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的鏡子:睡在莊園墓地快一百年的偉大作家,《外國文學史》

托爾斯泰的鏡子:睡在莊園墓地快一百年的偉大作家,《外國文學史》

托爾斯泰的鏡子:睡在莊園墓地快一百年的偉大作家,《外國文學史》

托爾斯泰手中的鏡子

俄國的托爾斯泰在中國是蒙受了許多冤屈的。

托爾斯泰的鏡子:睡在莊園墓地快一百年的偉大作家,《外國文學史》

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托爾斯泰》

這個睡在莊園墓地快一百年的偉大作家,在中國形形色色版本的《外國文學史》中被反覆篡改,就像是漂過涅瓦河上的一艘形跡可疑的船,在夜晚或白天的不同光線下分別賦予了不同的顏色和質地,托爾斯泰用他的筆解剖扭曲的靈魂,我們用扭曲的靈魂解剖托爾斯泰的筆。二〇〇五年冬天大雪紛飛的一個下午,窗外是與一百多年前彼得堡相同的寒冷與風,我安靜地坐在書房裡,重新捧起被翻譯的托爾斯泰,尋找《復活》的出路,尋找復活了什麼?

等到我虔誠地讀完《復活》,新年的鐘聲已經從很遙遠的寺廟或神殿裡敲響了,我沒能準確地感受到遙遠的辭舊迎新的鐘聲,卻尖銳地感受到了一部全新的《復活》在我雜亂無章的書桌上覆活了。

復活是一次再生和涅槃。

托爾斯泰的鏡子:睡在莊園墓地快一百年的偉大作家,《外國文學史》

二十六年前,我在一所大學裡讀中文系,外國文學老師和《外國文學史》告訴我托爾斯泰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同時又是一個政治上有問題的作家,簡單概括為,藝術上很輝煌,思想上很改良,批判社會現實,又不願推翻現實社會,主張用道德的自我完善和靈魂的自我救贖來改造社會,希望自沙皇而下的官僚、地主、平民都能“為靈魂活著,按上帝說的去做”,以此來共同構建托爾斯泰式的“和諧社會”。

托爾斯泰家庭出身不好,屬於貴族地主,又加上想用基督教人道主義來拯救人類和社會,所以朱維之、趙澧主編的《外國文學簡編[歐美部分]》(1980年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就很不客氣地指出了托爾斯泰“幻想不成熟,政治素養缺乏和革命的軟弱性”,在經過漫長的分析《復活》之後,刺刀見紅地說:“十分明顯,托爾斯泰頭腦中的反動思想妨礙他在創作中始終一貫地堅持現實主義原則,以致違背生活的邏輯,使主要人物的典型意義受到損害。”看到這裡,我不禁毛骨悚然。當人們頑固地把文學當作政治工具並賦予了真理意義的時候,托爾斯泰就變得不能容忍了,因為只有“暴力”和“革命”才是文學的靈魂。

托爾斯泰的鏡子:睡在莊園墓地快一百年的偉大作家,《外國文學史》

我現在重讀的《復活》是譯林出版社2005年再版的精裝本,精裝的硬殼封面一翻開就是譯者力岡先生類似於前言和導讀式的一段文字。力岡老先生為托爾斯泰作了一些辯解,說托爾斯泰“宣揚人性,不是否定階級性”,說他“同情勞動人民和憎恨統治階級,而且在思想和感情上完全站到了勞苦大眾一邊,站到了統治階級的對立面”,以此來證明托爾斯泰在成份上也是應該劃到“革命階級”行列裡的。這種“改良主義”的文學觀從性質來說仍然是“文學工具主義”,一個簡單的追問是,一個作家必須先選擇了階級立場,然後才能選擇寫作立場嗎?文學的立場必須是階級立場嗎?

列寧是革命家,而不是文學家,所以他說“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時,這面鏡子不是正面的鏡子,而是反面的鏡子,這面鏡子裡映射出的不是革命的出路,而是革命的必要,列寧覺得托爾斯泰“不理解產生俄國所遭遇危機的原因和擺脫這個危機的方法”,充其量只是一位“激烈的抗議者、憤怒的揭發者和偉大的批評家”,列寧都這麼說了,所以我的外國文學老師們也這麼說,中國的《外國文學史》們也這麼說,我也這麼認為。那一年我十七歲,怎麼也不敢自認為比老師和列寧更有判斷力,所以托爾斯泰就以這種形象存活在我的文學記憶中二十多年。

托爾斯泰的鏡子:睡在莊園墓地快一百年的偉大作家,《外國文學史》

後來,我自己也寫作了,總覺得托爾斯泰是“小姐當丫環”一樣地嫁給了中國式的閱讀,想重讀,一直沒時間,儘管如此,一些基本結論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形成了。托爾斯泰的成份定錯了,他是一個作家,而不是一個政治家,這就像列寧是一個革命家,而不是一個作家一樣。作為一個作家,托爾斯泰是優秀的,是偉大的,用革命家的尺度去要求作家,是不恰當的,也是沒有意義的,兩者的社會角色不一樣,工作性質不一樣,所承擔的使命也不一樣,這就相當於說一個優秀的作家相當於軍隊裡的大校或者少將,這樣的類比和角色的強行置換是很荒唐的。

文學關注的是人性、人生、人的靈魂,革命關注的是政治、社會、政權的歸屬,它們都面對時代,但目標和方向不一定是一致的,有時甚至是相反和相對立的,文學的理想是人的靈魂向善、道德自律、人格完整,而革命有時要求的是暴力、屠殺、血腥,甚至像如今的恐怖主義也是“革命”的手段之一。如果說“革命”是為了救國的話,文學卻是為了救人,“革命”在摻雜了個人野心、政治妄想之後,就不一定是救國救世的,而文學無論如何,都承擔著救“人”的願望,這是文學最初的也是最後的價值。

托爾斯泰的鏡子:睡在莊園墓地快一百年的偉大作家,《外國文學史》

列寧看到的這面鏡子裡是沙皇統治的腐敗,封建官僚的冷酷,農村的貧困,貴族的荒淫、監獄的殘忍,法律的虛偽、整個社會全面墮落,所以要革命,要砸爛這個世界。在這本書問世後不到十年,就在阿芙洛爾號上打響了攻打冬宮的第一聲火炮,革命就成功了。作家托爾斯泰當然沒想過殺人放火,他和列寧一樣對墮落的世界充滿了憂慮,他認為造成這種局面是因為個體的人性喪失、靈魂黴變、獸性啟用而造成的,只有先救人,而後才能救世,或者說,只有救活了靈魂,才能救活這個社會,如果所有人的靈魂是死的,那麼救活的世界也就失去了根基,那也就等於沒救活世界。托爾斯泰是不是有這樣一種明確的想法並不重要,而作為一個作家,他的作品能夠呈現出這一邏輯並承擔了這一責任,足以贏得尊嚴和驕傲,因為最起碼他做了一個作家應該做的事。托爾斯泰手裡握的是一面靈魂的鏡子,一面懺悔與自我救贖的鏡子,在一個作假無愧、作惡無罪的年代,他註定了要在拯救靈魂的道路上固執而體面地寫完最後一個文字。

這恰恰是全世界所有作家景仰和追隨托爾斯泰的唯一理由。

托爾斯泰的鏡子:睡在莊園墓地快一百年的偉大作家,《外國文學史》

感動全世界的《復活》不是因為這部作品是革命的鏡子,而是人生的鏡子,是靈魂的鏡子。《復活》的價值不僅在於聶赫留朵夫和瑪絲洛窪靈魂的復活,而是一百年來千千萬萬世界各地的閱讀過托爾斯泰的人們在靈魂的久久震撼之後繼而是的人性的砥礪和復活。

對於全世界的作家來說,《復活》帶給他們的還有經典意志的復活,文學使命的復活,托爾期泰這面鏡子一直掛在他們目光最先抵達的牆上,成為一種激勵,一種方向,一種自我反省與自我更新的鞭策。

——原載《青年文學》2006年第2期

*公益閱讀推廣,經作者授權分享

- 未完待續 -

總策劃 / 趙媚

編審 / We領讀·悅讀組

排版 / 悠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