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荷花詞,為什麼要包裝,宋朝才女幼卿的傳奇故事?

宋詞賞讀:百讀不厭的,自是荷花開較晚,辜負東風

“目送楚雲空,前事無蹤。漫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辜負東風。

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宋朝幼卿《浪淘沙。目送楚雲空》

一首荷花詞,為什麼要包裝,宋朝才女幼卿的傳奇故事?

這首詞是要慢讀的,這首詞的作者不是名家,雖然名字掛做”幼卿“,但實際能夠歸作無名氏之類。這首詩是怎樣發現的呢?是在南宋吳曾的筆記集裡,出現的一個故事,說是在北宋宋徽宗宣和年間,在陝西府的驛站牆壁上,寫了一個傳奇故事,說幼卿從小和表兄一起讀書,兩個人文字相通,但是當時年齡還小,表兄想締結姻緣,但是女孩子的父母以表兄沒有功名利祿,拒絕了,隨後將女孩子嫁給了武將。

第二年表兄登進士第甲科,在甘肅任職,正好女孩子的丈夫在此帶兵,兩家人邂逅在這個驛站裡。表兄策馬不顧,表妹寫下這首《浪淘沙》,以寄傷懷。你相信嗎?我是不相信的。

這首詩的確應該是題在驛站上的。這是一個失意的官員或者文士,在驛站中回憶大江離別和往事所做。但是正是因為這首詩的情感真摯而特殊,後來的人遂在提題詩上頭寫了一大段傳奇故事。

一首荷花詞,為什麼要包裝,宋朝才女幼卿的傳奇故事?

“目送楚雲空,前事無蹤。”這應該是在長江邊上,楚地才有的特殊感受。只有在湖北長江地帶,楚天浩渺,楚江開闊,才有這般的遼闊。說一個少女有深愁,可以看看李清照或者上官婉兒的詩詞都可以感覺出,上官婉兒“木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已經是皇家詩作的大氣,作為一個,剛剛結婚不到20歲的少女和少婦來講,她還不具備這種高屋建瓴的大氣。相反,這是一個失意官員的作品,年齡在30到45歲左右。

“前事無蹤”,自然是在送別的當口,前塵往事都已經過去和埋葬。這裡即是指情感,也是指過去的奮鬥。

一首荷花詞,為什麼要包裝,宋朝才女幼卿的傳奇故事?

“漫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辜負東風。”

這個“漫”字寫得表面淡然而滄桑,所謂遺恨,通常是最抱有期望,投入最深而最後失落的感覺。聯絡這首詩是在陝西驛站上發現,這個人在楚江邊上的送別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前程,是註定要離開煙水富庶之地,而漂泊向北。

他之前所做的努力,無論是事業還是感情都註定失落了。

節點來了。”自是荷花開較晚,辜負東風。”這一句非常的美,而且耐讀。但凡稍有一點荷花是常識的人都知道,唐朝文人圈最有名的一首高蟾的落第詩,就是“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說的是荷花自己出身低微,所以錯過了春風的愛撫,因為荷花高潔,無所抱怨。那麼這個句子化用高蟾的詩,如此明顯,第一讓人感覺是此人懷才不遇,是科考或者仕途出了大問題,不是落第就是貶官。

這中間的低沉鬱悶,是一個臨近中年的,有滄桑的人才能夠寫出來的。在這個傳奇故事裡,說這個年紀十六七的幼卿小姑娘,是說表哥來晚了,或者自己錯過了和表哥的相逢,這是非常牽強的。也無法和故事對應,因為誰是荷花,誰是東風,完全指向不明。

一首荷花詞,為什麼要包裝,宋朝才女幼卿的傳奇故事?

“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最明顯的就是寫男人在外的漂泊感,正是因為功名無成,行蹤不定,不能建立穩定的社交和情感關係,才有這樣身世之嘆。設若幼卿姑娘於此地見故人,她是將軍眷屬,何來深沉飄搖之感?又你相信她可以眾目睽睽題詩壁上?

“揚鞭哪忍驟花驄。望斷天涯人不見,滿袖啼紅。”

這仍然是在旅館回憶江邊的送別。對方是他的朋友的機率比情人大。江湖一別,海角天涯。而困境中的他,最現實的依戀也在現實中遠去。他自己還要北上。

讓人覺得是寫情人的,是滿袖啼紅。但放在全詩當中,這句的美,不是寫女孩子掉淚的小兒女氣,恰恰是夕陽如血,照在了身上,那種悲傷更為浩大。

而照應了中間那一句荷花,既是寫夕陽下的荷花正紅,也是寫的夕陽如淚。

聯絡此詩的背景應該是在南宋末年,家國動盪,在外求生求官,更加的顛沛艱難。這首詩裡的哀傷與絕望令人動容。這正是末世詩歌所能傳達的那種家國無依,身世飄零的悲感,豈能以小兒女情詩看待?

一首荷花詞,為什麼要包裝,宋朝才女幼卿的傳奇故事?

一個人生不逢時,無法把握看到的機會,雖然才力能夠勝任,但是命運不予,也只能酸心的說一句,自是荷花開較晚,辜負東風。這裡的壓抑,辛酸,無奈,清高,屈辱,埋沒,錯失,錯過,讓人百讀不厭。

當然,如果有人硬要解讀成恨不相逢未嫁時,也是可以的。其實正是因為這首詞非常的好,所以想讓它流傳的人給他它加了一些別人愛看到傳奇,以達到傳播的目的。

但是你若真以為是情詩,那我就只能笑一聲了。

真正要紀念的是這樣一個詩人,他顛沛流離在北宋的時空段,一首詞代表他真的來過這世間,努力過,悲憤過,哀傷過,飄零過,他是那些被歲月埋沒的一員。

一首荷花詞,為什麼要包裝,宋朝才女幼卿的傳奇故事?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