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No.83|東坡詞 “減字木蘭花·迴風落景”

此詞當作於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五月,當年二月蘇軾以龍圖閣大學士知揚州。

晁補之時任揚州通判,為蘇軾屬吏。

二人會於揚州晁氏隨齋。

晁補之,“蘇門四學士”之一,五月底,天氣已熱,蘇軾去訪晁補之。

晁補之在書齋裡放了一盆白荷花,盆中清泉四溢,頓覺暑意全消。

蘇軾作《減字木蘭花》詞。

《減字木蘭花·迴風落景》

原文

迴風落景,散亂東牆疏竹影。

滿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溼衣。

夢迴酒醒,百尺飛瀾鳴碧井。

雪灑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減字木蘭花: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簡稱《減蘭》。《張子野詞》入“林鐘商”,《樂章集》入“仙呂調”。雙調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後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又有《偷聲木蘭花》,入“仙呂調”。

回:旋轉。

景:同“影”,日影。

清微:清涼微細,猶清和,毛傳《詩。大雅·傑民》“穆如清風”雲:“清微之風,化養萬物者也。”

不溼衣:謂寒意沁肌。

“百尺”句:謂從佈滿青苔的百尺井中汲水。瀾,波浪。

麾:同“揮”,揮灑。

白玉肌:指白荷花。

“送走了迴旋的熱風,落日的美景,迎來了東牆上散亂的疏竹月影。

滿座賓客漸漸感受到些許的清冷,寒泉並未濺溼薄衣,寒意卻襲入了袖筒。

夢斷酒醒,百尺噴泉從綠井裡發出鳴聲。

揮灑的冰雪散落在白芙蓉一白玉美人般的肌膚之中。”

此詞抒寫宋人晁無咎於夏日汲寒泉浸白荷花以納涼的妙想,和坐客皆爽快自在、稱心如意的情景。

生活小事,卻描繪得繪形繪色,生動如畫,表現出一一種清幽疏朗,意象流動,別造新境,快事灑落的美感境界。

上片先從夏景寫起:“迴風落景。散亂東牆疏竹影”。

空中飄蕩著迴旋的夏風,落日的光輝,照著散亂在東牆的竹影,令人似乎感到一種舒展輕鬆的涼意。

這種涼意,也許是人們在特殊境遇中的一種錯覺。

因為“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漬白芙蓉”,在清涼中微帶一些荷花的香氣,而使暑夏的煩悶燥熱頓然冰釋了。

“滿座清微,入袖寒泉不溼衣”,此句是詞序中說的“坐客絛然,無復有病暑者”的藝術註腳。

絛然,表示爽涼自在,一身輕快。

這都是因為寒泉的冷氣鑽人衣袖卻不打溼衣服的原因。描述細微而具有體驗感,引人入勝。

下片“夢迴酒醒,百尺飛瀾鳴碧井”,由於泉水透涼,不意酒醉後睡了一小覺,忽然夢中驚醒,好像聽到深井中汲水飛濺發出轟鳴的聲響。

“雪灑冰磨。散落佳人白玉肌。”詞人夢醒後所看見的,是侍酒女郎正在勸酒。

那清涼的泉水水花,像雪珠冰花般嘖灑在她潔白如玉的手臂上。

詞人此時此地的百般愉悅,表現了他對晁無咎創造性納涼方法的讚美。

東坡對晁無咎的睿智才華時有讚歎,如他曾贊其文“博辯雋偉,絕人遠甚”(見《宋史·晁補之傳》)。

而文如其人,晁無咎的智慧同樣也表現在日常生活等諸多方面。

東坡平素最崇尚“智者創物”(見蘇軾《書吳道子畫後》)。

此詞實際上表達了東坡“創物”思想的張揚,是不能將此詞的主旨停在一般日常生活樂趣的低層面上來理解的。

解讀No.83|東坡詞 “減字木蘭花·迴風落景”

若有“修改、糾錯”,請聯絡作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