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人馬俱碎”的騎兵殺手,陌刀又為何被歷史所淘汰

陌刀者,唐軍之利器也。

關乎其形制,一沒有實物出土考證,二沒有軍事典籍特別指出其樣式。唯有《唐六典》中提到的一句“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坐實了陌刀是一種長刀類的武器。

但是陌刀有多長,樣式具體長什麼樣,還是沒有確切的文獻和實物參照。

2015年,在央視出品的紀錄片《古兵器大揭秘》中,由專家復原的陌刀在樣式上參照了宋代的掉刀。不過這裡出了兩點錯誤:第一,宋代的掉刀按照《武備志》的解釋是一種騎兵武器,而六典已經明確指出陌刀的使用者是步兵。第二,六典中提到,陌刀乃是長刀,而掉刀則是一種長柄刀,二者有著天壤之別。

既是“人馬俱碎”的騎兵殺手,陌刀又為何被歷史所淘汰

參考宋掉刀復原的陌刀有諸多問題

眼看復原陷入了困境,一海之隔的日本卻給陌刀的復原提供了一絲曙光。

日本的三大名槍之一御手杵,全長210 公分,刃長135 公分,與其說是槍,倒不如說是一把雙手長刀。

只不過和傳統意義上的長刀不同,這御手杵的刀柄非常的長,幾乎趕上了刀刃的長度。

既是“人馬俱碎”的騎兵殺手,陌刀又為何被歷史所淘汰

日本“御手杵”

在這裡,要先科普一個小知識。陌刀的“陌”字,在唐代有百錢的意思,而一百枚銅錢拼在一起的長度,少說也有2。5米,也就是說,陌刀陌刀,長度至少也得有2。5米。

按著這個意思,有不少民間鑄甲師自己嘗試著鍛造了2。5米長的傳統雙手長刀,但是很快便發現這些長刀有一個通病——揮不動也控制不住重心(參考實戰冷兵器的質量,一把兩米五長的鐵刀,要保持威力的話少說也得20斤)。

既是“人馬俱碎”的騎兵殺手,陌刀又為何被歷史所淘汰

民間鑄甲師復原的陌刀

不過仿照著御手杵的樣式鑄出來的長刀,卻可以較為輕鬆的揮舞起來。由此可見,御手杵應該是現存最接近陌刀的武器了。

“人馬俱碎”的出處

說到陌刀的威力,經常會聽到“人馬俱碎”這個詞。以此為基礎,有人甚至提出了陌刀是騎兵剋星的稱號。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既是“人馬俱碎”的騎兵殺手,陌刀又為何被歷史所淘汰

這就要追溯“人馬俱碎”這句話的出處。即《舊唐書·李嗣業傳》中:

“嗣業乃脫衣徒搏,持長刀立於陣前大呼,當嗣業者,人馬俱碎,殺十數人,陣容方駐。前軍之士盡執長刀而出,如牆而進。嗣業先登奮命,所向摧糜。”

由文可見,人馬俱碎,是作為李嗣業的定語出現的。也就是說,所謂“人馬俱碎”,其實說的是李嗣業個人的勇武,跟陌刀並沒有什麼關係。既然如此,陌刀還算大唐的神兵利器嗎?

陌刀是“騎兵剋星”

根據《新唐書》的說法,唐軍初用陌刀,是在天寶年間,於安西軍開始推廣。

而軍中用陌刀用的最好的,也正是李嗣業。在高仙芝討勃律的時候,李嗣業和中郎將田珍為高仙芝的左右陌刀將。

唐軍平叛安史之亂時,長安叛軍將領李歸仁以衝騎衝亂唐軍,幸得李嗣業領其麾下兩千多步卒手持陌刀和長斧如牆而進,一舉反敗為勝。

也是因為這一仗,後來才會有人說陌刀是“騎兵剋星”。

既是“人馬俱碎”的騎兵殺手,陌刀又為何被歷史所淘汰

作為步兵武器,騎兵並不適合使用陌刀

不過在《新唐書·李嗣業傳》中該段後面還有一句,即“王分回紇銳兵擊其伏,嗣業出賊背合攻之”,也就是說,李嗣業只是穩住了被衝亂的唐軍,而真正勝利的原因是和回鶻精銳共同夾擊的結果。而李嗣業能擋住敵軍的騎兵,是因為其勇猛所抬高的軍隊士氣,而並非是拿著陌刀就能砍敗騎兵。

再之後,就再難看到有關陌刀步兵和騎兵作戰的記錄。反倒是多出現在守城戰鬥中。

《通典》曰:“又於城上以木為棚,容兵一隊,高長柄鐵鉤、陌刀、錐斧,隨要便以為之備。若敵攀女牆踴身,待其身出,十鉤齊搭,掣入城中,斧刀助之。”

除此之外,還見唐軍將陌刀和弩箭混合使用。

《通典》曰:“諸軍弩手,隨多少佈列。五十人為一隊,人持弩一具,箭五十隻,人各絡膊,將陌刀棒一具,各於本軍戰隊前雁行分立,調弩上牙,去賊一百五十步內戰,齊發弩箭。賊若來逼,相去二十步即停弩,持刀棒,從戰鋒等隊過前奮擊,違者斬。”

從這裡,就基本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陌刀並不是作為一個單獨的兵種出現,而是一種兼具多種職能的複合型兵種。唐軍使用陌刀者,還要會用弩箭和大斧大棒一類的武器。野戰時,常以方陣拒敵,先是雁型陣在陣前弩箭齊射。待敵人來進之後像死士一般衝殺過去,如有後退者,斬立決。

既是“人馬俱碎”的騎兵殺手,陌刀又為何被歷史所淘汰

這種構想的陌刀方陣並不符合常識

被淘汰還是被革新?

由此可見,真正厲害的並不是陌刀,而是使用陌刀計程車卒。因為根據史書的記載,陌刀單獨被列出的篇幅並不多,而多是和大斧大棒一類破甲利器共同使用。由此可見陌刀的一項職能——破甲。

在前文中有提到過,以陌刀的長度來推算,這種武器怎麼也是二十斤左右的兵器。而在冷兵器中,自範是能這麼沉的武器,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職責——破甲。

既是“人馬俱碎”的騎兵殺手,陌刀又為何被歷史所淘汰

大斧不但可以破甲,還便宜

考慮到中唐以來,中國戰事頻發,軍事科技在這一階段迅速發展。尤其是唐政府和各地藩鎮之間的戰爭,推動了盔甲的蓬勃發展,一方面軍人的甲冑變得越來越結實,另一方面士兵的皮甲率也越來越高。

由於這種變化,使得先前銳利的刀劍變得毫無用武之地,反倒是笨重的大斧大棒這一類破甲武器在這段期間開始大行其道。

而陌刀,則很有可能時結合了銳器和鈍器的雙重優點,使之鋒利不輸於橫刀長劍,而力道又不失於斧棒。可以說是一種很完美的兵器了。但是完美的背後很可能是昂貴的鍛造價格。

不管是《新唐書》還是《舊唐書》中,但凡是能用陌刀的軍隊,多半是唐軍精銳中的精銳,而精銳的代價就是少之又少。

精銳固然重要,可是自中唐以後,每日劇增的戰爭使得兵器的消耗速度加快,而像陌刀這樣的武器,自然會成為一項高昂的支出。

既是“人馬俱碎”的騎兵殺手,陌刀又為何被歷史所淘汰

中唐以後唐軍甲冑變得越來越厚

同樣是面對戰甲,同類武器大斧大棒的威力又不輸給陌刀,而價格卻要便宜的多,那豈有不淘汰之理。

所以還不到五代,僅僅是過了中唐,在晚唐的文獻中就已經難覓陌刀的蹤跡了。

不過陌刀的消逝並不代表斬馬刀一類雙手長刀的衰落,因為在南北宋交際之際,岳飛麾下的宋軍步兵便是憑藉馬札刀砍翻了完顏宗弼的衝擊鐵浮屠,在郾城的落日餘暉下,捍衛了斬馬刀一族的尊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