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枵館:上巳節,一份父母與孩子的深度踏春指南

文|玄枵

大概在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寫了一篇文章,叫《孩子,你為什麼要認識植物?》。那篇文章寫得很感性,就是想純粹地大聲呼籲孩子們,跳出利己主義的粗糙、倉促而毫無生趣的圈套,為身旁的細微之美去駐足、去凝視,去感知生命的神性。我在那時還許諾,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了,要求她與我一起感知草木的共生律動。時隔一年,我發現,無須我要求孩子,孩子自己就在不知不覺間輕而易舉地就進入到與大自然共生律動的節奏中了。

那麼今天,我想寫一篇文章,來說說怎樣帶一個孩子進入到與大自然的共生律動中。其實,人對大自然的情愫是自然而然的。無論年紀如何、審美態度如何,任何一個人都會為自然之美而著迷。但是,人與人之間又不一樣。

你會發現,有人只是單純地喜歡自然山水、草木禽蟲而已,他永遠停留在表面,或者從不為之長久駐足。普通人面對自然山水,更多地會將之刻意儲存在相機的記憶中,化靈動為僵固,這樣的審美心胸是狹窄的、自私的。

帶著自私審美觀的人面對春天的一派桃夭李穠,會在兩三秒之內便暴露出他的短視心理和佔有慾。

他會折花、會採草,恨不得把整個春天所有的美好之物都吞到自己的肚子裡去。這個人很像《莊子》“庖丁解牛”裡面所說的那個“族庖”(普通的廚師),純粹用暴力與生命交流。他的所作所為看似是在踏青遊春,實際上對於被審美的生命是一種戕害,也無益於自我的身心。

同樣是審美,人與人是眼界觀照是不同的。我們來對不同的人面對植物時的審美觀照做一個簡略的對比。

玄枵館:上巳節,一份父母與孩子的深度踏春指南

比方說,一片阿拉伯婆婆納長在了農民的菜園子裡,農民會毫不留情地把它剷除殆盡,連根拔去。這並不是說農民無視生命,而是他的關照點在於菜園子,而阿拉伯婆婆納則是入侵者,是有害無益的雜草。一個植物學家無論如何是無法說服一個農民讓他放棄這種行為的,因為他始終認為自己做的是一件好事。

植物學家會怎麼做呢?他經過一畦菜地,發現裡面有什麼閃著藍光的東西在跳躍,定睛一看,原來籬笆旁長了一叢讓他等候已久的阿拉伯婆婆納。他會扶正鼻樑上的近視眼鏡,躡聲走近它們,蹲下來細細地瞧,辨認它們的形態、留意它們的不同,並且一面打量,一面發出激動的、惺惺相惜的唏噓聲。

你不要以為我會認為植物學家更高尚,實則,植物學家並不比農民高尚多少。他所觀照的,不也是一株生物學意義上的植物嗎?只是,他未將這野草當成敵人罷了。農民觀照到的,是阿拉伯婆婆納作為一株野草的存在,而植物學觀照到的,則是阿拉伯婆婆納作為一株具有獨特屬性特徵的植物的存在,前者和後者唯一的區別,在於實用態度與科學態度的區別。

玄枵館:上巳節,一份父母與孩子的深度踏春指南

還有第三類人,比如畫家、詩人、其他藝術家。我們會留意到,春天野草萌發之際,寫生畫家會很活躍。我們在踏青時,總會發現山間水畔有幾個沉浸在個人藝術世界裡的寫生者。畫家不會像農民和植物學家那樣,考慮這株植物是不是具有實用價值,辨別這株植物與其他植物的區別。畫家唯一的觀照,在於植物本身作為一個審美意象的形象美和抽象美。這種觀照態度讓畫家也像一株阿拉伯婆婆納那樣,很容易進入到一種相似的生命狀態。所以,好的畫家就像《莊子》“庖丁解牛”中的廚師庖丁,可以達到“與神遇而不以目視”。

我所想書寫的,正是這樣一種審美態度。能夠擁有這種審美態度的,除了畫家、詩人、其他藝術家、哲學家之外,還有那些抱有詩心的人。

只有流連於植物之外,在與一花一草的會晤中忘記它的價值、它的屬性,超然於其外象之上,就很容易進入到我所說的“與大自然的共生律動之中”。

孩子為什麼可以做到這一點?孩子不拘知識,不慮功名。所以,孩子很容易擺脫世俗的“意志”。他們只須一駐足、一垂目,就是最美的樣子。

玄枵館:上巳節,一份父母與孩子的深度踏春指南

在帶領孩子踏青的過程中,有的大人會居高臨下地告訴他們:“這株叫寶蓋草。” “那株芣苢菜。”有的大人還會苦口婆心地教導孩子:“吃薤白對身體好。”“吃椿芽對身體好。”當他們還抱著各式的植物鑑別軟體苛求植物的類別和科屬時,當他們還正搜尋著各類植物對養生保健的益處時,孩子們早就進入到了莊子所說的“坐忘”狀態,與植物們“心神交映”,“物我合一”了。這就是老莊們為什麼要“棄智”,為什麼要“無所恃”了。

在踏青遊春之時,知識、經驗就是那個約束我們心靈的魔障。

我貌似掌握了很多植物學知識,但在與孩子踏青遊春的時候絕不敢自詡什麼。都說“格物”是求知的第一步。但“格物”一詞是何意?很多人並不深諳。格物就是認識那株花草嗎?知道他的名字就一了百了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直到大腦中的物累積到“汗牛充棟”的地步了,那人也廢了。

“格”是活的。不是用腦去格,而是用心感通萬物,最終讓心靈變得豁然、明澈。春天是一個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的季節,最適合帶孩子出門踏青遊賞。為了不虛此行,不浪費大好春光,很多唯物至上的大人便帶孩子格一格春天的萬物,草木禽蟲,一個也不錯過。行程安排得緊緊噹噹,大腦充塞得滿滿實實,這並不是格物,而是害物。

玄枵館:上巳節,一份父母與孩子的深度踏春指南

老子說得好:“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觀復,就是反反覆覆地觀照萬物,以體悟到萬物生髮繁衍的規律。那麼在萬物並作之時,又怎樣做到“觀復”呢?

老子答曰:很簡單,只須做到兩個字,一曰虛,二個曰靜,即“致虛極,守靜篤”。當年北宋王陽明格竹子,就是形同此法。

虛,需要我們做到“忘我”,擺脫物質的拘束。譬若在賞花時候,莫因為旁人說“此花不美”而鄙夷它,不讓花成為自己虛榮心的依附之物,看花到至好處,便是在看自我,花非花,我非我,全然進入當日莊周夢蝶的蘧蘧然之中。

靜,需要我們做到“守一”,隔離外界的干擾。不因人跡繁雜便心煩意亂,連這種定力都沒有,便頗費了賞花功夫。

真正的愛花人,無論是在荒野深山,還是在市井俗塵,都能凝神嘉賞。

玄枵館:上巳節,一份父母與孩子的深度踏春指南

讀一株花草,就如同讀一部好書。書猶《詩經》,如果我們頗費了一番工夫只是停留在“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的下等境界,那還不是讀書人。如果僅僅將此書定位為一本“事父事君”的通俗功利讀物,那真是不啻暴殄天物。

抱有一顆詩心的人會因之興、觀、群、怨,在一層又一層的審美體驗中最終飛躍到澄明空寂的心境當中,從花草的世界中信步而出,成為一個神閒意定的人。

就像當日陶淵明先生手捧一束野菊花,徜徉於南山之下,共著飛鳥夕陽,早已超越了菊花的物象之外,雲遊到了一個難辨難言的境地了。

這也頗像《大學》所說的那句“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近道,就是做到了老子所言的“吾以觀復”了。當然了,大自然本身不就是一所無界的大學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