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眼之時,窺永珍盡覺無物

又到年底,時少事兒多。

常有飄零四方,流落各家大大小小廣告公司和營銷中心裡的策劃小弟小妹們和我探討一個問題,“為啥我們提的策(wen)略(an),甲方都說沒講到專案啊,是不是非要帶上案名才是講專案啊”,說實在的,這問題,討論來討論去,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有必要深入。只是言及於此,想到了小時候一直縈繞於心的一個問題。

那時候巷子裡,每到夕陽落下之時,老人們開啟電視開始看戲,我那時候就常常在想:這玩意兒有啥好看的,千軍萬馬打打殺殺講的挺熱鬧,可為什麼揚著馬鞭就算騎馬?明明一匹馬也沒有呀。

貧眼之時,窺永珍盡覺無物

我想不通,可老頭們都能看得懂。這也許算得上,古往今來一種藝術上的默契。明清發軔的中國戲曲,常被稱為“表意藝術”,關鍵就在於傳神造境。其超越了小小舞臺空間的限制,演員們的“日行千里”其實只需繞場一圈,透過動作身段的交替、情態唱詞的變化,還有與觀眾的認同、想象共同營造了這種如夢似幻的藝術。

貧眼之時,窺永珍盡覺無物

舞臺之上,無花無月,但表演之間,分明展現了一處百花亭中月色迷醉的幻境;而觀眾也透過長期看戲的經驗累積,在貌似程式化的戲詞中想象且感受到了演員和劇本的所造之境。小小之舞臺便能展現巍峨知山巒,千軍萬馬與百花明月。

話說回頭,就像之前拙文中常常言及的那樣,中國人,自古而今在日常生活的方丈之地中亦能容山納水,繼而臻入化境。就這點而言,文人的巧思帶給了中華藝術無窮無盡的靈感。

貧眼之時,窺永珍盡覺無物

大辮子李漁在《閒情偶寄·居室部》中,就說過對於書房營造陳設的理解:

幽齋磊石,原非得已。

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無聊之極思也。

短短數言,就能看出老李頭在生活“無聊”的間隙,輕輕鬆鬆就為自己營造了一方山水。這應該就是虛空的藝術,類於王陽明的心學,當真有趣。

貧眼之時,窺永珍盡覺無物

白牆上掛著渺遠天地,青松盆景,就是“十里聞風聲”的山中幽谷;而窗邊一盆碗蓮,更是恰到好處的接到一片月光,碧波粼粼。將人置身於自然造化中的體驗,且又在方寸之境造出,即為丈山尺樹,時有物外之趣。與戲曲一致,文人之陳設造境並非需要如實的還原,而是在棄滓存精之後,進而寫意與審美的創作。

貧眼之時,窺永珍盡覺無物

現當代美學大師宗白華先生曾言:

空靈中傳出震盪,神明裡透出幽深,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是中國藝術的一切造境。

讓有限之空間中充滿格調與文化,給靈魂以某種不可名狀的感知情緒和心理聯想,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直言便是心思的延伸。

所以拉回頭再回顧開篇提到的問題,其實現在看來已經不成什麼問題,天地有多大,景色就有多美,格局就有多壯闊,自己也就有多明澈。將自己的價值觀凌駕於他人之上,並要求“理解與執行”,與其“夏蟲語冰般地說不清道不明,惹得一生累”,還不如直接說,“就這樣,別說了,做吧”,乾淨利落,不失豪傑之風範。

但願,每一個曾把“房子”比作天地的人,見天地,也見自己。

Custom Photo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