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歌手記(31):北京小朋友,遠望羅鍋橋

聽過北京小曲《探清水河》的各個版本,結尾的歌詞大約都會有這麼一段:

遠望羅鍋橋

近瞧蹬蹬高

緊接著,就描繪了橋下金絲荷葉、金魚銀魚和蛤蟆成雙成對的景象。

這首歌開頭以“桃葉”“柳葉”起興,又用羅鍋橋來收尾,人間的悲喜鬧劇上演了這麼一場,最終還是要歸於自然、歸於平靜,就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

行歌手記(31):北京小朋友,遠望羅鍋橋

行歌手記(31):北京小朋友,遠望羅鍋橋

而這段關於羅鍋橋的歌詞,也並不由《探清水河》所獨享。清末光緒年間流傳在北京的童謠裡,就有一首《羅鍋橋》。

先來看一下它的歌詞:

行歌手記(31):北京小朋友,遠望羅鍋橋

行歌手記(31):北京小朋友,遠望羅鍋橋

這首歌的記錄者和英文譯者,是來自美國的傳教士、學者,何德蘭。

根據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的介紹,何德蘭1890年10月由美國基督教組織“美以美會”派來中國傳教,曾任教於北京大學。他在北京和福州兩地先後待了共二十多年,其間收藏了大量中國畫,也寫了好幾本關於中國的書。

李家瑞先生的《北平俗曲略》中“兒歌”一節,提到——

……美國女子何德蘭也編過一本《孺子歌圖》……這都是光緒末年的事,那時中國人還不知道研究這種東西呢。

雖然性別搞錯了,但說的就是這位何德蘭。

行歌手記(31):北京小朋友,遠望羅鍋橋

何德蘭(Isaac Taylor Headland,1859–1942)

傳教士、作家、學者

圖源 | FamilySearch

1900年,41歲的何德蘭將他在北京地區收集到的150首兒歌整理、翻譯,編成了一本兒歌集——《孺子歌圖》,“羅鍋橋”這段,就是其中的一首。

這本121年前誕生的“中英雙語兒歌繪本”,英文書名叫做《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s》,直譯過來就是《中國版〈鵝媽媽童謠集〉》。熟悉英美文學的朋友一看這個名字,大概就能意識到,為了吸引英美讀者,作者和出版社特意將這些中文兒歌,直接“對標”了英語世界裡最為經典的民間童謠。

在《孺子歌圖》出版二十多年之後,1920年代末,民國學者雪如蒐集編纂了一本《北平歌謠集》,也收錄了一首《羅鍋橋》。

這個版本與《孺子歌圖》相比,要更為簡練一些:

行歌手記(31):北京小朋友,遠望羅鍋橋

《北平歌謠集》

行歌手記(31):北京小朋友,遠望羅鍋橋

《孺子歌圖》

讀過兒歌《羅鍋橋》的詞兒,再和《探清水河》的那段“遠望羅鍋橋”比照,這二者之間肯定是有關聯的。至於它們究竟是誰“借鑑”了誰?這就不大好說了。

雖然“兒歌參考《探清水河》”的可能性,不能說完全不存在,但從民歌流傳的自然規律來理解,更合理的猜測,可能還是兒歌(或者類似的順口溜、民謠之類)流傳在先,《探清水河》的某一位編唱者,在處理尾聲的段落時,聯想到了這段歌詞,就把它收進了歌謠的敘事之中。

也有人說,大蓮投河之處也不一定就是羅鍋橋,還可能是附近其他的橋,只是因為羅鍋橋的名氣大,把它拉到這個故事裡,純屬戲劇性的考量。

當然,這些都只是後人的猜想。

“羅鍋橋”可以出現在兒歌、民歌裡,對應的是它尚未被圍牆圈進頤和園的時代,那個時候的它,還是一處可以被周邊居民共享的景緻(以及疑似平民兇案現場);而當它被何德蘭收錄進《孺子歌圖》的時候,這座橋已屬皇家園林一隅,遠望、近瞧都不能了。

這本裝幀精美、插圖精緻、充滿了異域風情和童真童趣的兒歌繪本,恰好在1900年出版。同一年,這些兒歌的流傳地——北京,已經“變天”。慈禧太后倉皇“西狩”,八國聯軍進了頤和園,昆明湖畔刻著乾隆皇帝御筆的大銅牛,身邊立著的,是英屬印度的錫克兵。

行歌手記(31):北京小朋友,遠望羅鍋橋

Bayley, Arthur Collection

© 2014 E。 Tarrant

我的腦海中常會浮現出一位英國或美國的貴婦名媛,她坐在貼著東亞風格桌布、擺滿瓷器古董的精巧畫室裡,用一柄雕花的銀勺,向印度特供的紅茶中撒入美洲種植園運來的白糖,閒適地翻看畫冊裡一首又一首來自遙遠的東方童謠,想象著一座駝峰似的古老的石拱橋下,那些可愛的水草、小魚、小青蛙。

她的心中充滿了世間所有的陽光與美好。

與此同時,她的父兄、丈夫或男友和他們的朋友們,已經佔領了這座橋。

而那些唱過、念過這些兒歌童謠的北京小朋友們,在那個多事的庚子年,又會見到什麼人、看到什麼事呢?

行歌手記(31):北京小朋友,遠望羅鍋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