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懂情可貴,懂時已是中年人

少年不懂情可貴,懂時已是中年人

音樂 |Rosie Thomas-Sa

麥家陪你讀書

麥家與你的約定:20年共讀1000本好書。

每天清晨6點30分,邀請你共赴閱讀之旅。

石黑一雄認為《長日將盡》對於小說中所探索的主題給出瞭解答,他說:我認為,最終面對你最黑暗的記憶是好事,所以這本書最後算是解決了問題。

敘述者最後接受了他壓抑或選擇去錯誤記憶的東西。

透過一週的共讀,我們瞭解了《長日將盡》主人公史蒂文斯,為了成為“偉大”的管家夢想不惜犧牲父子親情,放棄愛情。

少年不懂情可貴,懂時已是中年人

最後卻發現引以為傲的事業,因為他所忠心服務35年的僱主達林頓勳爵,並不是一位如他想象般,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偉大紳士。

而是被人算計和利用,淪為德國納粹的棋子和幫兇,遭到全盤的否定。

為了所謂的理想,驚覺自己其實是虛擲一生的史蒂文斯,在人生向晚之際,終於不再自我欺騙,勇敢地直面過去,清理痛苦的記憶,採取積極的人生態度。

石黑一雄創作的靈感,從一個可以簡單表達的想法開始,再去構思,書寫成一個很大的故事。

這種靈感並不是隨手可得,這也是石黑一雄認為自己相比其它作家並不高產的原因。

日裔的身份成為石黑一雄身上的標籤,曾一度給石黑一雄帶來困擾。

因為身為一個作家,石黑一雄希望自己的作品中有人性,有永恆的東西,而不是隻有日本這個標籤。

少年不懂情可貴,懂時已是中年人

《長日將盡》是石黑的第三部小說,不同於前兩部小說《遠山淡影》和《浮世畫家》以日本為背景。

講述一個英國管家的故事,地地道道的英國故事,因為只有英格蘭的國家才有真正的管家。

正是這次創作上的冒險,使得石黑一雄走上一個很高的層次,也為他取得諾貝爾獎奠定了基礎。

書中“管家”史蒂文斯代表的是非常有象徵價值的職業。

英國管家必須在情感上無比的剋制,對周圍所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沒有個人化的情緒反饋。

長久以來將自己幾乎變成毫無情感只有工作的機器人的史蒂文斯。

在告別肯頓小姐,返回達林頓府的途中,一邊欣賞海邊小鎮傍晚的落日,一邊回想剛才那位退休老管家的一番話。

少年不懂情可貴,懂時已是中年人

他徹悟了,總是這樣沒完沒了地往回看,總是自責我們當初的生活並沒有盡如人意,終究又有什麼好處呢?

面對你我這樣的人來說,現實的殘酷肯定還在於:

除了將我們的命運交付到身處這個世界軸心、僱傭我們服務的那些偉大紳士們的手中之外,歸根結底,我們別無選擇。

史蒂文斯將自己一生都獻給管家工作,作為一個忠誠管家,因為主人達林頓勳爵在戰後,受到批判,不得不對自己的過去人生進行了否決。

所幸的是史蒂文斯在離開達林頓府,六天旅行的路上,透過自敘的回憶,終於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承認對肯頓的小姐的愛和對達林頓勳爵的客觀評價。

少年不懂情可貴,懂時已是中年人

最終史蒂文斯與自己和解,釋然道:

你我之輩,只要是至少曾為了某項真實而有價值的事業竭盡綿薄、稍作貢獻,諒必就已經足夠了。

我們當中若是有人準備將大部分的生命奉獻給這樣理想和抱負,那麼毋庸置疑,

值得為之自豪和滿足的,就在於這獻身的過程本身,而不應計較其結果究竟如何。

只有與過去告別,才能獲得重生。

米蘭·昆德拉說:任何時代的所有小說都關注自我之謎。

您一旦創造出一個想象的人,一個小說人物,您就自然而然要面對這樣的問題:

自我是什麼?

透過什麼可以把握自我?

這是小說建立其上的基本問題之一。

認識自己是文學中的一個永恆的命題。

石黑一雄在《長日將盡》中採用文學常用的方式,主人公透過旅行的方式對過去荒廢的人生進行清理,找到真實的自我和生活的意義。

少年不懂情可貴,懂時已是中年人

當下的社會環境是物質豐富、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獲得越得越多的民主和自由。

自我意識開始越來越強時,也容易在物質追求面前失去自主性,陷入生存的困境之中,在忙碌中丟失自我。

旅行,是人類接觸到新事物、新思維的最佳的途徑。

在旅途中,人最容易將真實的旅行體驗與生命歷程的情感體驗聯絡起來。

旅行,可以讓人很好地反思過往,思考規劃未來。

六天的旅行,讓史蒂文斯有機會離開封閉、守舊的達林爵府,讓他的身心得到解放。

在旅途中一路上遇到的人與事,不斷的衝擊和改變著史蒂文斯的原有的觀念和價值體系。

離達林頓府越遠,對過去的反思就更加深入、全面,離真實的自我也就越來越近。

少年不懂情可貴,懂時已是中年人

第四天在小康普頓與肯頓小姐的見面,放下自己長久以來剋制一切與工作無關的情感原則,開啟心門鼓起勇氣和肯頓小姐談起感情的事情。

返回路上,第六天在濱海與一名退休的老管家,敞開心扉的聊天。

承認自己曾將最美好的年華為達林頓勳爵服務,客觀地對勳爵做出評價:“達林頓勳爵並不是一個壞人,他在人生中選擇了一條自己的道路,結果卻發現誤入了歧途。”

史蒂文斯在承認勳爵走錯道路的同時,他長久堅守的管家“尊嚴”信仰也開始崩塌,但他終於不再自我否定內心的見解與主張。

離開達林頓府之前,史蒂文斯以為只有成為傑出的“管家”才能獲得“尊嚴”,為此他放棄一切與工作無關的情感,執著地追求他理想中的“尊嚴”。

少年不懂情可貴,懂時已是中年人

故事的最後,史蒂文斯對“尊嚴”的看法發生了轉變:

即使誤入歧途,有勇氣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也會獲得屬於自己的尊嚴。

史蒂文斯最終從對尊嚴和事業成就感的虛榮中走出來,找回真實的自我。

石黑一雄正是透過史蒂文斯透過六天旅行尋找真實自我的歷程 ,給當下生活在都市高樓大廈中,由於環境和工作的重壓,迷失自我的現代人以警示。

回憶,是石黑一雄作品中最重要的題材和敘事的方式。

《長日將盡》中,管家史蒂文斯的回憶,審視自己人生,也對英國的傳統文化、隱藏在背後的歷史進行審視。

石黑一雄藉由史蒂文斯的視角,審視全人類面臨的生存的困惑。

史蒂文斯的晚年,英國的國際地位急速下降,處在新舊文化交替和轉型的時代。

象徵著權力與地位的達林頓府,只有美國人才消費得起。

新僱主法拉戴先生與史蒂文斯之間,不再是有等級森嚴的主僕關係,而是平等的朋友關係。

少年不懂情可貴,懂時已是中年人

隨著英帝國衰落,與現實格格不入的史蒂文斯,意識到到自己偉大管家理想的缺陷,已經養成剋制習慣的史蒂文斯,無法將自己的情感充分表達。

難以融入現實環境的他,內心處於極度糾結痛苦中。

故事的結尾,史蒂文斯接受了老管家建議,不要再頻繁地回顧往事,而應該採取一種更為積極的人生態度,把剩餘的人生儘量過好。

《長日將盡》的英文名是:The Remains of the Day, 中文版另一譯名《長日留痕》。

本書譯者馮濤對於改名,解釋說:

石黑一雄是帶有“輓歌情緒”的作家,強調“盡”比強調“留痕”,更能體現這種“輓歌式”。

少年不懂情可貴,懂時已是中年人

作為一部成功的小說,《長日將盡》對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具有啟發意義。

特別對當下,對於當下空前物化,生存壓力巨大時代,人們往往不自覺地追求物質生活,在忙碌的工作中迷失自我,陷入焦慮的生存危機之中。

對石黑一雄而言,創作從來都不是渲洩憤怒或狂躁的手段,而是用來抒發某種遺憾,紓解憂愁。以為無可慰藉之人提供心靈慰藉。

對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石黑一雄本人的評價是:

它大過作家本身,大過我,大過書本身,甚至大過文學本身。

它是一個符號似的象徵,代表著特定的文化價值取向,這是諾獎之於今天這個躁動不安的時代最大的意義和價值。

下週精讀預告

我們將為大家帶來的是才女聞人悅閱的力作——《琥珀》。

少年不懂情可貴,懂時已是中年人

這本書的作者——聞人悅閱,曾兩次榮獲《亞洲週刊》文學獎。

被《聯合文學》評為“40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華文作家。”

這部《琥珀》更是榮登2018《亞洲週刊》“十大小說”的榜首作品!

為了完成這部小說,她醞釀整整20年。

期間去往全球採風、梳理歷史,才有了這部88萬字、1136頁的鉅著!

這個故事時間的跨度更是超過了100年,涉及三大洲40多個城市!

這是一個已逝女人的一生,這是一段塵封於歷史中的珍寶。

第123本書,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懸疑重重、環環相扣的精彩故事吧!

頂部