化版的篆文——小篆,在秦完成統一之後,順利成為了官方文字,並在全國推行,以便鞏固統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書同文”。小篆雖然比大篆簡潔,可寫起來也是一堆曲線,彎彎繞繞不甚麻煩,於是負責抄寫工作的人發明了新的簡化字型,由於他們叫做隸人,所以他們發明的字型就叫隸書。

魏晉南北朝時,書法得到了很大發展。世人開始追捧工整的字型為諸多字型中的楷模,人稱:楷體。但寫楷書像爬,慢悠悠,人們就發明了另一種字型,像正經行走,又快又好認的行書,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第二和第三分別是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寒食帖》。

而發展到北宋,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印刷的普及使字型的研究者、使用者不僅僅集中在書法家,還有印刷匠們,他們搞不懂行雲流水、故作姿態,越規範越直觀就越好,於是後來產生了一種新字型——宋體。

至此,漢字的幾大字型基本形成,這些字型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將幾千年代代相承的精、氣、神,傳承至今。

公共基礎知識:文字的相關知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