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昏暗的燭光裡,守著彼此巨大的影子

坐在昏暗的燭光裡,守著彼此巨大的影子

孫頻

守著彼此巨大的影子

文 | 來穎燕

孫頻是一個安靜的甚至有點疏離感的人,但性格常常是人性的託詞,在終極根底上,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用里爾克的話來說:當個性漸漸固定,寂寞就會漸漸擴大。而孫頻自身的特點註定了她在旋動小說的取景框時,會特別留意那些孤獨的、古怪的乃至具有魔幻色彩的人,在他們身上,人的根性被掀起一角,露出未知的部分。孫頻的小說是從她內心深處的世界流淌出來的,是自然而必要的產生,所以一路走來,她的小說的特質一脈相承,但也註定會從各個層面不斷自新。新小說集《以鳥獸之名》被稱為她的轉型之作,在氣息和寫法上與她既往的小說有著一目瞭然的間距,但內在的筋骨又割捨不斷。

坐在昏暗的燭光裡,守著彼此巨大的影子

集子的同名小說《以鳥獸之名》中,在北京靠寫型別小說為生的“我”回到老家後,聽聞自己的一個女同學被謀殺。尋求小說素材的職業習慣,讓“我”起意要一探究竟,於是追蹤到一個安置從山上遷下的山民的小區,同時遇見了仍在縣城文化館工作的前同事遊小龍。條條線索都指向了這個神秘的小區,而遊小龍的雙胞胎弟弟遊小虎的出現讓迷霧更重但答案似乎離水面更近了……

《騎天馬者》裡的“我”回到了自己成長的地方:陽關山木材廠,但廠子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廢棄的江南園林開發專案。園林已經凋敝破壞,背後的大山依然桃花爛漫,而山上人家都會以各種方式談及這個看起來影響深遠的專案,這令“我”對專案的老闆田利生產生了興趣……

《天物墟》中,父親臨終要“我”回一趟老家磁窯,種種奇遇就此開始,尤其是遇見有著一屋子文物的老元,那些被現代人視為無價之寶的歷史文物,在他手中不過是平常用器,但老元“懂”它們,它們的生命因此得到了延續和尊重……

三個故事情節獨立,人物之間也並不交疊,但它們集結成孫頻的“山林系列”小說,顯然是因為它們都在陽關山的巨大投影之下。小說中反覆出現的某一物件或是場景,會形成一個磁場,這是小說中各種力量的活動範圍,也讓小說中的人和事成為織體。它們很關鍵,但被分配到的角色常常侷限於舞臺的背景和底布。而在這個集子裡,我無法毫不猶豫地就將陽關山與看似在舞臺前景發生的故事截然地劃分開來,更不能明確地指認出小說中的主角。儘管這些故事依然充滿誘惑力,一如孫頻以往的那些作品,但它們捕獲讀者的方式已經走上了一條與既往不同的岔道。

孫頻一直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她善於在故事中埋入懸念,也善於激發起我們對接下去會發生什麼的追問,這成為了故事前進的動力和壓力。就像這一次她在小說起首埋下的“線頭”會讓我們不可抗拒地尾隨於她踏上陽關山——謀殺女同學的兇手究竟是誰?廢棄的江南園林專案老闆田利生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何消失?父親為何要“我”回到老家,老元手中的文物又來自哪裡?但很快,我們發現,小說並沒有顯示出要“心無旁騖”地終結這些問號的決心——雖然出發的起因是為了探秘,但一路上遇見的種種人和事,卻沒有成為解謎的環環相扣的節點,反而遊離出去,不斷伸出新的藤蔓,以至於讓我們常常忘了原本想要走的路,而沉醉在新的岔道中。不斷上山又下山的“我”,遊小龍兄弟,駐守在被開發的江南園林地界裡依然在播種莜麥的兄弟倆,辦“農民大學”的田中柱,守著一堆文物卻愛睡在櫃子裡的老元……各式各樣詭異的人和事湧了出來,又消失在山林的深渺之中。在他們顯而易見的差異之下,共享著一種彷徨和猶疑——關於留守還是下山,關於接受現代文明還是固守舊日生活。陽關山的身形開始氤氳彌散,它似乎責無旁貸地要成為昔日生活方式的化身,但又分明不只是侷限在象徵的向度之中——它不斷顯露出豐富的景深,那裡遊蕩著多層級的暗示。

事實上,我們會“迷路”,不僅是因為層出不窮的可以概括出梗概的人和事,更是因為與這些人和事同時出現的關於陽關山的種種。從遮天的林蔭到時隱時現的河川、從變幻的光影到靈動的飛禽走獸、從方言俚語到風俗風情……孫頻的細膩敏感,於此盡現。她有一雙“原始”的眼睛,彷彿第一次面對這些山林和生靈,許多深微幽細的渺小因此聚攏了過來,提醒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的侷限和感官的枯萎。

她如此的筆力中別有深意。用孫頻自己的話說:與以往不同,她現在更關注的是人與萬物、與自然的相處方式,探究的是人在整個世界中的位置。所以,她希望故事不要那麼緊湊、緊張,於是,加入了許多閒筆,調整了故事的節奏。她想要小說更開闊,連綴起過往,也直面現實。我們於是跟著那些山人下山,為眼前的生計問題、教育問題為難;跟著“我”重新上山,在廢棄的江南園林專案和真實的故鄉之間,憂思現代文明程序的利弊;看著老元的手中走馬燈一般變換的文物,重回遙遠的歷史年代,物質和金錢、時光和地位的意義,在怪誕的情境中被重新掂量……

“故事取決於它跨越空間的腳步”(約翰·伯格語),顯然,這一次孫頻的步伐“凌空”,但並不“蹈虛”,正是因為“閒筆”的紮實和細膩,讓這些看起來縹緲的故事根基沉穩。它們的真實可感讓在這片土地上冒出來的古怪的人和事都不再唐突,他們與山林、與生靈萬物一起退至共同的深處,“那裡浸潤著一切生長者的根”(里爾克語)——“畸於人而侔於天”,他們成為了彼此成就的整體。

構成整體並不意味著人與自然相互致意的和諧共處

。有人因為孫頻對山林和生靈的大量著墨,認為這些新作有著“桃花源氣息”。但這樣的氣息並不能回溯到陶淵明的筆下,她描繪的也不是人在其中“可行、可望、可居、可遊”的中國山水畫。因她的用心是從關注現代人——無論身處山上還是山下——的處境的角度出發的。所以,她筆下的人們是彷徨、焦灼的,他們深陷現代與往昔的縫隙,並沒有自絕於塵世地享受山林中的靜好歲月。他們從陽關山深處走來,但對於他們,陽關山又是獨立、漠然甚至敵對的存在。“在這大山裡,每道褶皺裡都可能隱藏著一個秘密。有的秘密如林間草木一樣,從長大、凋零到腐朽,都不會有人知道它們曾經存在過。有的秘密如山間蟄伏的猛獸,即使離得很遠,你也能從空氣中嗅到它們身上的氣味”。(《騎白馬者》)大山經歷著滄海桑田,它的秘密延展至天際,被自然的神秘黑洞包圍。人的到來,於它是過客,是插曲,但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們的生活,也擁有自己的秘密。這秘密植根於大山中,卻長出新的枝椏——因為他們的生活“是存在於其中的所有集體和個人的人情關係的總和”,不管多麼古老,它們必然要結合起社會的關係,將大山與外面的世界聯絡起來。(參見【英】約翰·伯格:《講故事的人》,翁海貞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22頁)如今,當原先蠻荒的、詭異的、夢幻的生活被打破,我們看到了他們的憂愁和偏執、希望和絕望。山的神秘和人的神秘相互間隔,又互為交融,陽關山既親切又讓人敬畏。所以,山人們會一致地要保守屬於他們秘密,即使是事關命案:“這樣的山村純淨得像個世外桃源,但也是世界上最幽深最黑暗的角落,有太多屬於它的秘密”,所有的告密者都會被驅逐出去,所以遊小龍只能把這些秘密寫給鳥獸草木看,但又希望“我”把這些秘密作為人類的一個文化標本記錄下來。在他的眼中,山民的一生如草木一般。(《以鳥獸之名》)言其為草木,並非是指其飄零輕渺,而是感知到了他們的微妙和神秘。這是出於對於自然的敬畏,也是對於人性的敬畏。

在這部集子中,這種敬畏更深地延展,以至於許多邊界開始模糊:“我”不斷地遭遇過往時空中的自己,不斷質疑現實與虛幻的邊界,不斷陷落在自我認知的彷徨之中——山中無歲月,夢中無界線。書裡不斷出現對光影的描摹,令一切沉浸於影影綽綽之中——當老元要“我”在他口述的書上署上自己的名,“我看到了他投在牆上的影子,一個巨大虛弱的黑影,能把我們兩個都裝進去”。在山林、他人、自我之間的往復,讓孫頻的小說擁有輕逸的調性,但情緒的落地卻是沉穩的,並且依然延續著她既往的哥特風格,只是更加委婉深沉。

孫頻說自己以前寫小說更多地是要表達自身的困惑,現在她要將觸角伸到更多陌生的人群中去。所以這一次小說中的“我”不再是女性——她想嘗試從更完整的“人”的角度出發,而非總是從某一個性別角度。但無論她將取景框面向哪裡,對於人性的好奇始終是她創作的原動力。所以,這本充滿謎團的小說集最終要呈現的就是這些謎團的永不可解,因為無論跨越怎樣的時空,人性的難題只能被更深廣地呈現,而不是窮盡。而最打動我們的,是在這一路的鬱鬱蔥蔥和喧沸之外,如影相隨的寂靜和孤獨。雖然沒有田園牧歌的恬靜,也沒有永恆的安全感,但有的是最深刻的真實。於是,讀這本集子的我們,就像書中的“我”與發小周龍那樣,“坐在昏暗的燭光裡,守著彼此巨大的影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