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條件再艱苦也要堅持讀書的小故事,他們身上都發生了什麼呢?

古人條件再艱苦也要堅持讀書的小故事,他們身上都發生了什麼呢?

……

昔仲尼,師相橐。古聖賢,尚勤學。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

古人條件再艱苦也要堅持讀書的小故事,他們身上都發生了什麼呢?

寫在前面的話

三字經在給我們介紹了古代聖人尚且勤學的例子之後,接下來又用兩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即使條件再艱苦也要堅持讀書的道理,故事中這兩位主人公可能不像孟子、孔融那樣膾炙人口,那麼在他們身上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講給孩子們聽

在開始故事之前,先給小朋友們介紹一下古人書寫用的東西,在古代可不像我們現在可以用白紙寫字,在春秋戰國到西漢這段時期,人們只有兩種可以用來書寫的東西,一個是“絲帛”,一個是“簡牘”,“絲帛”是一種非常昂貴的東西,普通百姓家裡孩子學習是用不起絲帛的;“簡牘”是利用竹子透過非常繁鎖的程式製作而成的。瞭解了這些,接下來我們開始今天的小故事。

披蒲編的故事

西漢時期,有一個叫路溫舒的人,小時候家裡十分貧窮,父親沒錢讓他讀書,只好讓他給人家放羊。雖然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學習。他經常找別人借書看,有一天他放羊的時候,發現河邊有一種葉子很寬的蒲草,於是他想如果用蒲草編成了一張席子,就可以在席子上把借來的書抄下來讀了,路溫舒就是靠這樣的方法從抄的書中得到了不少的知識,後來成為了西漢時期著名的司法官。

削竹簡的故事

漢代有一個叫公孫弘的人,因為家裡比較窮,他靠給別人放豬謀生。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公孫弘就四十多歲了,這要是按現在人看來,一個四十多歲豬倌的人生基本就一眼看到頭了。但即便如此,公孫弘並沒有放棄學習,在竹林中放豬時,他把青竹削成竹片向人借來《春秋》抄了誦讀,漸漸的積累了很多的知識。在公孫弘六十歲那一年,漢武帝即位了,漢武帝開始在全國廣招人才,公孫弘就以賢良的身份被徵召作了官。

價值觀傳遞

哪怕條件再艱苦,也不要放棄學習。

珍惜我們現在優越的學習條件,勤奮學習,學無止境。

古人條件再艱苦也要堅持讀書的小故事,他們身上都發生了什麼呢?

寫給父母的話

這兩個小故事講的都是在極端艱苦條件下堅持學習的事例,可能大家會覺得現在條件這麼好了,怎麼還會到沒有紙的地步?所以就認為這些故事對我們現代的教育意義已經不大了,其實三字經想傳達給我們的是人沒有任何理由不好好學習,古人在條件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尚且刻苦學習,還能有比這種條件更差的嗎?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無論在什麼條件下都不要放棄學習。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面對現在如此優越的學習條件,我們的孩子們更要懂得珍惜,充分利用各種條件和資源積累知識,豐富自己。

擴充套件閱讀

不知道小朋友們有沒有聽過“後來居上”這個成語?這個成語典故就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公孫弘有關係。

漢武帝時期有一位大官叫汲黯,他擔任主爵都尉一職,位列九卿。後來漢武帝求賢若渴,任用人才不避親疏,不問出身,在全國召集賢良人才,也就是在那一年,公孫弘以策問第一而應召作了官,後來他一路高升,最後成為丞相。當時還有一位叫張湯的人,是一位侍御史,他因治巫蠱而升遷,最後成為御史大夫。而汲黯卻在九卿之位11年不曾升遷。在這二人逐漸顯貴到與汲黯平起平坐的時候,汲黯便詆譭他們,並對漢武帝抱怨說:“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意思是說“陛下任用群臣好像堆積柴火一樣,後來的反而堆在上面。”現在我們常用這個成語讚揚那些後起之秀。

古人條件再艱苦也要堅持讀書的小故事,他們身上都發生了什麼呢?

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嘍,三字經隨後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小故事呢?敬請期待明天“懸樑刺股”的故事。我們不見不散。

往期閱讀

讓孔子不恥下問、拜他為師的是誰?他又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三字經》——-融四歲 能讓梨 弟於長 宜先知

《三字經》——-香九齡 能溫席 孝於親 所當執

給孩子們聽五子登科的故事

古人條件再艱苦也要堅持讀書的小故事,他們身上都發生了什麼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