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古韻·朝雲】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倒掛綠毛么鳳

【南懷瑾·古韻·朝雲】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倒掛綠毛么鳳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蘇軾《西江月·梅花》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紹聖三年(1096年)七月,與東坡相伴二十多年的朝雲病亡。臨終,不斷持誦此《金剛經》六如謁。蘇軾 《悼朝雲詩引》雲: “紹聖元年十一月戲作 《朝雲詩》。三年七月五日,朝雲病亡於惠州,葬之棲禪寺松林中,東南直大聖塔。予既銘其墓,且和前詩以自解。朝雲始不識字,晚忽學書,蓋嘗從泗上比丘尼義衝學佛,亦略聞大義。且死,誦 《金剛經》四句偈而絕。”《施注蘇詩》 注此詩云: “先生於朝雲墓前作六如亭,蓋取經中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之 語。”

蘇軾築六如亭紀念朝雲,楹聯 “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朝雲死後,蘇東坡終生不再去聽蝶戀花,三個月後十月的秋風裡,惠州西湖邊梅花又放肆的盛開了。惠州西湖的名字是蘇東坡起的,湖上長堤,也是東坡四處奔波,辛苦籌建的。

清代詩人江逢辰寫下過兩句詩:“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東坡的心裡,永遠民貴君輕。在惠州,他無職無權,一介罪臣自顧不暇,卻處處為民排憂解難。看到當地民眾的插秧技術和工具落後,他親手繪製插秧船圖形,命工匠製造,推廣應用;看到香積寺溪流落差較大,想到可以利用水力,就設計水碓水磨,給民眾用來舂米、磨面,研磨香粉;看到民眾缺醫少藥,便給朋友學生寫信,到處蒐羅藥品命寄嶺南,為人治病。他透過自己的昔日朋友,輾轉關係解決惠州軍隊搶佔民房的事情;他發現惠州城四面環水,民眾出入不便,於是向主政官員提出了“兩橋一堤”的惠民方案。無職無權的他,硬是多方奔走促成這項民生實事。為了修建一堤兩岸,他不僅勞心勞力,且慷慨解囊。罪臣手頭拮据,無錢可捐,便將從前皇帝賞賜的犀帶捐贈出來,還寫信給遠在筠州的弟弟,動員弟婦史夫人把以前進宮朝見時所得賞賜數千兩黃金拿出來“助施”。於是,惠州西湖也有了一條湖堤——蘇公堤。有了惠州西湖八大景之一——“蘇堤玩月”。

東坡給惠州留下了西湖、孤山、蘇公堤,留下了讓百姓世代傳頌紀念的民生功德,留下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紅顏知己——朝雲。

湖面煙波浩渺,湖上長堤一帶,惠州西湖,風物依舊,只是蘇東坡的身邊永遠不見了朝雲的身影,她就葬在湖邊的山坡上,離蘇東坡並不遙遠。望著暮樹寒鴉,嶺上梅花,蘇東坡悲從中來,寫下一首《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玉骨冰姿寫的是嶺上梅花,也是東坡心中超凡脫俗的佳人朝雲,隱然還是蘇軾少年時對於世間至美女子的朦朧意象。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蘇軾《洞仙歌》

蘇軾這一闕《洞仙歌》,寫的是後蜀孟昶的花蕊夫人,冰肌玉骨,敏慧嫵媚。此闕詞前有一段小序:

餘七歲時見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餘,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乎?乃為足之雲。

作此詞時元豐五年,東坡四十七歲,時在黃州。那時朝雲初納,“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此中有絕代佳人花蕊夫人的意象,何嘗不是因為與朝雲的恩愛甜蜜而感發呢?

【南懷瑾·古韻·朝雲】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倒掛綠毛么鳳

人生實苦,悲欣交集。東坡回憶朝雲三十四年的人生,隨侍自己身邊二十三年,悲苦遠多於歡樂。尤其是隨謫南遷的歲月裡,經卷、藥爐日日相伴,朝雲卻從無半句怨言,始終溫柔、嫻靜、細心、體貼。朝雲情痴,她愛先生即可為之生為之死。黑格爾說:“愛情在女子身上特別顯得最美 , 是因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現實生活都集中在愛情。她只有在愛情裡才找到生命的支援力;如果她在愛情方面遭遇不幸 , 她就會像一道光焰被狂風吹熄掉 。”對於朝雲來說,先生就是她的全部精神與現實生活,尤其是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後。

美人如月。乍見掩暮雲,更增妍絕。算應無恨,安用陰晴圓缺。嬌甚空只成愁,待下床又懶,未語先咽。數日不來,落盡一庭紅葉。

今朝置酒強起,問為誰減動,一分香雪。何事散花卻病,維摩無疾。卻低眉、慘然不答。唱金縷、一聲怨切。堪折便折。且惜取、少年花發。

——蘇軾《三部樂·美人如月》

嫩臉羞娥因甚,化作行雲,卻返巫陽。但有寒燈孤枕,皓月空床。長記當初,乍諧雲雨,便學鸞凰。又豈料,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風霜。

丹青□畫,無言無笑,看了漫結愁腸。襟袖上,猶存殘黛,漸減餘香。一自醉中忘了,奈何酒後思量。應算負你,枕前珠淚,萬點千行。

——蘇軾《雨中花慢·嫩臉羞娥》

“又豈料,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風霜。”朝雲終究是遠逝了,北迴歸線的陽光照亮蘇東坡蒼老的面孔,盪鞦韆的少女卻永遠隱匿在黑暗中,永遠不再復現,縱然長夜如發,寒涼透骨,夢醒時卻天空深邃,雲翳輕遠。

沒有朝雲陪伴的日子,蘇東坡成了一棵半枯的老樹。在生命的正面,東坡當然是“無可救藥的樂天派”,是天才橫溢,元氣淋漓的有趣靈魂,任何的艱難坎坷都無法阻擋他的生命冒發出綠油油的枝葉。

但在東坡生命的背面,卻一定也有著令人不忍卒讀的枯槁,苦悶。離開惠州到達儋州的東坡,在寫給友人的信裡感嘆:“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白首蒼顏孤苦無依的東坡,與弟弟子由相別時曾悽然作詩“蕭然兩別駕,各攜一稚子。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他感嘆弟弟有賢淑的妻室,而朝雲已逝,自己晚年將空有佛法相伴了。

踏遍西風古道,四顧海天茫茫,“身行萬里半天下”“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當飄若飛蓬、生無所戀、已立遺囑的東坡“回首向來蕭瑟處”,投去溫情的一瞥,那必定是嶺南大地的一抔淨土、惠州西湖的一縷香魂……

讓我們以蘇軾的《丙子重九二首》之一作結,與東坡一道懷念那個“敏而好義,忠敬若一”的古今第一妾吧:

今年呈惡歲,僵仆如亂麻。此會我雖健,狂風捲朝霞。

使我如霜月,孤光掛天涯。西湖不欲往,暮樹號寒鴉。

——蘇軾《丙子重九二首》

東坡不朽,朝雲流芳。六如亭下,歲歲年年!

(全文完)

以下是《東坡與朝雲》系列連結,多謝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