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靠寫什麼賺稿費?唐朝詩人李邕寫公文,李白一生只寫一首詩

古代文人靠寫什麼賺稿費?唐朝詩人李邕寫公文,李白一生只寫一首詩

歷史上持續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考錄出10萬餘名進士和百萬舉人走上仕途,他們拿著朝廷的俸祿,都能豐衣足食。但有一批極具聲望的才子卻“屢試不第”,如盧照鄰、孟浩然、賈島等,這些淪為無業遊民的文人謀生手段大多是靠寫。但古時沒有報刊,寫出再美的詩詞文賦也無處發表,他們靠寫什麼賺稿費呢?

首先是受僱於“政府”寫公文,古時的官員多忙於紛繁複雜的事務,有急於上傳下達的書折就僱用民間寫手。如唐代,詩人李邕文筆出眾,當地及附鄰州縣官衙紛紛拿錢請他寫奏摺,李邕一生代寫公文800餘篇。《新唐書》中記載:“李邕代撰官折受籌銀鉅萬,據此為豪富者。”另外,賀知章、宋之問、駱賓王等也曾是代寫公文的高手,所得稿費均都不菲。

再是寫文賦,西漢時期,陳皇后失寵,為表明衷委她請幾個文人給漢武帝寫文賦,但陳皇后看了都不滿意。這時有人推薦以寫《子虛賦》揚名的司馬相如,陳皇后便鳳輦親駕來找司馬相如。他聽完陳皇后的傾訴,文思旺燃,揮筆而就一篇悽楚動人的辭賦,武帝讀後大為感動,這就是被後人譽為千古絕唱的《長門賦》。後來,陳皇后賜給司馬相如100兩黃金的稿費,在當時一個人全年的生活費一兩黃金已經綽綽有餘,司馬相如僅此一篇文賦,便一輩子吃穿不愁了。

還有是給死者寫碑文。如唐代的韓愈,寫碑文頗得稿酬之利,他寫《平淮西碑》得的稿費是500匹絹。按《中國物價史》的記載換算:唐開元年間500匹絹相當於7690鬥米,而買7690鬥需要199940元,韓愈寫此碑文就拿了近20萬元稿費,而碑文只有1505個字,每字價值約132元。

◎本文原載於《文摘報》(作者周鐵鈞),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