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

“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這是駱賓王在《在獄詠蟬並序》中的話,他盛讚蟬不因道路昏暗就看錯事物,不因世俗渾濁而改變自己的本質。蟬是不起眼的動物,但在古代卻被詩人賦予了別樣的氣質,從而成為古典詩詞的常客。

蟬很早就被寫入古典文學作品中,《詩經·豳風·七月》雲:“四月秀葽,五月鳴蜩”,這裡的“蜩”就是蟬。“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古人將蟬分為春、夏、秋三種。《禮記》說:“仲夏之月蟬始鳴,孟秋之月寒蟬鳴”。春蟬鳴聲尖而高,“風松不成韻,蜩螗沸如羹”;夏蟬的叫聲是我們最熟悉的,法國作家法布林在《昆蟲記》裡把夏蟬比作“不知疲倦的歌唱家”,在林間枝頭盡情歌唱;而秋蟬的叫聲哀婉悽切,“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這裡的蟬就被賦予了人的感情,憂愁之人聽到的蟬聲也是悲涼悽苦的,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的:“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蟬作為文人抒情言志的重要載體,可發悲秋之慨嘆,所以常有“哀蟬”“寒蟬”之說。“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借蟬的哀鳴抒發感時悲逝之情;柳永在《雨霖鈴》中用“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來渲染離愁別緒。白居易和劉禹錫常相唱和,在《答夢得聞蟬見寄》中有這樣兩句詩:“人貌非前日,蟬聲似去年”。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58歲,這一年,他獲授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告別長安,啟程去洛陽,自此再也沒有回過長安。他暫時擺脫了世俗紛爭,過了一段隱士般的生活,但是他並沒有忘記現實,在這首詩裡,他深感年華漸去。

真正讓文人志士對蟬愛之不渝的原因應是蟬的高潔品性。《荀子·大略》中說:“飲而不食者,蟬也”;蕭統《蟬賦》雲:“茲蟲清潔,惟露是餐”,古人認為蟬飲露為生,具有清潔本性。“尋長枝以凌高,靜無為以自寧”,蟬棲息在高高的樹枝上,遠離塵囂,被賦予“高尚、廉潔、淡泊”之特質。在《史記》中,司馬遷如此讚美屈原:“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蟬本生長於汙泥之中,但卻能夠從濁穢的環境中蛻變出來,不染汙垢,保持皎潔,等到羽翼長成,就餐風飲露,獨唱高枝,司馬遷以此來表明屈原超脫俗塵的清白,實在貼切。

由於蟬有這樣的習性,晉代陸雲《寒蟬賦並序》中論述蟬有文、清、廉、儉、信五德:“夫頭上有緌(古時帽帶打結後下垂的部分),則其文也。含氣飲露,則其清也。黍稷不享,則其廉也。處不巢居,則其儉也。應候守常,則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則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若有此五德,便可修身立世。據說古代近侍之臣冠加貂蟬,便是借蟬居高枝清潔不染寓意官居高位而清廉自持。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唐代詩人虞世南的詠蟬詩,蟬鳴之所以長遠,是因為自身站的高,而不是藉助風力,虞世南說是詠蟬,也是藉此來表明自己的高潔品質。虞世南才高學廣,志性剛烈,多有建言,有“忠讜、友悌、博文、詞藻、書翰”之絕。正因如此,虞世南筆下的蟬才顯得高貴傲然。駱賓王曾作《在獄詠蟬》用“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來為自己的清白髮聲;“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這是李商隱與蟬的對白,蟬的叫聲讓詩人警醒,雖一貧如洗,可是內心卻清如止水,這何嘗不是一種對自身清高之志的言說呢。

情以物遷,同是詠蟬卻有不同感受,也許心志高潔,才能棄聒噪取清音,在蟬聲中賞明月清風。

◎本文原載於《中國紀檢監察報》(作者範永林),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