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享金秋】巴洛克時期的小步舞曲,三拍子在1650-1800的流行中演奏

☝ditomano | MAKE PIANO EASY

願鋼琴教學的道路上與您同行!

小步舞曲,三拍子

於1650-1800非常流行的典雅舞曲種

為何它風行於上流社會,

無他,因為有一個酷愛蹦迪的皇帝

路易十四

【樂享金秋】巴洛克時期的小步舞曲,三拍子在1650-1800的流行中演奏

在所有正式、非正式場合,

都不帶正常走路的,

出場全靠 —

【樂享金秋】巴洛克時期的小步舞曲,三拍子在1650-1800的流行中演奏

一般的小步舞曲,簡單得有點鐵憨憨的拍子律動設計,並不鼓勵演奏者加插裝飾音、或對位織體。

巴洛克時期的小步舞曲,多是二段體曲式,律動單一。(但不包括這首)

基本樂句結構,多由四小節組成。

小步舞曲的創作,

多從強拍(小節第一拍點)位置開始,

同樣結束於強拍。

注意:

從第一拍點開始樂曲,

並不代表每小節第一拍點恆強

到了音樂分析的時候,將重點討論

在小步舞曲裡,充滿著速度較快的小碎步,樂曲中會出現一些 郝米奧拉節奏(有別於 3/4 拍的『強弱弱』律動)

如是者,其他拍點(小節第二、第三拍點)的強弱力度會作重新分配

g小調小步舞曲(Anh。115)是《巴赫初級鋼琴曲集》中的第二首,巴洛克時期的其中代表作之一。

原曲記載在巴赫《致安娜。瑪格麗娜古鋼琴小品集》

說到這裡,各位老師恐怕真以為是炫妻狂魔的巴赫所寫。

【樂享金秋】巴洛克時期的小步舞曲,三拍子在1650-1800的流行中演奏

自1970起,音樂學界正式認為作者是巴赫的管風琴家朋友: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

(Christian Petzold)

他主要活躍在德意志地區的德累斯頓,

並在他的一生中取得了頗高的聲譽,

但倖存作品不多。

有一件事情讓人挺費解的

誰會主動創作音樂作品,

然後加在別人的作品合集裡?

問題是巴赫本身並不缺作品

光是《四聲部頌讚歌》,就已經有四百一十多首。

【樂享金秋】巴洛克時期的小步舞曲,三拍子在1650-1800的流行中演奏

【樂享金秋】巴洛克時期的小步舞曲,三拍子在1650-1800的流行中演奏

小小的腦補了下,

若是筆者寫了幾首流行曲,

借別人的名義去發表

(假設他同意了)

【樂享金秋】巴洛克時期的小步舞曲,三拍子在1650-1800的流行中演奏

當有心人不小心發現了「怎麼這幾首曲子的風格不像原作者本人」。。。

這熱度實在蹭得不著痕跡

客觀事實是,

要是沒了那幾首借巴赫之名的小步舞曲

克利斯蒂安·佩措爾德這名字

恐怕沒幾個現代人記得。

然。。最關鍵的問題來了:

怎樣才能真正感受這個作品,把它彈好呢?

【樂享金秋】巴洛克時期的小步舞曲,三拍子在1650-1800的流行中演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