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自馬裡烏波爾》編輯:為什麼女性在歷史中如此“無名”?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編輯:為什麼女性在歷史中如此“無名”?

微信公眾號推送規則變更

請將“

探照燈好書

”設為星標

不錯過每一期好書推送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編輯:為什麼女性在歷史中如此“無名”?

文/陳默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是探照燈好書3月好書,也是一本越讀越觸目驚心的書。

它的作者是俄裔德國作家娜塔莎·沃丁。沃丁的母親葉芙根尼婭精神錯亂,在1956年投河自盡,時年36歲。母親自殺時,沃丁只有10歲。對沃丁來說,除了母親出生在烏克蘭海港馬裡烏波爾等少數資訊之外,母親對她只有一個模糊的形象。

直到2013年的一個夏夜,一次在網上的意外搜尋——沃丁發現了一個關於母親的連結,此後,她開始一步步竭盡所能地去了解母親的一生:母親生於一個富有的大家族,經歷了蘇聯的內戰、大清洗,經歷了二戰,在1943年成為強制勞工到了德國。

勞動營的生活極其殘酷,而烏克蘭勞工是所有外來勞工中的最底層。被辱罵、被懲罰、被毆打,都是家常便飯。吃的往往只有劣質麵包和渾濁的湯水,人們不得不像動物一樣爭奪食物殘渣。二戰末期,德國勞工營地遭到美國和英國人的空襲,勞工們只能坐以待斃。

“她是在這些被狂轟濫炸的夜晚,戰爭的高潮中開始喪失理智的嗎?還是在噩夢般的災難中早已失去了理智?”沃丁問自己。而這樣的歲月,在母親所經歷的苦難中,只是一部分。

“如果你看見過我曾見到的。”沃丁想起了母親反覆對自己說過的那句話。

在試圖還原母親人生經歷的過程中,沃丁也逐漸瞭解了母親的整個家族在二十世紀的悲劇。

“罕見的奇蹟在我身上發生了。生命的黑匣子在我年華老去時開啟,向裡望去,我看到一個新的黑匣子,而這個黑匣子裡面可能還藏了一個黑匣子,然後裡面又藏了一個,像俄羅斯套娃一樣,即便到了最後,我的問題也沒有得到解答,而是又回到了原點。我第一次明白,我並非身處人類歷史之外,而是在歷史之中,和其他人別無二致。”她寫道。

2017年,《她來自馬裡烏波爾》在德國面世。德國時代週報評價這本書:“不可預知和令人大跌眼鏡的線索盤根錯節,活像一部犯罪懸疑片,每個細節都增添了張力,偶然又衍生出了一連串不可思議……《她來自馬裡烏波爾》是二十世紀災難史的縮影,其影響至今綿延不絕。”同年,這本書獲得德國萊比錫圖書獎。

近日,圍繞《她來自馬裡烏波爾》一書,探照燈好書與這本書的編輯白華昭進行了對話。以下為對話內容:

01 比虛構更魔幻的非虛構

探照燈好書

:你在書訊郵件裡看到沃丁的《她來自馬裡烏波爾》這本書獲得萊比錫圖書獎,從而決定要出版這本書。在德國出版的、關於二戰家族史的書有很多,在你看來,這本書脫穎而出的原因是什麼?

白華昭

:我自己本身就對Memoir非常迷戀,對大的時代浪潮中個體的起伏與流蕩的作品情有獨鍾,因為歷史書寫從來都會濾掉細節,雖然這是體量所限,但那些細節背後的溫度卻是任何一本單純的歷史類書籍所沒有的,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私人史、情感史興起的原因。西方的這種類似回憶錄式的圖書,剛好還原了這種溫度和現場感。

而《她來自馬裡烏波爾》又不僅僅是單純的回憶錄,因為沃丁講述的是她母親的過往,其中還有母親家族的過去,這些都是作者從未經歷過甚至母親生前對她隻字未提的。

隨著對母親身世的追尋逐漸深入,謎底漸漸揭開,沃丁面對的是一個更大的謎——一個二十世紀動亂、沉寂、熱血、黑暗的家族過往,一個比虛構更魔幻的非虛構故事。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編輯:為什麼女性在歷史中如此“無名”?

葉夫根尼婭(中)和哥哥謝爾蓋、姐姐莉迪婭,約1928年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文學性很強,有許多值得玩味、反覆咂摸的東西。雖然這是一部非虛構作品,但作者沃丁把尋找的原委、來龍去脈,以及隨之而來的記憶的“復甦”和“證實”,原原本本地展現在了讀者面前。一方面,整本書像捉迷藏一樣不斷挖到寶藏和驚喜、驚嚇,活像偵探推理小說,另一方面,讀著讀著你很難分清,到底“我”的記憶原本就是如此,還是隨著線索的不斷更新,記憶發生了“篡改”。這和我們對於兒時的記憶是非常像的,你會從中獲得共鳴和反思,關於記憶和書寫的關係也有更深的體會。

探照燈好書

:沃丁1983年釋出了第一部小說《玻璃之城》,此後又出版了《我曾活過》《婚姻》《黑夜中的兄弟姐妹》《暗影中的人》。就你所知,她是一個什麼風格的作家?《她來自馬裡烏波爾》寫於何時?在她的作品版圖中居於什麼位置?

白華昭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開始寫於2015年前後,當年還獲得了德國專門頒發給未完稿作品的德布林獎;全稿的出版在2017年,由Rowohlt 出版社出版,獲得德國第二大文學獎項萊比錫圖書獎。

作為東方勞工之女,沃丁本身就有著德俄兩種文化的優勢,所以她起初是翻譯家;但與此同時,這種優勢也是劣勢,因為這意味著她在兩種文化中都是邊緣人角色:她的父母是主動或被動錯過戰後遣返的,她從小就是在一個專門劃給流離失所者(Displaced Person)的區域長大的,所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她創作不斷在探尋的母題。但此前她寫作的都是小說,《她來自馬裡烏波爾》是她的第一部紀實類,也是她直面自己的一次嘗試。

探照燈好書

:外界評價這本書是一部“含有虛構元素的傳記”。在你看來,虛構元素體現在哪些方面?

白華昭

:這是沃丁最聰明,或者說是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如果不是這本書,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馬裡烏波爾在哪裡,烏克蘭在哪個洲;如果不是這本書,你很難相信,原來二戰時受到慘絕人寰待遇的除了猶太人,還有斯拉夫人,甚至在戰爭頭幾年,他們是自願加入到強制勞役、奔赴第三帝國的。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編輯:為什麼女性在歷史中如此“無名”?

戴著OST標誌勞作的女性東方勞工

讀著讀著你甚至會大吃一驚,在這個父親終日沉迷俄語書籍、不會一個德語單詞,母親終日歇斯底里、對過往隻字不提的家庭,居然和烏克蘭乃至義大利、希臘貴族有著如此親近的血脈聯絡;母親的父輩更是如此……太巧了,剛好有熱心人幫作者尋親,剛好作者的母親是顯赫貴族,剛好馬裡烏波爾的三次歷史性的大火都發生在格奧爾基耶夫斯卡亞大街69號,見證了烏克蘭的三次歷史性轉折。越巧,也越殘忍。現實從來如此。

探照燈好書

:有人說,讀這本書,想起了同樣生於1940年代的阿列克謝耶維奇。在你看來,阿列克謝耶維奇與娜塔莎·沃丁寫作的異同體現在哪些地方?

白華昭

:兩位作家關注的都是個體的創傷記憶。但和阿列克謝耶維奇不同,沃丁可能更多的是在進行自我的探尋,這點在《她來自馬裡烏波爾》這本書中體現得尤為明顯。無論是聚焦首次被遮蔽的群體東方勞工,還是對大饑荒的書寫,對蘇聯和烏克蘭博弈下的動盪,那些都和沃丁密切相關,又或者說,沃丁把自己放進了那些事件當中,用第一人稱找尋、重述的方式和當初的事件經歷者對話,“把自己也燒在了裡面”,這可能也是這本書欲罷不能、一擊而中的原因之一。

02 “我本不該成為母親”

探照燈好書

:“如果你看見過我曾見到的。”母親總是一再重複這句話。在你看來,這句話背後的潛臺詞是什麼?母親自沉雷格尼茨河,與這句話有什麼關係?

白華昭

:在作者筆下,葉夫根尼婭是個近似神經質的人物。戰爭剝奪了一位母親的權利,她從自己的大女兒,也就是本書作者出生之日起就基本沒給予過正常的母愛,“我本不該成為母親”。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編輯:為什麼女性在歷史中如此“無名”?

戴頭巾的葉夫根尼婭,約1943-1944年

如果不是戰爭,葉夫根尼婭的親人就不會離散,馬裡烏波爾的學校就還在,她還可以在那裡教書,作為一個沒落但仍舊是高階知識分子的後代,一個精神貴族。但她沒有。因為戰亂沒有依靠,她選擇了一個比自己大二十多歲的男人,之後又被遣送到第三帝國做強制勞工……所以這句話既是對自己經受的非人苦難的控訴,對滄海桑田的感嘆,同時也是對自身憤懣的排解和欲說還休,直到臨死前對於這句話的後半段她從來沒吐露過隻言片語。

某種程度上,這是一位弱小的母親的自我寬慰,她用類似囈語的方式告訴自己,也告訴女兒,自己絕非從來如此。所以自沉,也是一種決絕,索性一死了之。

探照燈好書

:這本書不但作者是女性,譯者和編輯也是女性。在你看來,女性身份對這本書的呈現有什麼幫助?

白華昭

:我覺得是一種粘合劑吧,雖然起初在策劃選題、尋找譯者,甚至譯者翻譯的時候都沒意識到這種奇妙的一致性。如果說非有關聯的話,那就是更容易建立起情感的聯通渠道。她絮叨,她顛三倒四,她自言自語,還有錯亂的記憶和詭異的風景描寫,這些像厚障壁一樣把翻譯和編輯牢牢擋在外面,可是她的筆觸又深情款款,開頭第一段就在厚障壁中找到了縫隙,其實整個文字是向讀者敞開的。

女性的身份讓我們更容易進到這種愛恨交織的情感當中,同時也不斷地讓我們思考,為什麼女性的蹤跡在歷史中是如此“無名”。

探照燈好書

:拿到書稿一口氣讀完的時候,你最被觸動的地方在哪裡?你想起了哪些作品?

白華昭

:整部作品其實是黑暗的、瘋狂的,像作者在第四部分提到的壓在她胸口的、黃眼睛的大兔子,壓得喘不過氣來。書中提及的大部分人的過往都很沉重。抑鬱,自殺,消失,吃人,被人吃,“幾乎沒有一個人是正常死亡的”。與《奧斯特里茨》相比,閱讀的過程中,我更多想到的是《百年孤獨》,坐著床單飛離地面的蕾梅黛絲,為自己織屍衣的阿瑪蘭妲,一出生被螞蟻一齊出動拖走的豬尾巴孩子……

現實永遠比虛構更魔幻,只有用近乎虛構的方式才能更接近非虛構本質。

被觸動之處並非大饑荒時所有人的面板都變成了南瓜色,也並非昔日大學教授成了“頭上裹著沙普卡冬帽的犯人”,而在於戰後作者的父親和母親一家人唱歌的時候,那是全書中也是作者童年記憶中唯一的一抹亮色。現實如此,連音符都變得這麼可貴。

03 對翻譯者來說,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文字

探照燈好書

:你說編輯的過程極其痛苦。在編輯的過程中,最大的痛苦在哪裡?如何稀釋或緩解?

白華昭

最大痛苦是心裡明明知道這是一本難得的作品,但對於是否能恰如其分地呈現給中文讀者而戰戰兢兢的患得患失。

而且這本書的題材相對冷門,並沒有先天的讀者基礎,平地起高樓,何況對於一部以大家都不熟知的人物為核心的家族史,本身就是極大的冒險,順利出版之後,讀者是否買賬,又或者這本書是否真的像自己,自己團隊認為的那樣好,而不僅僅是自我陶醉,這都是巨大的壓力。對此,只能硬著頭皮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

探照燈好書

:譯者祁沁雯的德國籍背景對這本書的翻譯有何幫助?圍繞這本書的翻譯,你們最大的糾結在哪裡?

白昭華

:她很特殊。沁雯本身對二戰期間的納粹罪行,特別是猶太人大屠殺很感興趣,並相當有研究,所以這本書的翻譯啟動是非常順利的,很快我們就達成了一致。

但真正開始翻譯之後發現並不是想象中那般,她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文字——不僅指內容徹底超出了第三帝國的範圍,因為它輻射的是整個二十世紀的歐洲,特別是東歐史,更重要在於作者的寫作方式,沒有翻譯到最後,誰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他,她,他們,究竟經歷了什麼。而且其中還混雜著莉迪婭的日記,說不準在哪裡就要拐彎,準備迎接當頭一棒。

探照燈好書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自2017年2月問世後已加印多次,成為德國當年最暢銷的文學書之一。就你所知,德國讀者是如何評價這本書的?

白華昭

:德國讀者更多的是把這本書看作一面鏡子,一部關注長久不為人知、卻非常重要的群體的作品。對於歷史本身而言,這本書在德國讀者中受歡迎是好事。

探照燈好書

:後續有繼續引進沃丁作品和相關題材圖書的計劃嗎?

白華昭

:另一本描寫她父親的《暗影中人》正在翻譯中,如果順利,預計於今年下半年面世。我也期待更多書寫個人史的精彩作品出現。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編輯:為什麼女性在歷史中如此“無名”?

非虛構 | 翻譯好書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

[德]娜塔莎·沃丁  著

[德]祁沁雯  譯

新星出版社

2021年3月

娜塔莎·沃丁十歲的某天,母親出門,再也沒有回來,後來才得知母親自沉雷格尼茨河,沒能留下隻言片語;父親則酗酒,終日埋首俄語書籍。——在那之後,作者才意識到自己對她一無所知,唯一知道的是她來自馬裡烏波爾,1943年作為強制勞工被驅離烏克蘭,前往德國。憑藉少得可憐的線索,娜塔莎·沃丁一點一點地把碎裂的瓷片拼接在一起,她發現,這個家族的過往是一個巨大的謎,是一則關於東歐苦難的歷史寓言……作者用迷人的方式完整還原了一部母親的個人史、家族史、二十世紀動盪史。雖然這是一部非虛構作品,卻比虛構作品更魔幻,更戲劇化,也更驚心動魄。

值班編輯 |

小仙女

值班

主編 |

陳軍吉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編輯:為什麼女性在歷史中如此“無名”?

2021年好書評選徵集中!

“閱文探照燈書評人獎”由騰訊集團+閱文集團主辦,QQ閱讀、微信讀書、騰訊新聞協辦,探照燈書評人協會承辦。

我們致敬那些有“文學的美,思想的真,歷史的重,關注當下,典雅敘事,優美表達”,有創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書。

評選圖書型別

圖書主要以大眾讀者為物件,為虛構和非虛構兩大類為主。

1:虛構

1)小說

(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

2)型別小說

(長篇型別小說+中短篇型別小說集 )

2:非虛構

傳記、歷史、特稿、散文集(地理、遊記)思想、文化、科普

社科:

政治、軍事、法律、哲學、社會學、經濟、藝術、新知

3:單列從國外的引進翻譯類好書

(書單),從上述兩類提名圖書中選出;

出版社薦書標準

☑2021年1月至12月期間出版的圖書

☑中國內地出版

☑再版、重印不在此列

Contact us

主編

張英

負責虛構類圖書,中文原創+翻譯引進

傳統寫作: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歷史、散文隨筆集

長篇小說、長篇型別小說、中短篇型別小說集、網路型別小說

副主編

陳軍吉

負責非虛構類,引進版翻譯圖書

特稿、傳記、歷史、藝術、思想、散文、地理、遊記、科普

社科  歷史、政治、軍事、法律、哲學、社會學、經濟、教育

蔡輝

負責非虛構類,中文原創圖書

特稿、傳記、歷史、藝術、思想、散文、地理、遊記 科普

社科  歷史、政治、軍事、法律、哲學、社會學、經濟、教育

劉羿含

負責虛構類圖書,中文原創+翻譯引進

長篇型別小說、中短篇型別小說集、網路型別小說

微信:

happysueve

楊敏

負責非虛構類,中文原創+翻譯引進

傳統寫作: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

文化是國家的燈塔,閱讀是文化、精神的象徵。

我們仍然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閱讀的力量。

請您關注探照燈書評人好書榜,我們會為您推薦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書。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編輯:為什麼女性在歷史中如此“無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