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特立獨行的人而又不陷於孤獨,這怎麼可能呢?

一個特立獨行的人而又不陷於孤獨,這怎麼可能呢?

◆◆

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今天看了一部《旅行終點》的電影,平緩的看著影片中兩個男人對話。

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暢銷書《無盡的玩笑》作者大衛·福斯特·華萊士和《滾石》雜誌記者一同踏上新書全國宣傳之旅過程中發生的故事。

它是一部值得深入思考的話嘮電影。大段大段的對話與採訪的橋段,鏡頭不是在車裡就是在屋子裡,出場人物也少得可憐。

這部片子有兩種角色關係,一種是採訪者與受訪者;另一種是作家與作家。對記者來說,我渴望成為你,成為那個成功的受萬人擁戴的暢銷作家,但我又明瞭你成功的秘訣源自痛苦。

作家羨慕記者,帥氣,口燦蓮花又精於社交。

作家到三十四歲還是孑然一身,一個人住在房子裡,有兩隻狗狗陪伴,為了防止自己沉迷電視機於是沒有買電視機。

記者問他,為什麼不找個伴侶?

“我只是覺得如果可以跟人分享這些美好的事情會很棒。”他說,但是他無法跟普通朋友分享這一切,因為來找他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操心,都是帶著目的而來的;其次,他的工作特點讓他身邊無法留住親近的人,他的工作特點是寫作時需要獨處,在他看來,一旦“全情投入”便會有非常強的“自我意識”,這種意識會讓任何身邊的人成為“被利用的物件”,這不僅讓身邊的人不能忍受,也是他不願意去做的。

因此,他只能感嘆:“如果有個人可以跟你共同生活,分擔一切該有多好,無論是開心還是困惑,面對著她你都可以放得開。”

作家深夜無奈的對著記者說道,我的創作,源自我無法被拯救的痛苦,那隨時可能再度吞噬我的痛苦。

影片中作家說,有人要從燃燒的大廈上跳下來並不是說他們不害怕從高空墜落,而是另外的選擇更加可怕。因而你可以想象,什麼樣的選擇會可怕到令你認為,躍下高樓變成了一種解脫。我不知道你是否有類似的經歷,但那樣的痛苦超越了一切生理上的傷害。

所以作家最後才要對記者說,你不要成為我。

世上有克己助人的慈悲和捨己救人的俠客,不過,每一個人終究是一個生物學上和心理學上的個體,最切己的痛癢也唯有自己最能真切的感知。

大衛·福斯特·華萊士是推動文學發展的作家之一。最出名的小說《無盡的玩笑》可稱得上是長篇鉅著。2008年,華萊士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家中自殺,年僅46歲,此前他一直長期服用抗抑鬱症的藥物。

以前看到描寫孤獨的一段話,覺得放在這裡正合適:

一個特立獨行的人而又不陷於孤獨,這怎麼可能呢?然而,儘管註定孤獨,仍然會感覺到孤獨的可怕和難以忍受。上帝給了他一顆與眾不同的靈魂,卻又賦予他與普通人對於人間溫暖的需要,這正是悲劇性之所在。

古就有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典故,所謂曲高和寡,知音難覓,人的一生中若能得到一個知音大概真的是一大幸事吧。

不過,能和你產生共鳴的人,在聽到你的靈魂自白時,何不也在忍受和你同樣的痛楚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