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檢大觀園之後,薛寶釵才知道她的人際關係有多差,都想讓她離開

表面上的繁華,總是會欺騙一個人的眼睛,花柳繁華的榮國府,就是這樣一個欺騙性極強的地方。

當榮國府平靜的時候,表面上每個人之間都個個相好,呈現一派骨肉情深的樣子。

可一旦有觸及自己利益事件發生的時候,其實這個時候才是檢驗人性的最佳時間。只有在這個時候,薛寶釵才會突然發現,原來她在榮國府經營了近10年的人脈,其實毫無作用。

抄檢大觀園之後,薛寶釵才知道她的人際關係有多差,都想讓她離開

榮國府的豪門貴婦,包括寶釵的親姨媽王夫人在內,沒人把寶姑娘當回事兒;

榮國府的姐妹們,更是從未把薛寶釵當成過骨肉手足。

當寶釵用銀子買出來的好的潮水退去後,寶釵才算真正地看明白,不止她有心機懂得場面上的應酬,榮國府的人比她更有城府,更會算計。

抄檢大觀園的事件發生後,薛寶釵悄悄地搬出了她大概住了8年的蘅蕪苑。

薛寶釵願意走嗎?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果她願意搬走,她早就搬走了,不會一住住8年。

薛寶釵想找理由留下來嗎?

答案是肯定的,可惜沒有任何人給她下個臺階的機會。

探春更是說出了有名的那句:

親戚們好,也不必要死住著才好

一.抄檢大觀園,沒人關注過客人薛寶釵

抄檢大觀園之後,薛寶釵才知道她的人際關係有多差,都想讓她離開

由於邢夫人在大觀園中撿到了汙穢之物繡春囊,由於這件事情,引發了造成榮國府內部極度衰敗的抄檢大觀園事件。

且不論這件事情是對是錯,邢夫人和王夫人兩個榮國府的豪門貴婦,既然已經決定了要抄檢大觀園,那麼她們有足夠的理由將這件事情部署周密。

尤其是榮國府的當家主母王夫人,她身上的責任,要求她必須將抄檢榮國府這件事情產生的後果降到最低。

邢夫人將繡春囊封給王夫人看,自己並不出面,這本身就是意味著對王夫人的問責。

邢夫人就是要看熱鬧地一般,看看王夫人要如何處理這件事。

這時候王夫人身上的擔子就更重了!

而王夫人要如何反應?

當時的時間點是白天,王夫人還有幾個小時的時間可以佈局,這個時候王夫人最應該關心的是什麼?

答案異常清晰,出了繡春囊事件這種丟人現眼的事情,王夫人首先要做的,是儘可能地不讓這件事情傳出去。

抄檢大觀園之後,薛寶釵才知道她的人際關係有多差,都想讓她離開

我不做老生常談,如果王夫人對薛寶釵這位外甥女還有一分關懷,在抄檢大觀園之前,她就應該想到把薛寶釵給摘出去。

大觀園住著的其他人,要麼是榮國府的媳婦;要麼是榮國府的自家的孩子;要麼是同榮國府有血緣的姑娘。

薛寶釵,是大觀園中住得最特別的一個人。

她與榮國府沒有血緣關係,沒有血緣這個強烈的紐帶,使得榮國府不應該把薛寶釵當成自家人。

對於薛寶釵,榮國府是輕不得重不得,那麼最佳的方式,是王夫人在抄檢大觀園之前,找個理由讓薛寶釵回薛姨媽那裡住幾天。

這才是親戚間,應有的情分和關照!

排除了薛寶釵,大觀園中剩下的都是自己人,就算起了內訌,有血緣這個紐帶也可以輕鬆化解。

可王夫人沒有這麼做!

那個時候王夫人,心心念唸的是自己的鳳凰兒子賈寶玉。順便多說一句,邢夫人把繡春囊給王夫人看是為什麼?

抄檢大觀園之後,薛寶釵才知道她的人際關係有多差,都想讓她離開

這就是懷疑繡春囊是賈寶玉的,誰讓賈寶玉是大觀園中唯一的男子,而且當時這位鳳凰公子哥也不小了。

王夫人能夠昏了頭地做出抄檢大觀園這種決定,從某種角度可以理解,這其中包含了母親對兒子的愛。

為了洗清賈寶玉的嫌疑,王夫人願意付出任何的代價。

而這份代價,包含了王夫人親外甥女薛寶釵的清譽。

當時薛寶釵在榮國府已經住了10年,她時時捧著、敬著她的姨媽王夫人。薛寶釵對王夫人的追捧,可換來了王夫人對她的憐惜?

很明顯,答案是否定的。

王夫人完全不在乎薛寶釵這個外甥女。

王夫人的身上有足夠的資源,薛寶釵能不能上青雲,薛寶釵能不能嫁豪門,這一切都掌握在王夫人的手中。

豪門貴族講的,是兩個家族利益的相互交換。薛家沒有辦法與榮國府進行利益交換,這自然導致了薛寶釵被王夫人所忽視。

抄檢大觀園之後,薛寶釵才知道她的人際關係有多差,都想讓她離開

王夫人好像完全沒有薛寶釵這個外甥女一般,直接作出了抄檢大觀園的決定。

而忽視薛寶釵的,可不只是王夫人一個人,薛寶釵的親表姐王熙鳳,同樣忽視了寶釵這個表妹。

別看薛寶釵同榮國府的三春姐姐妹妹叫得親,可實際上她們毫無血緣關係。

在榮國府只有兩個同輩與薛寶釵有著血緣關係,這兩個人分別是賈寶玉和王熙鳳。

賈寶玉不知道會發生抄檢大觀園這件事,暫且不提他。

此時單錶王熙鳳,繡春囊事件發生後,薛寶釵的親表姐王熙鳳,可是在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這件事。

說王夫人一時情急,忘記了薛寶釵的存在,這種事情也有可能發生,畢竟王夫人當時也50多歲了,有時候做事難免糊塗。

可王熙鳳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她才20多歲,她一定不會忘記,大觀園中還有薛寶釵這位小表妹的存在。

對於抄檢大觀園,王熙鳳是不贊成的。除了這件事情之外,王熙鳳沒有做任何對錶妹薛寶釵有利的事情。

抄檢大觀園之後,薛寶釵才知道她的人際關係有多差,都想讓她離開

在抄檢大觀園的事前,王熙鳳沒有特別提醒王夫人要關注薛寶釵;

等到抄檢大觀園發生時,王熙鳳卻對王善保家的說,薛大姑娘的屋子斷乎是抄不得的。

這又是為什麼?

王熙鳳這麼做,表面上是對薛大姑娘好,可實際上,也讓薛寶釵失去了洗清自己嫌疑的機會。

王熙鳳對新表妹薛寶釵,做得真是夠絕!

不是問題就來了,王熙鳳為什麼要這麼做,表姐妹之間有什麼解不開的愁怨嗎?

說一千道一萬,一切還是由利益造成的。

此時的王熙鳳是榮國府的當家少奶奶,這個職位給王熙鳳帶無數的資源和利益,這使得王熙鳳當然不願意放棄這個職位。

由於王熙鳳是王夫人的親侄女,無論賈寶玉娶誰,王熙鳳都還會出現在榮國府當家媳婦的名單中。

除了薛寶釵!

一旦賈寶玉娶了薛寶釵,王熙鳳身上有的資源,薛寶釵全有。

抄檢大觀園之後,薛寶釵才知道她的人際關係有多差,都想讓她離開

王熙鳳身上沒有的卑微跪舔王夫人的能力,薛寶釵也有。

薛寶釵這個人對王熙鳳的威脅巨大,實實在在的利益衝突,決定了王熙鳳可以對親表妹下手。

抄檢大觀園的始作俑者都是薛寶釵的至親,可是卻沒有人為這個姑娘考慮過。

抄檢大觀園後,其他的姑娘都洗清了嫌疑,而這時的薛寶釵該怎麼辦?

她只有為了避嫌疑,提出搬出去這一條路可以走……

二.早就被人看透了的薛寶釵

抄檢大觀園之後,薛寶釵才知道她的人際關係有多差,都想讓她離開

很多釵粉都認為薛寶釵的人際關係特別好,主要論據就是原文中的這句話:

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由於本篇不討論林黛玉,此時只順便說一句,這句話中從沒有說過林黛玉的人際關係不好,只是說林黛玉不大得下人之心。

而下人之心怎樣能得到?

只要主人打賞打得多、打得勤,這個人就能大得下人之心。

而且退到最後,就算林黛玉的人際關係真的不好,也不能反證薛寶釵的人際關係就好。如果林黛玉的人際關係是倒數第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薛寶釵的人際關係是倒數第二。

實際上,薛寶釵的小姐妹中的人際關係究竟如何?

作者從未寫過,只有長輩曾經禮節地的誇獎過薛寶釵。

薛寶釵在小姐妹中的人際關係究竟如何,經過抄檢大觀園這件事情一試,才能真正地看得出來。

李紈很喜歡薛寶釵嗎?

抄檢大觀園之後,薛寶釵才知道她的人際關係有多差,都想讓她離開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薛寶釵真想離開大觀園嗎?

毋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

一個人會不會有發展,先看平臺,後看個人能力。

薛寶釵在大觀園中住著,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個平臺給了她無窮的施展空間。

薛寶釵提出離開大觀園搬出去居住,不過就是虛晃一槍,如果大觀園中人禮節性地挽留她,自然就會“勉為其難”地留下來繼續居住。

薛寶釵會做什麼,早就在李紈的意料之內。如果薛寶釵人緣真好,如果李紈真關心薛寶釵,李紈會暗示薛寶釵,寶釵如果現在走了,不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意!

聽完了這些話,薛寶釵裡子也有了,面子也有了自然會留下來。

可李紈偏不這麼說:

好妹妹,你去只管去,我自打發人去到你那裡去看屋子。

抄細節就能看出,李紈說的這句話有多麼不給薛寶釵留餘地。

抄檢大觀園之後,薛寶釵才知道她的人際關係有多差,都想讓她離開

薛寶釵已經為自己留下了迴歸的後路,寶釵說的是過幾天還回來。只要李紈順著寶釵的話茬說下去,寶釵全了自己的面子就會留下來。

可寶釵還沒走呢,李紈就已經準備安排人去看屋子了?

是什麼意思?

這就是要收屋子的意思,李紈的意思非常明顯,就是寶釵她不要回來了。

李紈為什麼會這麼做?

答案很簡單,李紈的想法會和王熙鳳差不多,薛寶釵還不是賈寶玉的媳婦呢,就已經混進了榮國府的管理層。

寶釵要是再繼續住下去,更會大大擠壓李紈那本就很小的生存空間。

賈寶玉無論娶了誰, 王夫人都會平衡兩房兒媳婦,李紈母子的日子不會過得太差。一旦寶玉取了薛寶釵,王夫人就會依仗著她的鳳凰兒子和外甥女兒媳婦,儘可能多地攬取榮國府的財產,這會嚴重損害李紈母子的利益。

抄檢大觀園那個時間點的李紈,對薛寶釵真的已經深惡痛絕。

抄檢大觀園之後,薛寶釵才知道她的人際關係有多差,都想讓她離開

李紈會覺得,薛寶釵離榮國府,離她的家越遠越好……

而探春呢?

探春同樣會持這種想法。

探春是榮國府為數不多有擔當的姑娘,她是真的想挽救這個家族。

李紈、探春、寶釵曾經一起協理過大觀園,探春是用盡了全部力量,想要為家族開源節流。

可薛寶釵呢?

薛寶釵等於把探春開源節流的方式全部否定,薛寶釵想要做的,就是利用在榮國府當家的資源,為自己收買人心。

對了,薛寶釵就是這麼大得下人之心的。

然後呢?

賈府的未來薛寶釵不關心;榮國府的未來薛寶釵也不關心,寶釵從來只關心自己小家的利益。

而寶釵這樣的人如果嫁進了榮國府,背後再有同樣愚蠢的王夫人做支援,這對於榮國府來說打擊是致命的!

抄檢大觀園之後,薛寶釵才知道她的人際關係有多差,都想讓她離開

探春是個小女孩,其他的事情她管不了,為了榮國府的未來,她可以在此時說出這樣的話:

正是呢,有叫人攆的,不如我先攆。

像薛寶釵這樣圓滑沒有擔當之人,早已經不適合當時風雨飄搖的榮國府。

薛寶釵這樣沒有眼界、沒有格局之人,也早已擔不起榮國府當家少奶奶的重任。

榮國府需要的當家少奶奶,是秦可卿、探春、林黛玉的合體。

秦可卿的方向,可以保證賈府的平安;探春的擔當,可以保證賈府的日子能過下去;林黛玉書香門第的出身,可以保證賈府迅速轉型。

在那個時間點上,榮國府還有挽救的機會,不需要薛寶釵。

在抄檢大觀園之後,岀於維護自己利益也好,出於維護整個家族的利益也好,那個時候的薛寶釵,人際關係已經差到了,被所有有實權的同輩所不容。

當寶釵離開榮國府時,沒有人為她說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