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摯友許壽裳:魯迅研究的通人,魯迅研究的通人是什麼

魯迅的摯友許壽裳:魯迅研究的通人,魯迅研究的通人是什麼

圖右一為許壽棠

許壽裳,章太炎的弟子,蔡元培的秘書,民國的耆宿,北京女師大在風潮發生前的院長,臺灣編譯館的館長。可是他最為人所知的,卻是作為魯迅35年的摯友,魯迅研究的“通人”。後來的學界,尤其是大陸學界,對他知之甚少。

2008年,經友人介紹,臺灣旅日學者黃英哲先生向我表示,願將他儲存多年的許壽裳先生一批遺稿近3000頁捐贈給上海魯迅紀念館,條件是由我館整理影印出版,這是大好事,我豈有不接受的道理?當即表示同意。後來,又得到許先生的女兒許世瑋從定居所在的紐西蘭來信給予支援,使這批湮沒60多年的手稿得以入藏我館。

黃英哲先生告訴我,這批手稿的來歷,是當時他在臺灣的時候,因為研究涉及許壽裳,於是就訪問許的遺孀徐梅麗,許夫人表示,如果他再晚來一步,家裡的藏品就會處理掉了。黃表示這很可惜,於是許夫人便將所有許壽裳遺稿全部交給黃保管,並當場寫了授權書,授權黃全權處理許壽裳遺稿。後來黃到日本留學繼而定居,始終帶著這批手稿。時間一久,感到留在自己手裡終究不是辦法,於是與北京陳漱渝先生和日本學者北岡正子教授等商量,將它們整理出版。第一步整理出版的是許壽裳的日記,經過幾年的辛苦努力,2008年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許壽裳日記》。而其餘的手稿則全部捐贈上海魯迅紀念館,因為這裡不僅是魯迅先生晚年生活所在地,而且也與許壽裳先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當時我們商定,分三年整理出版。遂由陳漱渝先生和我各在北京和上海組織人手進行整理。在整理之初,我也以為,許先生的遺稿,大約是關於魯迅會議的一些原稿,以及一些講義,抄撮的資料之類。從黃先生從日本發來的目錄中看到,除了《我所知道的魯迅》、《魯迅的思想和生活》,應該就是原稿,還有《中國小說史》,猜想就是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抄稿吧。還有我們熟悉的《章先生傳稿》,應該就是已經出版的《章炳麟》初稿。此外看到的卻是陌生的《中國傳記發展史》、《傳記研究》、《聲韻學》還有《史學源流》,這些,都是孤陋寡聞的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從中,我們發現,許先生的知識面也很寬,而且術有專攻,自己有獨特的研究領域與成就,《聲韻學》、《中國傳記發展史》都是相關研究開先河之作。許壽裳先生不愧為太炎弟子,早年在日本就受太炎先生教誨,學問根柢甚深,只是他為人十分低調,不喜張揚,而且做學問態度極為審慎謹嚴,不到十分成熟,不肯輕易示人。

《中國傳記發展史》稿,是許壽裳遺稿中除《章先生傳稿》外,篇幅最大的部分,《章先生傳稿》以前曾加整理出版,而《中國傳記發展史》從未發表。從稿本中附有廿九年度(1940)華西協合大學課程表等內容看,顯系許先生在該校講課時撰寫的講義。

目前所見,此稿有四種稿本,均裝訂成冊,而題名不同,有《中國傳記發展史》、《傳記研究雜稿(冊一)》各一冊,《傳記研究》兩冊。而《中國傳記發展史》和《傳記研究》稿本中又各分為幾份稿件。體系略有不同,前後次序並不太明顯,估計是多次改寫、改編,似乎後來體系日臻完善,為日後整理成書有所準備。

根據上述情況,可以認為,此書四種稿本前後次序已有所竄亂,按其反覆修改整理之後,全書總名應為《傳記研究》,分為第一編《總論》,第二編《中國傳記發展史》,第三編《傳記名著之選讀與作法》。現已按其自列,將次序略加調整,使符合原書體系。

稿中有很多地方只是提到了一些書名,或摘抄了史籍的部分記載,尚未展開論述,似乎首先滿足課堂教學,而來不及形成完善的文字。有的篇章,開始時顯得條理清晰,後面則漸見簡略以至未終篇。因此,本稿總體上只是未完稿,但從其中反覆改寫,甚至是從頭開始的重寫,估計是邊教學,邊改寫,顯斷斷續續之狀,既可以想見當時生活的不安定及教學的緊張,更可以想見許先生治學的嚴謹。《聲韻學》也是許先生的創新之作。雖然古來有不少聲韻學著作,但是以西學為框架的學術體系還是以此為首創。許先生是當年在日本與魯迅先生等一起師從章太炎先生學習文字學的,以章太炎先生的淵博,他的弟子皆非等閒之輩。許先生在大學任教時也曾開設《聲韻學》課程,頗有自己的心得。他此書從文字學音義解讀出發,構建了聲韻學的獨特體系。實在是開先河之作。而且已經很完整了,完全可以出版。

《史學源流》,也是他業餘研究歷史學的雜記、筆錄。是另一部不為人知的專著。雖然也沒有寫完,但是已可見其足夠的學術見地,其仔細認真,反覆推敲,對於學問的敬畏之心。實在是今天所急需的。

更令人吃驚的是,他的《中國小說史》竟然與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毫無關係!而是完全的“自主創新”著作。原來,他在四十年代在華西協合大學教書時,也曾開設中國小說史課程。但是他當然不會照抄魯迅的原著,他一定會自創體系。他的小說史,雖然也參考了魯迅的小說史,但是體系完全是自創的,寫法也完全是經院式敘述,對於學生來說,魯迅當時的文言文顯然不適合授課,因此他改變了寫法———實際上是改變了敘述方法,以便於課堂教學和利於學生接受。

這次黃先生捐贈的許壽裳手稿,共3000多頁,原有少許破損及蛀蝕,在很多頁的天地頭、頁邊上有大量批註,字跡多細小,且漫漶不清,許先生又大量使用古體字、俗字和隨手字,有時還描有古篆字、金文等,並間有外文雜入,橫斜穿插,使辨識整理更為艱難,儘管我們力求儘量還原歷史原貌,但以我們有限的學力,實在難免錯誤百出,有不少字跡還最終沒有辨認出來,這是十分遺憾的。好在原稿亦已影印,整理者只是力求輔助讀者辨識,倘有學力豐厚的研究者,自可以藉助原稿辨識,庶幾可以自解矣。

從這些解讀中,我們依稀看到,一位忠厚長者,儒雅之士,在燈下仔細琢磨,認真撰寫,不停修改。而他胸中機杼俱全,創見迭出,一個大學者的格局早已形成。現在我們知道,許壽裳先生,除了教育家之外,作為學問家的輪廓,也清晰可見。

文字來源:《文匯讀書週報》,2011年9月23日

(轉自: 思想與理想)

宣告:本文章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出入以真實情況為準,本公眾號不對因使用本文章而產生的任何後果承擔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最終解釋權歸本公眾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