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文學】楊文林||記憶中的端陽

記憶中的端陽

文/楊文林

稜角里,總有歷史的傳承,軟糯間,藏著自然的清香。

一陣微雨,驅散了初夏的暑氣,草香濃郁,取代了凋零的春花。一度春秋,一度夢迴,時光荏苒,又是粽葉飄香時。午夜夢迴,故鄉總會湧上心頭,連同那些遠去的故事。

五月的微風很甜,五月的陽光很暖,我送你的五彩繩手鍊,替我訴說著那些我不曾說出口的愛戀。你喜歡艾草的味道,你說那是自然的氣息,是歷史的沉澱,是來自亙古的眷戀與思念,原來你喜歡的不只是味道,而是那份不曾言說的記憶,像是流星劃過天際,像是曇花在夜空中獨自綻放。關於童年,關於節日,關於那些匆匆而過的美好,很是遺憾我沒能留住它們,如果重新來過,我一定會走得慢些,再慢些,去好好的感受那些遺失的美好,其實我丟了的不僅僅是記憶,是初心,是那些年的夢想,還有我的快樂。

每一個節日,都有來自它們自己的故事,而節日對於如今的我來說,沒有什麼意義可言,也沒有什麼神秘可言,我關注的早已不是節日本身,我關注的是每逢節日就會放假,也就意味著我可以歇息,可以停止那些無休止的工作,生活將我們每個人摧殘的都不成樣子,年少時我也高談夢想,我也鮮衣怒馬,我也倔強且自信,那時候總覺得我一定會活得很精彩,我一定會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不為五斗米折腰,不低頭,學不會逢場作戲,也不可能阿諛奉承。那時我的眼中有光,有詩和遠方,可我終究還是敗給了現實,後來我才明白,生活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我也永遠也不能把生活過成詩的樣子。曾經的的海誓山盟、豪言壯語亦不復存在。曾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也被無情的現實生活擊打的七零八落,我也從曾經的那個懵懂少年變成了現在的油膩大叔,後來我也學會了向生活低下了頭,可我也丟了最初的自己,生活需要儀式感,而我們卻把節日的儀式感歸結為轉賬與紅包,殊不知這樣只會將自己越推越遠。煮一杯清茶,在午後的陽光下冥想,思緒飄飛,浮生若夢,我彷彿看見了孩提時代的自己:每一個節日都期待,每一天都活得怡然自得。

北方的端午不及南方熱鬧,沒有龍舟爭渡,沒有雄黃酒,亦沒有好看的艾草香包。但是有童年的記憶,有滿滿的回憶。清晨,我被鳥鳴聲吵醒,鳥雀嘰嘰喳喳的好不熱鬧,走出院子,我就嗅到了節日的味道,大家都比平常忙碌,也比平常開心,拉開門,馬蘭花的香氣陣陣襲來,頓時覺得神清氣爽,也許是小孩子都喜歡花吧,我們總喜歡將馬蘭花折下來,帶回家,找個花瓶插起來。老家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不能將白色的馬蘭花帶回家插起來,大概覺得是不吉利吧,我因為這事兒,也不少被家裡人責罵。清晨的陽光總是很美很美,走出家門,看見家家戶戶門前都插著白楊樹枝,白楊樹的葉子很大,很密,鬱鬱蔥蔥的。看著自家門前垂下的白楊樹枝,在微風中搖曳著,陽光緩緩的灑下來,落在了地上,穿過樹的倩影,斑斑點點的灑落了一地的陽光,風吹著樹的葉子,沙沙作響,屋後的小河潺潺流過,伴著微風,伴著朝陽,伴著幾聲犬吠,伴著家家戶戶升起的裊裊炊煙,新的一天便從這裡開始。

溜達一圈回到家中,餐桌上全是具有農家特色的美味佳餚,熱騰騰的包子,晶瑩透亮的涼粉,還有幾個蘸了蜜的軟糯香甜的粽子,我喜歡節日,並不是喜歡它的清閒,而是喜歡那些厚重的文化和技藝的傳承。我想,但凡我再心靈手巧一些,我一定會送你一雙繡有“王”字的虎頭鞋。端午的故事還在繼續,我彷彿聽見了汨羅江畔的吶喊,我彷彿看見了龍舟上掛滿了沉甸甸的心意,是愛,是敬仰。

飄進心田的不只是粽香,還有那些理不斷的愛意和情思。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未來可期,不負五月驕陽,不負少年心中所想。

【鄉土文學】楊文林||記憶中的端陽

楊文林,男,1980年9月生,1999年12月參加工作,現在國家稅務總局卓尼縣稅務局工作。

往期回顧

- end -

免責宣告: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與本號無關。

版權宣告:如需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並保留二維碼。

●編委:

趙富有 毛韶賢 嶽海明 趙小軍 張素雲 合非 趙鵬  劉金

●美術指導:馬小彥

● 投稿要求:尊重原創和首發;附個人簡介和個人照片。

插圖:

今日頭條:鄉土文學微刊

企   鵝   號:鄉土情愫

百 家 號:鄉土文學微刊

●當天推出的文章,閱讀量達1萬+,獎勵80元,2萬+獎勵180元。

今 日 頭 條:鄉土情愫

企   鵝   號:鄉土情愫

百家號:鄉土文學微刊

鄉土文學微刊

微訊號|xiangtuwenxueweikan

影片號|鄉土文學微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