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山木篇:孔子受困於“陳蔡”之地

莊子是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其作品收錄於《莊子》一書,代表作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

據傳莊子隱居南華山,唐玄宗天寶初年,被詔封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亦因之被奉為《南華真經》。

下面來看看其中的“山木篇”:

《莊子》山木篇:孔子受困於“陳蔡”之地

1.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左據(jù)槁(gǎo)木,右擊槁(gǎo)枝;而歌焱(yàn)氏之風;有其具而無其數,有其聲而無宮角;木聲與人聲,犁(lí)然有當於 人之心

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受困,整整七天七夜,不能生火煮飯。

左據槁木,右擊槁枝:孔子左手靠著枯樹,右手敲打著枯枝;表示很飢餓,沒啥力氣了。

而歌焱氏之風:但依然哼著小曲。

有其具而無其數:有打拍子的器具,卻沒有節奏。

有其聲而無宮角:有敲擊的聲音,但五音不全。

木聲與人聲,犁然有當於人之心:敲擊聲和唱歌聲音清清楚楚,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唱歌人,也就是孔子,此時此刻的心境。

2.顏回端拱(gǒng)還目而窺(kuī)之

顏回恭敬地站在一旁,轉過頭來偷偷看老師。

《莊子》山木篇:孔子受困於“陳蔡”之地

3.仲尼恐其廣己而造大也,愛己而造哀也;曰:回,無受天損易,無受人益難;無始而非卒(zú)也,人與天一 也;夫今之歌者其誰乎

仲尼恐其廣己而造大也:孔子真擔心顏回,過於看重自己,而誇大此時此刻的困境。

愛己而造哀也:過於愛惜自己的身體,感到哀傷;也就是顏回心疼老師。

回,無受天損易,無受人益難:就和顏回說,不受到自然的損害容易,不受他人的傷害困難。

無始而非卒也,人與天一也:世界上的事,有開始就有結束,人與自然原本就是一樣的。

夫今之歌者其誰乎:現在悠然自得,唱歌的人是誰呢?當然是我在唱歌,你的老師孔子在唱歌,沒什麼好擔心的。

4.回曰:敢問無受天損易

顏回說:我冒昧地請教老師,什麼叫做不受自然的傷害容易?

5.仲尼曰: 飢渴寒暑,窮桎(zhì)不行;天地之行也,運物之洩也,言與之偕(xié)逝之謂也;為人臣者,不敢去之;執臣之道猶若是,而況乎所以待天乎

飢渴寒暑,窮桎不行:孔子說:飢餓口渴,嚴寒酷暑,受到窮困,使人處於困境。

天地之行也,運物之洩也:這是天地的執行,萬物的自然變化。

言與之偕逝之謂也:我說的意思,就是要隨著天地,萬物的變化而變化。

為人臣者,不敢去之:做臣子的,不敢違抗君主的旨意。

執臣之道猶若是:做臣子的道理尚且如此。

而況乎所以待天乎:何況是對待老天爺呢?孔子意思,天命不可違,面對任何逆境,就是順其自然。

《莊子》山木篇:孔子受困於“陳蔡”之地

“山木篇”以山木為比喻,主要討論處世之道,寫了許多處世不易和世事多患的寓言故事,希望從中找到一條最佳途徑,解決人生困惑。

莊子把“道和人”緊密結合在一起,使“道”成為人生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他所關注的“道”是以人為核心,從人的生命,人的精神,人的心靈去闡釋“道”。

《莊子》和《周易》《老子》並稱為“三玄”,在哲學領域有較高研究價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常常翻閱,使得心靈安靜下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